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 共826题
20.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中说道:“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我们既为11亿人脱贫而深受鼓舞,也为8亿多人仍在挨饿而深为担忧。”从哲学上看,上述观点
①坚持实践的观点,勇于探索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未雨绸缪
③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
④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直面问题
正确答案
解析
我们既为11亿人脱贫而深受鼓舞,也为8亿多人仍在挨饿而深为担忧。”首先体现了全面的、对立统一的观点,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所以④符合题意;“为8亿多人仍在挨饿而深为担忧。”也是一种未雨绸缪的体现,体现了联系观点,看到了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②符合题意;①实践观点与题意无关,③创新观点材料也未体现。所以正确答案为 C.②④。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联系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这几乎是生活与哲学高考的必考考点,可结合的材料也较宽泛,考生一定要深入理解。
解题思路
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矛盾观点和联系的观点。结合材料,再调动所学知识,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①和③,选出正确的答案
易错点
不能准确判断材料中习近平的语言体现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联系的观点。不能紧扣材料的要求排除无关选项,选出切合题意的选项
知识点
23. 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结晶就是我们生活中用于炒菜的一种调味料——味精。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的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但从健康的角度出发,过量味精的摄入会抑制神经、妨碍骨骼发育,诱发高血压和糖尿病。味精能增加人类的食欲,但却会缩短人类的“保质期”。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事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必须立足于人们的需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实现
③味精成功实现了对食品鲜味的肯定及对人类“保质期”的否定
④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存与贯通,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正确答案
解析
②错误,事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不能立足于人们的需要,这样就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③错误,味精成功实现了对食品鲜味的肯定,但是没有实现对人类“保质期”的否定,是缩短了人类的保质期。材料中讲了味精的利弊,凡利弊分析均属于矛盾的主次方面,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运用排除法,②错误,事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不能立足于人们的需要,这样就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③错误,味精成功实现了对食品鲜味的肯定,但是没有实现对人类“保质期”的否定,是缩短了人类的保质期。
易错点
注意事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不能立足于人们的主观需要
知识点
10.《菜根谭》说:“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之一致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对材料意思的解读要准确,材料中“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体现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C符合题意。A强调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B强调了要立足整体,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D强调了发展的观点,不合题意。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古诗类哲学选择题,做题技巧分为两步,第一步要认真分析材料所给的有用信息,即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第二步,认真分析四个选择肢中每句古诗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然后对材料哲理和选择肢进行对比,综合运用排除法等技巧选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有关矛盾的知识点在哲学生活课本中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章节,矛盾的对立统一比较抽象,和量变质变、整体部分相比较来说考生容易出现理解偏差,例如在此题中,A选项也有善和恶的对立,这就具有迷惑性。
知识点
11. 2016年2月21曰,中央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间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一决策( )
①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②坚持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坚持了辨证否定观与发展观的统一
④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正确答案
解析
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对未建成和已建成的住宅小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①入选;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而不是一蹴而就,坚持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②当选。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四选二”的组合式选择题,审材料,提取材料中心意思,体会材料蕴含的哲理,从而直接选择答案。
易错点
解读材料的同时,提取关键词,提炼材料蕴含的哲理。
知识点
7.漫画《顾“钱”不顾后》中的看法( )
①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懂得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②否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③违背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所具有的客观物质性
④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具有主体差异性
正确答案
解析
1、漫画只是一味地追究经济增长率,忽视了能源消耗率,没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漫画中的看法,没有看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客观联系。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实践的特点等知识。
解题思路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是客观的,不具有主体差异性,④说法错误;
2、漫画中的看法主要是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矛盾的客观性,可以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说法错误,故选B。
易错点
1、本题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具有主体差异性犯错误。
2、本题不容易理解的意思是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知识点
10. 2016年1月12甚,国家发改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增速6.9%,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展望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具有良好的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下列对这段话蕴含的哲理对应有误的是( )
①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
②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客观事物
③2016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分清主流与支流
④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事物间都存在着联系
正确答案
解析
1、“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和“2016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都体现了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2、预期增长目标体现了意识的目的性。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体现了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2、联系具有普遍性,但是也是有条件的,不是事物间都存在着联系,故①④对应错误。
易错点
1、本题是选择对应有误的选项,学生容易忽视。
2、本题学生不容易理解与预期增长目标基本一致的意思。
知识点
12.习近平在谈到政绩观时说: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立竿见影的发展是政绩,打基础作铺垫也是政绩: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是政绩,解决民生问题也是政绩。下列说法与材料中包含的哲学思想相对立的选项是( )
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②白马非马
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④心外无物
