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视“可持续”发展
- 共67题
材料一: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规划(部分)
注: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1月,江苏省政府台了《关于促进沿海开发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在沿海大开发的背景下,某县开始制定发展规划。在规划草案中提出了如下要点: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积极发展小城镇;利用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工业因区,大力引进外资,积极引进苏南地区转移出来的各类产业项目;利用本地地处沿海的优势,积极发展风电项目;在具备条件的乡镇发展生态型农业和观光旅游。
(1)图1和图2(含注)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从科学发展观角度对材料二中该县发展规划草案加以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图1说明江苏沿海三市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丰富,但在多项经济指标上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②图2(含注)说明政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发展小城镇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大力发展风电项目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生态型农业和观光旅游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引进外资和苏南地区转移项目要防止重复建设,避免污染转移,切实保护耕地。(如果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全球大约有17亿人正面临着缺少饮用水的威胁;我国90%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在已经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到2010年能保证需求的只有23种,到2020年将只有6种……“科学发展观科普知识展”上公布的这些数据,让很多前来参观的人们感受到了有限的自然资源正日益减少、濒临枯竭的严峻现实。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出你自己生活中有违科学发展观的不正确的做法,并谈谈你看了上述材料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①举例:如浪费水电;不注意爱护树木,或浪费以木材为原材料的纸张、纸质卡片;乱扔电池或不易降解的塑料制品、垃圾等行为。②感受:一是主要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二是谈谈今后应该怎样做。
材料一:某省近几年环境治污投资情况表
(1)材料一的表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国家环保部、科技部、教育部等8个部委共同发起了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旨在通过青年使者的先锋作用,以一传千,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号召人们关注污染防治,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行动。
(2)请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作为普通市民,你应怎样积极参与全民节能减排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表反映了近年来某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力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总体在上升。
(2)①转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②做“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传播者,主动宣传节能减排,努力改变人民不合理的消费方式和发展方式。③身体力行,将节能减排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④创新节能减排方式,在生产和劳动过程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山东省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地方环境标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范了涉及环境安全的各种行为;同时,在全省广泛开展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人们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1)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山东省“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全面提升环境质量问题上,必须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2)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反对浪费;②从自我做起,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③积极宣传和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④勇于并善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回答下题。
近年来,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山东省颁布实施了《山东省地方环境标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规范了涉及环境安全的各种行为;同时,在全省广泛开展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了人们遵守环境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1)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山东省“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全面提升环境质量问题上,必须把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2)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反对浪费;②从自我做起,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与自然协调的生活方式;③积极宣传和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④勇于并善于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