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 共2383题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A正确;
B、基因突变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B正确;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C错误;
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故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正确.
故选:C.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据题图分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导致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B错误;
C、c表示新物种形成,生物进化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C正确;
D、通常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的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错误.
故选:ABD.
下列不属于生殖隔离实例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雌虫对雄虫发出特有的闪光求偶信号无反应,这属于受精前生殖隔离,故A正确;
B、牛蛙的卵和豹子的精子能融合成合子,发育一段时间后死亡,这是杂种不活,属受精后生殖隔离,故B正确;
C、玉米的花柱很长,拟蜀属植物的花粉在玉米柱头上能萌发,但不能到达子房,这是形态隔离,属于受精前生殖隔离,故C正确.
D、特纳氏综合征患者缺少了一条X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不是生殖隔离,故D错误.
故选D.
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并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所以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一般都是有利的,A正确;
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
C、无籽西瓜和青霉素高产菌株培育原理不相同,前者是染色体变异,后者是基因突变,C错误;
D、基因工程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故选:ABD.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进而产生进化,B错误;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产生进化,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
B、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正确;
C、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错误;
D、并非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育种形成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新物种,但没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D正确.
故选:C.
有关物种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②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①错误;
②、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是一个物种,②正确;
③、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③正确;
④、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生殖隔离,不一定有地理隔离,④错误;
故选:C.
(2015秋•海口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物种是指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物种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A正确;
B、出现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故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终是看有无生殖隔离,C正确;
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由于存在生殖隔离,也不会有基因交流,D错误.
故选:D.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B错误.
C、只有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才能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渐出现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所以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C正确.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D错误.
故选:C.
如图是我国黄河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物种a经过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最终形成不相同的两个物种b、c,A正确;
B、b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说明它们之间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的差异,B正确;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C正确;
D、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D错误.
故选:D.
如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原因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A错误;
B、甲、丙两个种群之间虽然存在生殖隔离,但它们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故它们的基因库组成中有些基因种类相同,有些基因种类不同,基因库组成并非完全不同,B错误;
C、甲、乙、丙属于三个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
D、乙、丙两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故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D错误.
故选:C.
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随水北上,专家担心血吸虫会在北方水系中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对北方人民的健康形成新的威胁.假如南方的部分血吸虫来到北方,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来到北方的血吸虫会可能形成新的种群,A正确;
B、来到北方的血吸虫会可能形成新的亚种或物种,但不是定向变异的结果,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C、来到北方的血吸虫与南方的血吸虫可能存在着地理隔离,C正确;
D、由于地理隔离存在,两个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从而造成基因库的差异,经过长期的进化作用可能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物种,D正确.
故选:B.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的 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A正确;
B、由题意可知,甲中的虹鳉的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早熟型个体比正常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B正确;
C、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判断它们是否属于不同的物种,C错误;
D、由题意可知,花鳉是虹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早熟型个体的虹鳉繁殖后代的机会大大降低,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降低,正常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非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D正确.
故选:C.
如图表示渐进式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图中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
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就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C错误;
D、种群基因频率定的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D错误.
故选:B.
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______.
(2)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______隔离.造成这种现象的两个外部因素是______ 和______.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______造成的.
(4)由于地质巨变,最终人类只抢救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最终产生一个新的比目鱼种群,则此种群的基因库中的基因数量与原种群相比要______.
(5)如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______三个环节.
由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生物体的______发生了改变.
正确答案
解:(1)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如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
(2)生殖隔离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实质是阻断基因交流.题干中比目鱼形成不同物种,外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形成生殖隔离.
(3)生物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根本变异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
(4)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形成的种群中基因数量较少.
(5)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自然选择、隔离;物种的形成内因是基因库的差异;不同物种之间进行生存斗争,即种间斗争.
故答案为:
(1)种群
(2)生殖 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3)基因突变
(4)少
(5)突变、自然选择、隔离 基因(或基因型)
解析
解:(1)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如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
(2)生殖隔离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实质是阻断基因交流.题干中比目鱼形成不同物种,外因是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形成生殖隔离.
(3)生物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根本变异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
(4)一对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通过人工繁殖,形成的种群中基因数量较少.
(5)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自然选择、隔离;物种的形成内因是基因库的差异;不同物种之间进行生存斗争,即种间斗争.
故答案为:
(1)种群
(2)生殖 自然选择 地理隔离
(3)基因突变
(4)少
(5)突变、自然选择、隔离 基因(或基因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