-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共353题
5.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5.下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稳态调节、免疫、神经系统的问题。
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的。图甲是人体免疫调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丙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_______ 。(用字母作答)
(2)图甲中使细胞C增殖分化有两种信号刺激,一种信号是________,另一种信号是由致敏T细胞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抗原、淋巴因子、溶菌酶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①是_________ 细胞,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①和②中的 ________细胞(填数字)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5)图丙所示反射弧包括______-个神经元,兴奋在该反射弧ab段上传导的方向是________-(填a→b或b→a),兴奋传到突触被突触后膜识别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 。抽指血时不发生缩手的行为说明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_____控制
正确答案
(1) B、C、E、G
(2)抗原 淋巴因子
(3)抗原和编码抗体的基因
(4)吞噬 ②
(5)4 ,a→b, 糖蛋白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解析
略
知识点
(五)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
某医生接待了因手被割伤前来就医的甲、乙两位病人,在详细询问后,决定给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下图表示人体对接种物免疫的部分过程。数字表示细胞或物质,据图分析回答:
50.图中①和⑥中,代表破伤风抗毒素的是________。在这甲、乙两种治疗方法中,免疫见效快、作用维持的时间短的是________。
51.细胞②是________,⑥除了能直接消灭抗原外,还能________。
52.下列关于细胞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人体对某些抗原能终身免疫只与细胞④有关
B.细胞③④⑤中相同的物质是DNA、mRNA和核糖核苷酸
C.受抗原刺激后的②③④细胞,有的细胞周期变长,但核糖体活动都增强
D.只有细胞⑤没有识别能力和分裂分化能力,且能产生特定的免疫物质
SCID是一种严重免疫缺陷疾病,科学家曾对一名双亲均正常的患病女孩进行临床诊断,发现其致病的主要机理如下图所示(ADA是脱氨基腺苷酶,dATP是双链三磷酸腺苷),最终结果导致细胞发育失常,细胞损伤或死亡。
53.患者体内ADA(脱氨基腺苷酶)的缺失,对B、T淋巴细胞的损伤很大,试根据题意分析原因:________。
正确答案
50. ⑥;乙
51. T淋巴细胞;促使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52. D
53. ADA;酶缺失导致dATP水平升高,抑制4种脱氧核苷酸合成,阻断DNA合成,B、T淋巴细胞无法分裂分化
解析
略。
知识点
(七)回答有关血糖平衡及其调节的问题。
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
59.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_____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_______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多选)。
A.神经调节
B.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
D.体温调节
60. 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降低血糖浓度的原因是_______。
61. 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抗体1、抗体2)。图中因_______(抗体1/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导致患者体内血糖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
正确答案
59. 神经递质;受体;血糖浓度和胰高血糖素;AC
60. 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61. 抗体1;此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解析
略。
知识点
5.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30.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组织、细胞与器官之间通过某种信号分子的交流与反馈而实现的。下图示部分细胞结构及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甲蛋白能与细菌、病毒结合,使细菌、病毒失去毒性,甲蛋白是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乙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其方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其积累碘时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产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2)丙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若该细胞为癌细胞,丙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丁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丁四种蛋白质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若A、B、C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是 _______________。若人体免疫反应过度造成D损伤而引起信息传递中断,人会患_________病。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抗体 浆细胞(效应B细胞)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细胞识别、保护、润滑等 减少 降低活化能更显著
(3)控制这四种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4)信息交流 肝细胞或骨骼肌细胞 自身免疫
知识点
2.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B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小鼠B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