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21.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学东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学东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6.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这反映作者(  )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学东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7.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学东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学东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18.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学东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4.“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他是(      )

A元世祖

B北魏孝文帝

C利玛窦

D马可波罗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学东渐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1. 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出应填上(    )

A日本派出遣唐使

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

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

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学东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0 分

2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表1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  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表2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1)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特点:地域上,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内容上,重视翻译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原因:甲午战争失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找救亡的道路;洋务运动破产,让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仅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转而重点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若从清未新政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表现:经学大义等课程列为预科基础课程,大学阶段设置经学科,体现了“中体”思想;设置工科、格致等科,学习近代化学、物理、电气等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体现了“西用”思想。

影响:经济上,从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政治上,从“以经学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任一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文化教育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西学东渐维新变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7 分

  39. 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对scienae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自学科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ae意译为“格致”。19世纪中叶后,“严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ae译为“科学”,呼吁。民国初年,译作“赛园斯”的科学思想。

---据《近代汉字术语创造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星城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中国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随着后一种民主在实践中的不断扩展和完善,它几乎成了人们所知的西方民主的统一形成,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指的已不是古代直接民主。

----据《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2)19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民主”概念变化的原因。

(4)从“经济”、“中学”、“粉丝”3个词中人选1个,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的历史变化。

正确答案

(1)科举制度;“究天理”。

(2)

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

(3)代议制度建立;代议制民主具有优越性,如可适用于地广人多的国家;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如选民范围日益扩大;并扩展到更多国家。

(4)“经济”一词,古代为“经世济民“之意,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今为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粉丝“一词旧是中国常见的食品之一,今天在各大新闻媒体中,经常会用 “粉丝”来代表忠实的歌迷、影迷等狂热者。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程朱理学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
下一知识点 : 维新变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西学东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