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它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树干上。

材料2.自然条件下桦尺蠖触角和足有长的也有短的,体色有深些的也有浅些的。

材料3.试验表明,桦尺蠖之间能进行相互杂交,黑色的桦尺蠖杂交能产生浅色的华尺蠖,而浅色的桦尺蠖之间杂交其下代都是浅色的。

材料4.19世纪中叶以前,浅色的桦尺蠖数量较多,到20世纪中叶则是黑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这种现象被称为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

材料5.桦尺蠖的黑色是由显性基因S控制的,浅色是由隐性基因s控制的。19世纪中叶以前的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只有5%以下,而到了20世纪中叶则上升到95%以上。

(1)材料1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3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4中桦尺蠖的“工业黑化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5中基因S频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生物变异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__;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___;自然选择是否是定向的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和适应性

(2)说明生物存在着变异现象

(3)说明这些桦尺蠖是属于同一个物种,黑色是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4)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对生物的生存会产生影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5)自然选择使物种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6)不定向   是定向   是定向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

(2)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3)基因重组       1/8

(4)基因频率的改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依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相对于达尔文的学说而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经由性状水平深入到了_____________水平。

(2)请填写图中①、④所表示的内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用文字归纳为三个基本环节,即: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_____________。

(4)假设某植物种群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且调查得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为aa的个体占10%。若该植物进行自由随机交配,问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频率占_________;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A的频率占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分子(或基因)

(2)①.基因频率的变化       ④.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隔离

(4)0.36      0.4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请问:

(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__。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库;64%;32%(提示:2×0.2×0.8)

(2)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

(3)没有产生新物种,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足够大、不发生__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_。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1)50% 

(2)突变   自然选择    25%

(3)40%    20%     40%     会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

(2)若以大树(树龄>5年)的数量作为森林中树种优势度的指标,则目前该山区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树种是__________。若此山区不受人为干扰,若干年后,上述四种植物中,优势度指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3)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次生演替

(2)赤杨;栎树

(3)没有进化;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___种DNA片段。

(2)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______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Ⅰ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_______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______。

(4)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_______对T-DNA的降解。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________。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_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正确答案

(1)4

(2)2    1 

(3)复制 

(4)DNA水解酶 

(5)表面无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6)抗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基因兴奋剂是指通过改良遗传学成分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激素、蛋白质或其他天然物质,从而增强运动能力。基因兴奋剂是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它与普通基因治疗的不同在于将服务对象从患者转移到了健康的职业运动员。科学家发现了一种AGTN3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能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E则能提高运动员的长跑成绩。请回答:

(1)基因AGTN3变成基因R或E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该现象发生的本质是DNA分子发生了_____________。

(2)若一个家庭中,父母都具有E基因,善长跑;一个儿子也具有E基因善长跑;但另一个儿子不具有E基因而不善长跑。据孟德尔理论,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由此可见,E基因对AGTN3基因具有__________作用。

(3)若一对夫妇注射了R基因都提高了短跑成绩,则他们以后所生的子女具有R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

(4)科学家把运动员注入的能改善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称为基因兴奋剂。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提高,在今年伦敦奥运会上有可能会出现使用基因兴奋剂这种最隐蔽的作弊行为。这是因为注入的基因存在于运动员的_______。

A.血液中  B.肌肉细胞中  C.心脏细胞中  D.小脑细胞中

(5)科学考察发现,在许多狮豹的非洲部落,基因R出现的比例较大,而基因AGTN3出现的比例比较少。这一事实表明,在该部落的进化过程中具有R基因的个体更容易适应当时的环境而生存。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该基因比例上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突变;碱基对的增减、缺失或改变

(2)性状分离;显性

(3)0

(4)B

(5)在多狮豹的环境中,具有R基因的个体更容易躲避野兽的追杀。经过长期的进化,R基因比例上升,频率增大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红火蚁原分布于南美洲,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危害物种。2011年华南地区也陆续出现蚁情。

