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 共2383题
以下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
B、③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进化理论的理论核心,B正确;
C、④是指遗传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D、②是内、外因素影响,使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D正确.
故选C.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A正确;
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错误;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个种群只有一个物种,一个物种可以有多个种群,A错误;
B、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错误;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基因不能交流,是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D.
(2015•虹口区模拟)下面是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B正确;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C正确;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
故选:D.
如图是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①指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
B、②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导致③物种形成,C错误;
D、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
故选:B.
在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及______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正确答案
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故答案为: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 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解析
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故答案为: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 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正确;
B、共同进化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原因,B正确;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AB.
(2015秋•福建校级期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最重要的发展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最重要的发展,A正确;
B、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最重要的发展,B错误;
C、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最重要的发展,C错误;
D、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最重要的发展,D错误.
故选:A.
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医学界已指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NDM-1基因的产生应该是该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A错误;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
C、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生物进化了,C错误;
D、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有利变异将不断积累,所以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D正确.
故选:D.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阐明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则没能阐明;
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则能;
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入到分子水平研究遗传和变异,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研究生物的进化,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则不是;
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⑤二者都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阐明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①正确;
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都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②错误;
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深入到分子水平研究遗传和变异,以种群为基本单位研究生物的进化,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则局限于个体水平,③正确;
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④正确;
⑤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生物是进化的,⑤正确.
故选:A.
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B正确;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隔离不一定能形成新物种,C错误;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C.
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统称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A正确;
B、新物种形成后能生存,表明其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境,B正确;
C、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称地理隔离,C错误;
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就能存活下来,该表现型的个体在种群中会不断增多,进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
故选:C.
生命的演化经过了亿万年的历史,对生命演化的解释,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经典的达尔文进化理论及现代进化理论.
I、图一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
(1)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学科术语:
A______ E______ F______ D______
(2)图中C是指生物多样性的几个层面,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之外,还包括______.
II、图二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
(3)若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则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保留下来的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_____.
(4)若某昆虫种群中长翅纯合体490个,长翅杂合体420个,短翅个体90个.则该昆虫种群中短翅基因的频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A种群;进化的三个环节是突变、选择和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论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若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即颈长的个体数量多;①代表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保留下来的选择类型;图③中,基因库中基因差异较大,最易产生新种.
(4)若某昆虫种群中长翅纯合体490个,长翅杂合体420个,短翅个体90个.则该昆虫种群中短翅基因的频率为=(90×2+420)÷(1000×2)=0.3.
故答案为:
(1)A种群 E选择 F地理隔离、生殖隔离(隔离) 自然选择
(2)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①③
(4)0.3
解析
解:(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A种群;进化的三个环节是突变、选择和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论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若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即颈长的个体数量多;①代表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保留下来的选择类型;图③中,基因库中基因差异较大,最易产生新种.
(4)若某昆虫种群中长翅纯合体490个,长翅杂合体420个,短翅个体90个.则该昆虫种群中短翅基因的频率为=(90×2+420)÷(1000×2)=0.3.
故答案为:
(1)A种群 E选择 F地理隔离、生殖隔离(隔离) 自然选择
(2)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①③
(4)0.3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故A错误.
B、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故B正确.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故C错误.
D、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故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类的猫叫综合征为染色体缺失,红绿色盲产生的机理为基因突变,A错误;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物种存在的形式,C正确;
D、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