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现象和应用与电子跃迁无关的是(  )

A激光

B焰色反应

C燃烧放热

D原子吸收光谱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电子跃迁产生光子与入射光子具有相关性.即入射光与辐射光的相位相同.如果这一过程能够在物质中反复进行,并且能用其他方式不断补充因物质产生光子而损失的能量.那么产生的光就是激光,与电子跃迁有关,故A错误;

B.当碱金属及其盐在火焰上灼烧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于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这时就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而能使火焰呈现颜色,与电子跃迁有关,故B错误;

C.燃烧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与电子跃迁无关,故C正确;

D.原子光谱的产生是原子核电子发生能级跃迁的结果,与电子跃迁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由1s22s22p63s1→1s22s22p63p1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是p区元素

C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

D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基态Na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1s22s22p63p1时,电子能量增大,需要吸收能量,故A错误;

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最后填充p电子,是p区元素,故B正确;

C.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但是原子轨道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2p轨道能量低于3p,故C错误;

D.根据“洪特规则”可知,2p轨道电子的自旋方向应该相同,正确的电子排布图为:,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现象和应用与电子跃迁无关的是______

A.激光  B.焰色反应 C.原子光谱   D.燃烧放热  E.石墨导电

(2)A、B两种短周期元素,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某平面正六边形分子由A、B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比为1:1,该分子中含有______个σ键.

(3)元素铬化合物(CrO2Cl2)在有机合成中可作氧化剂或氯化剂,能与许多有机物反应.

①与铬同周期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铬原子相同的元素有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在a:苯  b:CH3OH  c:HCHO  d:CS2  e:CCl4五种有机溶剂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有______(填字母),CS2分子的键角是______

③过渡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是否有颜色,与其d轨道电子排布有关.一般地,为d0或d10排布时,无颜色;为d1~d9排布时,有颜色,如[Co(H2O)6]2+显粉红色.据此判断,[Mn(H2O)6]]2+______(填“无”或“有”)颜色

(4)请写出HClO的电子式:______

在下图配合物离子[Cu(NH34]2+中的画出配位键:

(5)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和已学知识,

判断金属B的价电子电子排布式______,写出金属B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D、E

12

Cu、K

b、e

1800

3s2

2Mg+CO22MgO+C

解析

解:(1)A.电子跃迁产生光子与入射光子具有相关性.即入射光与辐射光的相位相同.如果这一过程能够在物质中反复进行,并且能用其他方式不断补充因物质产生光子而损失的能量.那么产生的光就是激光,与电子跃迁有关,故A错误;

B.当碱金属及其盐在火焰上灼烧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于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这时就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而能使火焰呈现颜色,与电子跃迁有关,故B错误;

C.原子光谱的产生是原子核电子发生能级跃迁的结果,与电子跃迁有关,故C错误;

D.燃烧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与电子跃迁无关,故D正确;

E.石墨是层状结构,层间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与电子跃迁无关,故E正确;

故选 D、E;

(2)A、B两种短周期元素,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H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为C元素,该分子由C、H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比为1:1的平面正六边形分子为C6H6,分子中6个碳原子的电子都以sp2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 6个碳碳σ键,又各以1个sp2杂化轨道分别跟氢原子的1s轨道进行重叠,形成6个σ键,共12个σ键,

故答案为:12;

(3)①铬是24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同周期最外层排1个电子的元素还有K、Cu;

故答案为:Cu、K;  

②a:C6H6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3+0=3,所以采取sp2杂化;

b:CH3OH中C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4+0=3,所以采取sp3杂化;

c:甲醛(H2C=O)分子内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3+×(4-2×1-1×2)=3,形成3个σ键,无孤对电子,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d:CS2分子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是2,一个CS2分子中含有2个π键,C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0=2,所以碳原子采用SP杂化;

e:CCl4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4+×(4-4×1)=4,所以C原子采用sp3杂化;

CS2分子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是2,一个CS2分子中含有2个π键,C原子杂化轨道数=σ键数+孤对电子对数=2+0=2,所以碳原子采用SP杂化,是直线型分子,分子的键角是1800

故答案为:b、e;1800

③Mn2+离子的原子核外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其d轨道上有5的电子,故[Mn(H2O)6]2+ 有颜色,

故答案为:有;

(4)HClO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1个氧氢键和1个Cl-O键,结构式为H-O-Cl,所以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配合物离子[Cu(NH34]2+中Cu2+提供空轨道的原子、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N→Cu,故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5)由表中数据可知,A、B元素的第三电离能都剧增,故表现+2价,为第ⅡA族元素,B的第一电离能比A的小,故B为Mg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价电子电子排布式为:3s2,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

故答案为:3s2;2Mg+CO22MgO+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和RY3,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01mol•L-1 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Y>R,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高于R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B在Z、Y形成的两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分别为1:2和1:1

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是:Z>R>W>Y>X

DY、Z、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Y处于第二周期,R处于第三周期,可组成共价化合物RY2和RY3,则Y为氧元素,R为硫元素,RY2为SO2、SO3,W的原子序数大于硫元素,故W为Cl元素,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6=1,处于第ⅠA族,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故Z为Na元素,25℃时0.01mol•L-1X和W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pH为2,则X为氢元素,

A.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降低,Y为O、R为S,为同主族元素,所以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S,即非金属性Y>R,因Y没有最高价氧化物,故A错误;

B.Y为O、Z为Na,可以形成Na2O、Na2O2,Na2O2中的阴离子为O22-,Na2O中的阴离子为O2-,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故B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X为H、Y为O、Z为Na、R为S、W为Cl,Na、S、Cl同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Na>S>Cl;H属于第一周期元素,半径最小,O属于第二周期元素,半径大于H小于第三周期元素,故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是:Z>R>W>Y>X,故C正确;

D.Y为O、Z为Na,W为Cl,形成NaClO4属于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变化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

A1s22s22p63s1→1s22s22p6

B3s23p5→3s23p6

C2px22py12pz1→2px12py12pz2

D2H→H-H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电子克服原子核的束缚需要吸收能量,所以原子失去电子需要吸收能量,故A正确;

B.原子得到电子后把不稳定结构变成稳定结构,能量降低,所以放出能量,故B错误;

C.由于电子的跃迁发生在能量相同的能级中,故无能量变化,故C错误;

D.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构造原理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