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 共33题
10.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着丝点分裂最可能发生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DNA分子中特定片段的“拷贝数变异”是指与本物种正常的基因组相比,染色体上发生的一种结构变异。某研究小组利用PCR方法,检测了莱芜猪(2n=38)种群体细胞中R基因拷贝总数,并分析了该基因在莱芜猪2个家系中的遗传规律。
8.图1为R基因在13号染色体上的位置及拷贝数示意图。
① 与a比较,b、c染色体发生了R基因所在
片段的 。R基因拷贝数的改变可能
导致 量的改变,引起性状的改变。
② 用PCR技术检测体细胞中R基因的拷贝数
时,需确保R基因和内参序列(每个细胞中均有2个拷贝,且稳定存在)的扩增效率 (一致,不一致)。R基因拷贝数越多,则在扩增过程中作为复制的 的量也越多,相同条件下扩增产物也越多。将R基因与内参序列的PCR扩增结果进行对比,可推算出R基因的拷贝数。
9.图2是莱芜猪的2个家系图。若体细胞中染色体由图1中a、c组成,则用1/2表示,其R基因拷贝总数为3,以此类推。在产生生殖细胞时,13号染色体上的R基因不发生交叉互换。
注:图形内的数字表示莱芜猪个体编号,图形下面的数字代表R基因在该个体两条染色体上的拷贝数。
① A家系后代理论上还应有R基因组合为 的个体。本研究中并没有发现该类型子代个体。对此有两种推测,一是 ,无法看到此类型个体。二是本研究的 ,不能使所有的基因组合在后代都出现。为验证第二种推测,需要 。
② 在B家系中,604号、1631号、174号个体的R基因拷贝总数依次为3、3、2,由于子代中出现了R基因拷贝总数为 的个体,所以604号的基因组合只能是 。
正确答案
(1)① 缺失、重复 基因表达量(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量)
② 一致(1分) 模板(1分)
解析
依据图可知与a比较,b染色体发生了R基因所在片段的缺失,c染色体发生了R基因所在片段的重复;R基因拷贝数的改变可能导致合成蛋白质量的改变,引起性状的改变。
依据对照原则,用PCR技术检测体细胞中R基因的拷贝数时,需确保R基因和内参序列的扩增效率一致。R基因拷贝数越多,则在扩增过程中作为复制的模板的量也越多,相同条件下扩增产物也越多。
考查方向
考查染色体变异及PCR技术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题目文字及图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染色体变异及PCR技术的知识结合题意信息识图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理解拷贝数变异而不能准确识图及分析误答。
教师点评
题目新信息是很专业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难度较高。
正确答案
(2)① 0/0 0/0受精卵胚胎期致死
样本数量少(家系数量少) 更多莱芜猪家系中调查
② 2 1/2
解析
依据A家系的双亲是0/2、0/1可知后代理论上还应有R基因组合为0/0的个体。本研究中并没有发现的可能性是0/0的胚胎致死或调查的样本太少。
在B家系中,604号、1631号、174号个体的R基因拷贝总数依次为3、3、2,由于174号个体R基因拷贝总数为2,所以604号的基因组合只能是1/2。
考查方向
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题目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仔细审题,理解遗传图解的表示含义,利用分离定律分析作答。
易错点
由于题目新信息量大,因不能理解而错误分析。
教师点评
难度极高。
11.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2n=8)移入适宜培养条件 (不含放射性元素)下,让细胞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根据如图所示判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 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 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