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根据图1、图2,英美两国国家机构构成分别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确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图2,完成以下表格:

(3)图3所示的中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部分)所体现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与此制度共同构成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的其他制度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三种政治制度从确立方式上有怎样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历史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或“光荣革命”成功),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

(2)

(3)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都是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经济革命一样,政治革命也是分为几个阶段发展起来的。……17世纪的英国革命标志着其开端,随后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标志着其进一步发展,接着它在19世纪影响了整个世界。 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并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实际上这两次革命息息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革命决定着政治革命,因为它产生了一个有新利益、有使其利益合理化合理化的新意识形态的新阶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它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1)材料一中提到的经济革命,政治革命分别指什么革命?二者的关系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举出两种世界近代史中出现的民主制并概括其确立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英、法、美等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后来开始的工业革命。关系: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社会前提,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根本推动力。

(2)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后来经过议会改革,逐步完善;美国通过独立战争、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政体,后来经过南北战争,进一步完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文官产生。到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英国文官系统相当紊乱。文官录用权主要依靠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部分高级文官通过特许证书获得职位后,也可以任命手下职员。多年来,文官管理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升迁、使用、奖惩和任免缺少常规章法,人员调配不当,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部门每日仅工作5—6小时,众人懒散,浮游度日。部门之间同类文官年薪差别大略在15%—50%之间。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议会改革拉开了政治变革的制动阀,行政、司法制度和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接踵而至。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出现了一个“改革时代”。此时中央行政改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日益增加的社会管理工作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政府部级机构,如殖民地事务部(1854年)、贸易部(1867年)、公务部(1852年)、农业部(1889年)等,枢密院所属委员会也有所增加。二是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末英国文官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于19世纪中后期的主要原因。(9分)

正确答案

(1)特点:文官录用无常规可据,任凭要人指定;文官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下;文官薪给参差不齐,收入多寡不等。(6分)

(2)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商品贸易均居世界之首,政府职能扩大;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英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也要求建立新型文官制度;此前文官系统的种种弊病迫切需要实行根本性改革。(任答三点给9分)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概括,答案就在材料中。根据材料中“英国文官系统相当紊乱。文官录用权主要依靠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文官管理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升迁、使用、奖惩和任免缺少常规章法,人员调配不当,工作时间长短不一。”可知,文官录用无常规可据,任凭要人指定。根据“有的部门每日仅工作5—6小时,众人懒散,浮游度日”可知工作效率低下。根据“部门之间同类文官年薪差别大略在15%—50%之间。”可知文官薪给参差不齐,收入多寡不等。

(2)主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中后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考虑。经济方面考虑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商品贸易均居世界之首。政治考虑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占据统治地位,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还跟一问中说的文官制度的弊端有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制度创新是古今中外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中英国、美国在政体上各有何创新?写出其确立的法律文件名称。(6分)

(2)你如何理解“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2分)“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6分)

正确答案

(1)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2分);文件:《权利法案》。(1分)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2分);文件:1787年宪法。(1分)

(2)中华民国确立了美国式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2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民主共和徒有虚名。(2分)  

(3)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任答3点得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二 三权分立体制是美国这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在资本主义世界也是偶然现象,资本主义世界并非以三权分立为主要政体形式。……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即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但“按贡献对它们分级。依我看,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

——张劲松《三权分立政体:误区、审视、否定与继承》

材料三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

——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1)依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 “旧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淘汰的?(6分)

(2)依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对美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依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共和国“真正起始”的标志是什么,共和国能够确立的根源是什么。(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各国现代化模式的看法。(2分)

正确答案

答案:(1)基本特征:君主立宪制;土地贵族掌管议会,议会权力至上;国王权力受议会制约;内阁掌握行政权,向议会负责。淘汰: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民主政治在英国逐步得到落实。

(2)影响: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周围没有强大国家的威胁,且自然资源丰富,生存环境比较好;1787年宪法制定以后,除了有限的修订外,至今维持不变,从而维持了三权分立政体的稳定;美国早期移民多来自欧洲,他们具有反抗专制、崇尚自由的传统,特别是一些思想家,对启蒙思想进行了长期宣传与实践。

