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t图像
- 共431题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根据图象求:
(1)前2s内的位移,第3s内的位移,前5s的总路程和位移;
(2)求出0~2秒、2~3秒、3~5秒各段的速度;
(3)画出与x-t图象对应的v-t图象。
正确答案
解:(1)由图可知:在前2s内,由x0=10m运动到x2=30m,位移△x1=x2-x1=20m
在第3s内,物体静止,位移△x2=0
在前5s内,先由x1=10m到x2=30m,再返回到x3=0,总路程l=20+30=50m
前5s内的位移△x3=x3-x1=-10m
(2)0~2s内的平均速度
2~3s内物体静止,速度
3~5s内的平均速度
(3)
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物体M在0~5 s的x-t图象,求:
(1)前3 s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平均速度;
(3)最后1 s的速度;
(4)画出其v-t图象。
正确答案
(1)3.33m/s
(2)-1m/s
(3)-15m/s
(4)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x-t图象,试据图象判断:
(1)0~2 s内、2~6 s内、6~8 s内物体各做什么运动?各段速度多大?
(2)整个8 s内的平均速度多大?前6 s内的平均速度多大?
(3)若该图象是v-t图象,各段又代表什么运动,加速度多大?
正确答案
解:(1)0~2 s内,物体的位移均匀增加,物体做匀速运动,速度等于该段图线的斜率,v1=2.5 m/s;
2~6 s内,物体的位移不变,说明物体静止,即速度为0;
6~8 s内物体的位移均匀增加,物体做匀速运动,速度等于该段图线的斜率,v3=5 m/s
(2)整个8 s内的平均速度m/s=1.875 m/s
前6 s内的平均速度m/s=0.83 m/s
(3)若是v-t图象,0~2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m/s2=2.5 m/s2;
2~6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
6~8 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m/s2=5 m/s2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线。
(1)求0~20 s物体的位移和路程;
(2)绘出0~10s的s-t图线及a-t图线。
正确答案
解:
(1)v-t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的和表示物体的路程。
0~10s物体的位移为×(4+10)×20m=140 m
10~20 s物体的位移为×15×10m=-75 m
故0~20 s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40 m+75 m=215 m,所通过的位移为140 m-75 m=65 m;
(2)0~4 s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为5m/s2,
s1=×4×20 m=40 m
4~8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0,位移大小s2=20×(8-4)m=80m
8~10 s,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图线的斜率,
故a3=-10 m/s2,位移为s3=×2×20 m=20 m
根据以上数据,可绘出s-t图线及a-t图线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高h=9m,图中AB=9m,BC=6m,一质量m=2kg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为21N的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运动到B。当物块运动到B点时,将外力大小改为12N,方向不变,物块继续沿斜面向上运动到C。求:(g=10m/s2)
(1)物块从A运动到C的总时间;
(2)选择合适的标度,画出物块A→C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线(v-t图);
(3)如果在B点时撤去F,求物块B→C过程中的加速度,物体作何种性质的运动。
正确答案
解:(1)A→B:
B→C:
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由A到C运动的总时间(或
)
(2)
(3)B→C,撤去F
,方向沿斜面向下
物块做匀减速运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