(1)入侵华南某地后,红火蚁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其外因是________。由于地理隔离,多年后该种群与原分布地种群的_______会出现差异,最终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2)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测定其对不同品级红火蚁的致死剂量,及红火蚁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如下。

①.实验中每一品级的红火蚁个数不能低于3头,原因是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越高的红火蚁,需要施加的辛硫磷剂量越大,这个  实验结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酰胆碱是由突触小体内的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肌细胞收缩,随后乙酰胆碱酯酶很快将其水解。喷洒辛硫磷后,红火蚁因肌肉持续收缩而死亡,推测辛硫磷可能的杀虫机理是:_________。

(3)有机磷农药会带来环境污染。若要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能分解辛硫磷的微生物,接种的样品应取自_________。从分离到的微生物中提取分解辛硫磷的关键酶,通过改变某些位点上的氨基酸,可显著提高该酶的活性,此技术属于________工程。

正确答案

(1)缺少天敌、食物充足、气候适宜(答出两点即可);基因库

(2)①.偶然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或个体差异会干扰实验结果)

②.不正确。因为有翅雄蚁的乙酰胆碱酶活性最低,但其致死剂量却很高。

③.突触小泡;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难以被分解

(3)受辛硫磷污染的土壤;蛋白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萌发的棉花种子,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自交Ⅰ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性状,控制该性状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的结果。

(2)当代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___。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且该地区限制使用杀虫剂,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棉花种群中,棉花纤维颜色基因型频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Ⅰ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连续自交,从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Ⅰ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尽快地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正确答案

(1)显性    基因突变

(2)AaBB   AA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HbA)突变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基因(HbS)引起的。在非洲地区黑人中有4%的人是该病患者,会在成年之前死亡,有32%的人是携带者,不发病但血液中有部分红细胞是镰刀形。下图一是该地区的一个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家族的系谱图。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非洲地区黑人中HbS基因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__。科学家经调查发现,该地区流行性疟疾的发病率很高,而镰刀形红细胞能防止疟原虫寄生,那么该地区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个体存活率最高。该地区黑人迁移到不流行疟疾的美洲地区后,HbS基因的基因频率将逐渐_____________。

(2)据系谱图可知,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Ⅱ6和Ⅱ7想再生一个孩子,若孩子已出生,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态,从而诊断其是否患病。

(3)如图二所示,该基因突变是由于T-A碱基对变成了A-T碱基对,这种变化会导致血红蛋白中1个氨基酸的变化,从而导致___________(物质)的变化。如果HbA基因突变为HbS基因后,恰好丢失了一个MstⅡ限制酶切割位点。用MstⅡ限制酶切割胎儿DNA,然后用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片段越大,在凝胶上离加样孔越近。加热使酶切片段解旋后,用荧光标记的CTGACTCCT序列与其杂交,荧光出现的位置可能有图三所示三种结果。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结果,则说明胎儿患病;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结果,则说明胎儿是携带者。

正确答案

(1)20%    HbAHbS    降低(减少)

(2)HbAHbA或HbAHbS(必须答全)    红细胞

(3)蛋白质    B    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细胞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如下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受精卵      S基因     由S基因转录的mRNA     S蛋白

(2)50%      60%

(3)减少     S基因表达的S蛋白会抑制登革热病毒复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叶窄,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1)要大面积扩大种植突变型石刁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大量繁殖。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_______________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4)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的育种方案(用图解表示)。

(5)野生石刁柏种群历经百年,窄叶基因频率由98%变为10%,则石刁柏是否已发生了生物的进化,为什么?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植物组织培养    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显微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增倍,则属染色体组加倍所致;否则为基因突变所致。

(2)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石刁柏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

(3)选用多对野生型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雄株,突变型全为雌株,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4)方案一: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进行组织培养(可用以下图解表示)。

方案二:可利用单倍体育种获得纯合的XX植株和YY植株,再让其杂交产生大量的雄株(可用以下图解表示)。

(5)已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3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