(3)标志:通过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4)各国的不同国情决定了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1)第小(1)问考查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即是君主立宪制;土地贵族掌管议会,议会权力至上;国王权力受议会制约;内阁掌握行政权,向议会负责。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于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所以“陈旧的制度”被淘汰指的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

(2)本题考查的是美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因素,从地理环境、法制和民情的角度回答。即是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周围没有强大国家的威胁,且自然资源丰富,生存环境比较好;1787年宪法制定以后,除了有限的修订外,至今维持不变,从而维持了三权分立政体的稳定;美国早期移民多来自欧洲,他们具有反抗专制、崇尚自由的传统,特别是一些思想家,对启蒙思想进行了长期宣传与实践。

(3)从材料可知,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因此法兰西共和国“真正起始”的标志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其根源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4)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言之有理即可。如不管哪个国家走上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都是适合本国的国情;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在某种程度上都扩大了民主,人民的权利有所扩大;各国的现代化模式都是历史的进步等角度都可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取得巨大成功,它既完成了消灭专制王权的任务,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英国议会制度》

材料二 民国初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2005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据材料一说明“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的含义。(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揖美追欧”,实现“旧邦新造”,曾力图把西方哪些民主政治制度移植于中国?(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建设上取得哪些成就?(4分)

(4)美国前总统布什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驯服”统治者的共同途径是什么。(4分)

正确答案

(1)保留君主制;国家主权重心转移到议会。(4分)

(2)责任内阁制;共和制;三权分立体制;议会制;多党制等。(任答4点即可)(4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或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6分)

(4) 法治、分权(2分)

试题分析:

(1)“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传统的君主制,又建立近代代议制,议会的权利逐渐超过国王。

(2)辛亥革命后,革命派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共和制;三权分立体制;议会制等。

(3)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或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了一部法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近代代议制多通过法律至上、议会分权等办法保障民主,防止独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1787年《宪法》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法治建设与现代化关系的角度进行三国比较。

正确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美比较符合史实。(8分)

示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标志着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2)概括综合。(4分)

示例:法治建设是现代化进程的反映;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是现代化的有效保障;现代化的发展是法治建设的推动力。

考生从相关法治文献的时代背景、精神内涵、理论渊源或历史命运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而制定的。

试题分析:本问共有小问,即提取材料中的信息与从法治建设与现代化关系的角度比较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权利法案》和《1787年宪法》的共性是民主化,解答本题则应推三者的共性,从意义方面分析分析;或者从时代背景、精神内涵、理论渊源或历史命运等角度进行拓展性解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6分)

正确答案

(1)美: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总统领导内阁;英: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2)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德国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3)英:议会主权至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美:掌握立法权;与总统、最高法院相互制约;德:不掌握实权,受帝国皇帝控制。

试题分析:(1)联系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总统领导内阁;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2)“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 反映了德国政体的局限,结合所学知识,德国统一后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并且德国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3)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国家权力中心;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总统制共和制;德国带有专制主义色彩,议会作用不大。

点评: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共和制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区别: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各国的民主道路并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材料四  2008年《新德意志报》评论: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材料一中的“英国文化模式”有何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对民主政治有什么“创新”?请试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法国是如何推动现代民主政治“全球性”的。(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材料三中的两种政体有何相同点?(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指出中英法美四国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由此你认为我国应建立怎样的政治制度。(3分)

正确答案

(1)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实行责任内阁制。(4分)特点:渐进改革。(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极少大起大落等)(2分)

(2)美国开创民主共和制。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3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相同点:都是民主共和制度;实行代议制;立法机关均为国家权力中心。(2分。答出两条即可)

(4)实现政治民主化。(2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分)

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及英国政治发展的特点;第二问主要考查了美国、法国制度创新对世界的影响;第三问主要考查南京临时政府和新中国政治制度的比较;第四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上述材料的整体理解以及对我国民主建设的启发。

下一知识点 :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