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 共5424题
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中K+通道开放,K+大量外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故A错误.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故B正确.
C、神经细胞兴奋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故C错误.
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故D错误.
故选B.
如图表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是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②过程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突触后膜外的电位将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正确;
C、③是神经递质发生作用后立即被灭活,被突触前膜吸收的过程,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C正确;
D、由题图可知,钙离子的作用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因此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可使后膜兴奋性增强,D错误.
故选:D.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示表示的是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在S处给予刺激,不能在A处测知有兴奋存在,A错误;
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需要消耗能量,突触小体B处线粒体最多,B错误;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是一样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稍微慢一点,C正确;
D、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式是化学信号,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电信号,D错误.
故选:C.
如图表示突触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
④______;
⑤______;
⑥______.
(2)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该结构的数量将______.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图中所示标号______中,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方向是______(单向/双向)的.
(3)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这称为静息电位.
正确答案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增加
③
单向
内负外正
解析
解:(1)分析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为: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
(2)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突触结构的数量将增加.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图中突触小泡中,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3)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这称为静息电位.
故答案为:
(1)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增加 ③单向
(3)内负外正(或外正内负)
乙酰胆碱的主要功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乙酸+胆碱.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酰胆碱能特异性与受体结合,起作用后被酶分解,可以防止递质长时间有作用;故A正确.
B、生物体内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高效性;故B错误.
C、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即可再次利用;故C正确.
D、神经毒气与胆碱酯酶结合抑制乙酰胆碱分解,扰乱信息传递;故D正确.
故选B.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间隙为突触间隙,A正确;
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该化学信号为神经递质,B正确;
C、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
D、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在功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也是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D错误.
故选:D.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A错误;
B、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的外分泌细胞,促使其分泌胰液,B错误;
C、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可以作用于神经元,也可以作用于肌肉和腺体,C正确;
D、燕麦幼根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可抑制乙烯的合成,D错误.
故选:C.
下列不属于突触的结构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
故选:B.
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图示为某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和作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②为突触间隙,内含有组织液,是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含有分解递质的酶,A正确;
B、在递质与③处某种糖蛋白结合后,由于该神经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会抑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所以b膜外的电位性质不变,B正确;
C、由于该神经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离子X是氯离子,其大量内流将会抑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C错误;
D、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过于强大引起的,D正确.
故选:C.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4突触小体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A正确;
B、2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使6突触后膜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B正确;
C、5突触间隙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6突触后膜特异性识别的物质,C正确;
D、2突触小泡中内容物释放至5突触间隙中通过胞吐的方式,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