正确答案
解析
审材料知,材料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题干让选与之对立的选项,即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①③是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的表现,②违背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与题干无关,排除②;④是主观唯心主义,排除。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四选二”的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本题需注意让选择与之相对立的选项,可用排除法。
易错点
准确理解古诗词、名言警句、俗语的意思,并体会所蕴含的哲理。
知识点
20.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中引用欧阳修的名言“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下列表述与该观点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语中蕴含的哲理,“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意思是说:“治疗病患,要从病因根源的生发处去治愈; 拯救弊病,要从弊端根本的起源处去解决。 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喻做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A选项“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意思是在防御作战中,任何地方都想防守好,不想有疏忽,就会造成任何地方都不会成为重点,都容易被攻破。体现的哲理是抓主要矛盾,与题干体现的哲理一致;B选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思是说,水太清,鱼就无法存身,要求别人太严格、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别人的缺点与过失,就不能容人,也无法留住人材。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体现的哲理是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与题干体现的哲理不符; C选项“丛林一转语,矛盾生诸方”本意是棋盘的每一子变化,都会引发诸多变化,体现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与题干体现的哲理不符;D选项“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体现的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为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抓主要矛盾
2、运用文学知识和哲学知识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易错点
1、不能准确理解题干体现的是主要矛盾的哲理。
2、不能准确判断每个选项的本意及体现的哲理
知识点
30. 【新闻综述】 历经20多年的全球博弈,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迎来历史转折,2015年12月12日,各国代表在巴黎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就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机制问题达成一致。根据协定,各方同意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以大幅减少气候变化的风险和影响,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中国承诺】 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在“自主贡献”文件中承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并将斥资200亿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以支援其他发展中国家应付气候变化。
阅读材料,任选一问回答:
(1)气候变化协议历经曲折,合作共赢的力量超越了功利主义的狭隘思维,各国终于达成共识。请从辩证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说明各国最终能达成共识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提出,“《巴黎协定》的内容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是不利的。”请从辩证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对此观点加以批驳。
正确答案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每一个国家都处于与周围事物、整个世界的普遍联系之中,在气候变化的威胁面前,整个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部分的发展离不开整体,要着眼整体考虑问题。功利主义的狭隘思维只看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对各国的发展最终是不利的,只有国家之间紧密合作,才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实现共赢的结果。其他合理答案如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酌情给分。例如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分析,各国虽有自身利益,应对气候变化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有共性基础。各方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实现合作共赢。则可得第二等级的分数。
(2)矛盾普遍存在,要全面的看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自主贡献文书中承诺承担较多的减排义务,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基金,短期来看对经济发展会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也要看到,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利大于弊,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国应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解析
(1)设问中从辩证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说明各国最终能达成共识的原因,以联系的观点为例,在气候变化的威胁面前,整个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部分的发展离不开整体,要着眼整体考虑问题。功利主义的狭隘思维只看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对各国的发展最终是不利的,只有国家之间紧密合作,才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实现共赢的结果。
(2)设问中从辩证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对“《巴黎协定》的内容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是不利的这个观点进行批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可以从矛盾的观点切入,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利大于弊,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国应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设问中从辩证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说明各国最终能达成共识的原因,以联系的观点为例,在气候变化的威胁面前,整个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部分的发展离不开整体,要着眼整体考虑问题。功利主义的狭隘思维只看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对各国的发展最终是不利的,只有国家之间紧密合作,才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实现共赢的结果。
(2)设问中从辩证法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理论,对“《巴黎协定》的内容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是不利的这个观点进行批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可以从矛盾的观点切入,应对气候变化既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利大于弊,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中国应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易错点
(1)容易答得多,设问要求选择一个理论,不可泛泛而谈。
(2)要注意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切忌形而上学。
知识点
34.2015年11月29日至30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各国积极商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经济绿色水平,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尽管各国都在展现积极姿态,但不可否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老生常谈”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
第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具体领域将如何体现?20多年来,伴随着世界经贸格局的不断演变,这一原则正呈现被弱化和淡化的趋势。
第二,融资问题如何落实?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建立资助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气候基金”,在2013年至2020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然而,直到2014年,“绿色气候基金”总额才勉强超过1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窟窿如何填补?钱款来自国家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今后如何统计?
