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射弧的神经传导是单向的

B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

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人,由传出神经传出,A正确;

B、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B正确;

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C正确;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及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D错误.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利用如图中的甲所示结构进行下列有关神经传导方面的实验,图乙是甲图C结构的放大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乙所示为______结构,④是______,其内部的神经递质以______方式释放到⑥.

(2)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和正常,可在A、B、C三处中的_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如果能引起肌肉收缩,则说明该材料的反射弧完整符合实验要求.

(3)用电极刺激①处,如果观察到肌肉收缩,并在②处测到电位变化,则证明______;用电极刺激②处,在③处没有测到电位变化,再用电极刺激③处,在②处测到电位变化则证明______

(4)为了探究某种药物(可阻断反射活动)的作用部位,可把图甲所示实验材料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将该药物涂在Ⅰ组材料的_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然后从B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将该药物涂在Ⅱ组材料的_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然后从B处给予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以探究药物是否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实验结果显示,该药物能阻断乙图所示结构的兴奋传递.如果该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可能是作用于图乙中的______(填标号或字母)处.

正确答案

解:(1)图乙表示突触结构,④是突触小泡,其内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2)根据突触结构可判断B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应给与感受器一刺激,看产生的兴奋能否传到效应器.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要探究药物的作用部位,就应该用药物对神经纤维和突触分别进行处理,看兴奋的传递情况.兴奋在神经纤维间的传递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与突触后膜结合发挥作用及发挥作用后被降解;如果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降解等都没有影响,就是与突触后膜结合发挥作用时出现了不正常的现象.

故答案为:

(1)突触   突触小泡   胞吐

(2)B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兴奋在突触处(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4)①(②或③均可)   C   ⑦

解析

解:(1)图乙表示突触结构,④是突触小泡,其内的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2)根据突触结构可判断B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要检测反射弧是否完整,应给与感受器一刺激,看产生的兴奋能否传到效应器.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要探究药物的作用部位,就应该用药物对神经纤维和突触分别进行处理,看兴奋的传递情况.兴奋在神经纤维间的传递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与突触后膜结合发挥作用及发挥作用后被降解;如果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降解等都没有影响,就是与突触后膜结合发挥作用时出现了不正常的现象.

故答案为:

(1)突触   突触小泡   胞吐

(2)B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兴奋在突触处(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4)①(②或③均可)   C   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屈肌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Ca点受到有效刺激后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Dc处施加剌激引起的伸肌收缩属于反射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从图中结构可知,a上有神经节判断a为传入神经,b是神经中枢,c是传出神经,根据伸肌既与传出神经相连,又与传入神经相连,判断伸肌既是感觉器又是效应器,屈肌只与传出神经相连是效应器,A错误;

B、由于b处是神经中枢,故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

C、a点受到有效刺激后膜外电位由正变负,膜内电位由负变正,C错误;

D、反射一般都需要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故c处刺激引起的伸肌收缩不属于反射,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_____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___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_____,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_____,表明部位d受损.

正确答案

不属于

不能

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解析

解:(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2)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即从传出神经到突触,不能颠倒,所以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可能是传出神经受损,也可能是骨骼肌或部位d受损.要证明传出神经受损,只需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要证明骨骼肌受损,只需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要证明部位d受损,只需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而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故答案为:

(1)不属于

(2)不能

(3)①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e点

B图甲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C图乙中的⑦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

D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e点,A正确;

B、图甲中③(神经中枢)内有3个完整突触结构,B错误;

C、图乙中的⑦线粒体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C正确;

D、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表示完成某反射的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填字母,横线里填文字):

(1)图中能将外界刺激转变成兴奋的结构是[]______,当反射活动进行时,d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2)在一次反射中,肌肉c的收缩早于肌肉a,这可能与图中[]______的数量有关.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信号转换模式是______

(4)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主要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并破坏图中结构[e],结果导致患者______

(5)参与抵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人类免疫作用类型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感受器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变成兴奋,当反射活动进行时,d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传导,速度快;在突触间以化学信号传递,速度慢.所以突触越多,兴奋传递所需的时间越长.因此,肌肉c的收缩早于肌肉a,与图中[f]突触的数量有关.

(3)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传导,在突触间以化学信号传递,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信号转换模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脊髓灰质是由大量的神经元胞体构成,所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并破坏传出神经元的胞体,导致患者支配的肌肉瘫痪.

(5)人体可以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抵御脊髓灰质炎病毒,从而维持人体的稳态.

故答案为:

(1)[h]感受器    相同  

(2)[f]突触   

(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支配的肌肉瘫痪(支配的器官功能障碍)   

(5)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解析

解:(1)感受器能够将外界刺激转变成兴奋,当反射活动进行时,d细胞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传导,速度快;在突触间以化学信号传递,速度慢.所以突触越多,兴奋传递所需的时间越长.因此,肌肉c的收缩早于肌肉a,与图中[f]突触的数量有关.

(3)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传导,在突触间以化学信号传递,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中信号转换模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脊髓灰质是由大量的神经元胞体构成,所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侵入并破坏传出神经元的胞体,导致患者支配的肌肉瘫痪.

(5)人体可以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抵御脊髓灰质炎病毒,从而维持人体的稳态.

故答案为:

(1)[h]感受器    相同  

(2)[f]突触   

(3)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支配的肌肉瘫痪(支配的器官功能障碍)   

(5)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B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

C剪断Ⅰ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

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A错误;

B、用电刺激Ⅱ处,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只有肌肉发生兴奋,B错误;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为反射,C错误;

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为验证脊髓是掻扒反射中枢,应做的处理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在脊蛙反射实验中,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搔扒反射;当脊髓也损伤后,不能出现搔扒反射.因此,需要通过破坏脊髓,形成对照实验,验证脊髓是掻扒反射的中枢.

故答案为:破坏脊髓

解析

解:在脊蛙反射实验中,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搔扒反射;当脊髓也损伤后,不能出现搔扒反射.因此,需要通过破坏脊髓,形成对照实验,验证脊髓是掻扒反射的中枢.

故答案为:破坏脊髓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甲表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的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该反射弧中具有______个神经元.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_____

正确答案

感受器

d

树突膜或胞体膜

递质

3

B神经元持续兴奋

解析

解:(1)由于e上有神经节,所以e为传入神经、f表示感受器,乙图是突触结构,为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表示的是突触后膜,是由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形成的.

(2)图乙中A表示突触小体,B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刺激以后,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该反射弧中含有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三个神经元.

(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则该物质持续性的作用于B,造成B持续性的兴奋.

故答案为:

(1)感受器   d   树突膜或胞体膜

(2)递质   3

(3)B神经元持续兴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

B图甲中③(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

C图乙中CO2浓度最高处在⑦,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

D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因为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神经元之间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刺激d点后,兴奋会传到c和e,A错误;

B、图1中③(神经中枢)内有3个完整突触结构,B错误;

C、图乙中⑦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O2浓度最高,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

D、图2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D错误.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通过激素的调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