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 共97题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将所选题目的题号写在相应位置上。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选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1)下列有关物体内能改变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外界对物体传递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
D.物体向外界放热,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
(2)如图所示, 一密闭的截面积为S的圆筒形汽缸,高为H,中间有一薄活塞, 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吊着,活塞重为G,与汽缸紧密接触不导热,若Ⅰ、Ⅱ气体是同种气体,且质量、温度、压强都相同时,活塞恰好位于汽缸的正中央,设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可不计,汽缸内初始压强为,温度为
, 求:
①弹簧原长.
②如果将汽缸倒置, 保持汽缸Ⅱ部分的温度不变,使汽缸Ⅰ部分升温,使得活塞在汽缸内的位置不变,则汽缸Ⅰ部分气体的温度升高多少?
34、(1)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 选对3个给6分;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0分)
A.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有关
B.部队过桥不能齐步走而要便步走,是为了避免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C.在波的干涉中,振动加强的点位移不一定始终最大
D.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
E.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波长变长,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距离我们远去
(2)如图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半径R=300px的四分之一圆弧,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圆心O,在AB分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①判断在AM和AN两处产生亮斑的颜色;
②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35、(1)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态时,发出蓝色光,则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能态时,可能发出的是( )
A.红外线 B.红光 C.紫光 D.
(2)如图所示,一辆质量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有一质量
的光滑小球,将一轻质弹簧压缩并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小球脱离弹簧后与小车右壁的油灰阻挡层碰撞并被粘住,L=1.2m。求:
(1)小球脱离弹簧时小球和小车各自的速度;
(2)整个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只要写出结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3.一群氢原子中的电子从较高能级自发地跃迁到较低能级的过程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在第15、16、17三题中任选二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二题计分。
15.模块3—3试题
(1).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是水分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
B.每一个分子都有势能和动能,每个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就是该分子的内能
C.只有热传递才可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也是其内能的一部分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求:
①该气体在状态B、C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摄氏度?
②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16.模块3—4试题
(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传到x=1m的P点时,P点开始向下振动,此时为计时起点,已知在t=0.4s时PM间第一次形成图示波形,此时x=4m的M点正好在波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点的振动周期为0.4s
B.P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C.当M点开始振动时,P点正好在波峰
D.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
E.从计时开始的0.4s内,P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0cm
(2)1966年33岁的华裔科学家高锟首先提出光导纤维传输大量信息的理论,43年后高锟因此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外套的折射率为n1,内芯的折射率为n2,一束单色光从图中O1点进入内芯斜射到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M点上恰好发生全反射,O1O2为内芯的中轴线,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Ⅰ.该单色光在内芯与外套的介质分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C的正弦值;
Ⅱ.该单色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时间。
17.模块3—5试题
(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 电势能增大
C.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三种
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60eV
(2)如图,Q为一个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其DB段为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AD段为—长度为也R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D点,D在圆心O的正下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物块P的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P与AD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力为正压力的0.1倍,物体Q的质量为2m,重力加速度为g,
(1)若O固定,P以速度从A点滑上水平轨道,冲至圆弧上某点后返回A点时冶好静止,求
的大小;
(2)若Q不周定,P仍以速度从A点滑上水平轨道,求P在光滑圆弧轨道上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
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
B.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同时减小,而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E.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人其他元素,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
(2)如右图所示,在一圆形管道内封闭有理想气体,用一固定活塞k和不计质量可自由移动的活塞A将管内气体分割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温度都为T0=300K,压强都为P0=1.0×l05Pa.现保持下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只对上部分气体缓慢加热,当活塞A移动到最低点B时(不计摩擦),求:
(i)下部分气体的压强
(ii)上部分气体的温度
33. (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34.(1)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形图象,波速为v= l0m/s,此时波恰好传到I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请从33~35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3.[选修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分子动能增大
C.气体绝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转化为有用功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一定质量的100 ℃的水吸收热量后变成100 ℃的水蒸气,则吸收的热量大于增加的内能
(2)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U形管中用水银柱封一段空气柱L,当空气柱的温度为14℃时,左臂水银柱的长度h1=10cm,右臂水银柱长度h2=7cm,气柱长度L=15cm;将U形管放入100℃水中且状态稳定时,h1变为7cm。分别写出空气柱在初末两个状态的气体参量,并求出末状态空气柱的压强和当时的大气压强(单位用cmHg)。
34.[选修3-4] (1)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是光的干涉现象
B.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的景物,可使景象更清晰
C.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弱
D.一个单摆在海平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那么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其振动周期一定变大
E.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在地面附近,如果
,则其周期
F.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2)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镜,,
.三棱镜材料的折射率是
.一束与BC面成
=30°角的光线射向BC面。
①试通过计算说明在AC面下方能否观察到折射光线?
②作出三棱镜内完整的光路图,指出最终的出射光线与最初的入 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35.[选修3-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同时,轨道也在连续地减小
B. 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
C. 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不可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D. 现在的很多手表指针上涂有一种新型发光材料,白天吸收光子外层电子跃迁到高能轨道,晚上向低能级跃迁放出光子,其发光的波长二定跟吸收的光的波长完全一致
E.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2)如图所示AB为光滑的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相连接,质量为的小球乙静止于水平轨道上,一个质量大于
的小球甲以速度v0与乙球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乙球沿水平轨道滑向斜面AB,求:在甲.乙发生第二次碰撞之前,乙球在斜面上能达到最大高度的范围?(设斜面足够长)
正确答案
33.
34.
35.(1)
(2)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7.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 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8、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 -3.11eV。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