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共353题
4.HIV主要攻击人的T细胞,是因为HIV能识别T细胞(如图甲)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
10.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 组成。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此变化。
11.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 (填“大于”或“ 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12.若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其机理主要是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 ,当病毒感染时注射过疫苗的机体免疫的特点是 。
13.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 和清除功能。
正确答案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2分) 下丘脑
解析
依据题目意思,该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因此反射弧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组成;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
考查方向
考查动物神经调节及水盐平衡调节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题目,结合神经调节及水盐平衡调节知识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知识的识记不准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2)二 大于
解析
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使体温升高。
考查方向
考查免疫调节及体温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免疫调节及体温调节的知识结合题目所问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三道免疫防线识记不准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3)抗体和记忆细胞(2分) 速度更快,强度更大
解析
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二次免疫的特点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因此速度更快,强度更大。
考查方向
考查免疫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免疫调节的过程,疫苗的作用机理及二次免疫的特点作答。
易错点
易因记忆不准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正确答案
(4)监控
解析
依题意是指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考查方向
考查免疫调节知识点,主要考查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免疫系统的功能及题目信息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识记或理解能力不足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31.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包括HSP60、HSP90等多种蛋白质),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其中HSP60的功能如图I所示,有一些热休克蛋白参与了机体对癌变细胞的识别过程,有助于加强机体的免疫,热休克蛋白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据图1推测HSP60所起的作用是 ( ) 。
(2)图2中甲细胞和乙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 ,a表示T细胞的 ( ) 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 ( ) 。
(3)要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并纯化图2中的( ) 。HIV主要侵染图2中的T细胞,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属于( ) 。HIV通过细胞表面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CD4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但是HIV在红细胞内______(填“能”或“不能”)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研究得知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HSP90比正常细胞的含量多,给我们研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药物的启示是 ( ) 。
(5)当机体受到高温刺激时,细胞中的HSP迅速地被诱导合成出来,以避免细胞结构被破坏,这表明生物的性状是 (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禽流感病毒的核酸为单链RNA。下列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H7N9流感病毒体内含有4种碱基和1种细胞器
②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结构
③可在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H7N9得到大量病毒
④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与核酸结构有一定关系
⑤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⑥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防止其扩散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 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信息分子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和作用效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传出神经可引起肌肉效应器收缩,故A无误;
T细胞可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故B无误;
下丘脑分泌的应该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故C有误;
抗利尿激素正好是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故D无误。
考查方向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解题思路
读图示,然后逐项分析和排除,注意选不正确的。
易错点
淋巴因子可由T细胞分泌作用于B细胞,这个别忘记了。
知识点
1.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根据下图作出的如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布鲁斯·博伊特勒、朱尔斯·霍夫曼以及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下列与免疫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胃肠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呕吐、腹泻、发热等。
10.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通过非条件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 组成。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引起大量消化液的丧失,造成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此变化。
11.当体内有炎症时会出现发热现象,这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 道防线。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 (填“大于”或“ 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12.若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其机理主要是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 ,当病毒感染时注射过疫苗的机体免疫的特点是 。
13.免疫调节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 和清除功能。
正确答案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2分) 下丘脑
解析
由“反射导致胃体肌肉收缩”,可知该反射弧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胃体肌肉组成。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感受器会感在下丘脑。
考查方向
考查神经调节及水盐平衡的调节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效应器的组成及细胞外液感受器结合题目信息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效应器的结构不明白而只答一部分。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2)二 大于
解析
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原体的过程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由于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才使体温升高。
考查方向
考查免疫调节及体温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及体温平衡的知识作答。
易错点
易因识记不准确而误填第一空。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3)抗体和记忆细胞(2分) 速度更快,强度更大
解析
注射疫苗预防该疾病,其机理主要是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当病毒感染时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因此免疫的特点是速度更快,强度更大。
考查方向
考查免疫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疫苗的应用机理及二次免疫的特点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二次免疫的特点表述不准确而失分。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4)监控
解析
免疫调节对体内的衰老和癌变的细胞,这说明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
考查方向
考查免疫调节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题目意思,得出结论。
易错点
易因理解题目的能力不足而错填。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