有关专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但坚信各国都在展现“积极姿态”,解决这些问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运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评价这位专家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答案示例:专家的观点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解决矛盾,都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全面分析事物的矛盾。专家的观点看到了在解决全球气候问题上各国存在着许多分歧和博弈,如“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呈现被弱化和淡化的趋势、“绿色气候基金”的严重短缺。这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各国存在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专家的观点还看到了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大会,积极商讨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办法,这种“积极姿态”是有利于存在问题的解决,这是各国在气候问题相互依赖、互相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相信经过各国的努力,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解决上述问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因此,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既看到全球气候问题解决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又看到各国在解决问题上所展现的“积极姿态”,全面分析问题。
解析
(1)本题要抓住“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评价这位专家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这些限定,用分析法来解答问题。专家的观点看到了在解决全球气候问题上各国存在着许多分歧和博弈,如“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呈现被弱化和淡化的趋势、“绿色气候基金”的严重短缺。这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各国存在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一面。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专家的观点还看到了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大会,积极商讨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和办法,这种“积极姿态”是有利于存在问题的解决,这是各国在气候问题相互依赖、互相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相信经过各国的努力,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解决上述问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因此,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考查方向
(1)本题主要考查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解题思路
1、审好设问,明确问题要求的知识范围,设问方向。
2、调动知识,限定范围的知识针对性回答。
3、结合材料,逐条回答,分清条理,注意术语的运用
易错点
(1)对材料中专家的分析不能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完整的分析,思维具有局限性。
知识点
12.“是药三分毒”,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了中药的毒副作用。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强调因病、因症、因人的个性化治疗,如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体内的热毒已清已解,就应该停止使用,否则就会出现毒副作用;如体内原本没有热毒,我们错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同样也会产生毒副作用。中医的上述理念告诉我们应该()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能讳病忌药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
③抓住事物主流,发挥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决定性作用
④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防止向不利方面转化
正确答案
解析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强调因病、因症、因人的个性化治疗”这告诉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②符合题意;“是药三分毒”这里药是主要方面,毒是次要方面,用药治疗时,如果病好了继续用药就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告诉我们也要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防止向不利方面转化,④符合题意; 才强调的不是发挥“药”的作用而是主要防止“毒”的毒副作用,①③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 B.②④。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这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可结合的材料非常广泛,要求考生牢固把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材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选出②④。
2、把握材料中的强调点,调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排除与题意要求不符合的选项①③。
易错点
1、阅读分辨能力差,不能看出材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2、不 能把握材料中的强调点,排除与题意要求不符合的选项。
知识点
20.十年苦读即将绽放之际,许多学生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句中的哲理
激励自己。下列成语能获得相同哲理激励的有
①绳据木断,水滴石穿②安不忘危,存不忘亡③以小见大,以微知著④铸鼎将成,
必足薪炭
正确答案
解析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注重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与①④体现的哲理相符;”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以小见大,以微知著”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②③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观点等。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考查的是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矛盾观点等知识。
2、结合材料,调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合的选项②③选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不知道题干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不能逐一分析四个题肢,找出体现的哲理。
知识点
22.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战争与和平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
解析
①表述正确,战争向和平的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②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③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而不是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④表述错误,量变引起质变需要量变积累到一定的度。
考查方向
从知识上看,该题考查辩证法的有关知识,从能力上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排除易错易混知识点,该题很容易做答。
易错点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所以,量变不必然因起质变。
知识点
30.朱光潜在《漫谈说理文》中写道:说理要透,透在于话说的中肯,轻重层次摆得妥当,并不在话说得多。有时我把一万字的原稿压缩到五六千字,发现文字虽然压缩了,意识反而较醒豁。从此我看出简洁是文章的一个即可珍视的优点。简洁不仅表现于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表现于命意,一个意思已经包含在另一个意思了,或是主要的意思已经说出了,被包含的或次要的意思就不必说。
由此可见,朱光潜认为说理文在遣词造句和命意两个维度上都要
正确答案
解析
简洁不仅表现于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表现于命意,一个意思已经包含在另一个意思了,或是主要的意思已经说出了,被包含的或次要的意思就不必说。坚持了重点论的体现。选B
考查方向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解题思路
审题抓住材料的主旨。简洁不仅表现于遣词造句,更重要的是表现于命意,一个意思已经包含在另一个意思了,或是主要的意思已经说出了,被包含的或次要的意思就不必说。坚持了重点论的体现。选B
易错点
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特殊性
知识点
20.漫画告诉我们( )
①谬误中包含着真理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④任何事物都有矛盾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漫画中的“再笨的人”与“也有高明见解”知道本题应侧重考查“矛盾普遍性”以及“矛盾对立双方转化”,因此排除①和②项,选择C。
【考查方向】本题以漫画的形式,主要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与“矛盾”的观点,重点考查学生从漫画的理解中提取有关知识点进行分析。
解题思路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本质属性.它们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连结、不可分割的性质.有以下两中情形: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连结、相互依存,公居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同时,矛盾统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发展;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中,并为统一性所制约,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易错点
将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斗争性相混淆。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