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事诉讼
- 共529题
关于刑事判决与裁定的区别,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判决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解决案件的程序问题
B.一案中只能有一个判决,裁定可以有若干个
C.判决只能以书面的形式表现,裁定只以口头作出
D.不服判决与不服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一般认为,判决和裁定的区别主要包括:(1)判决只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裁定既解决实体问题,也解决程序问题;(2)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一般只有一个,但特殊情况下可以有多个(如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民事部分过于复杂的,刑事部分和民事部分的判决可以分别作出,分别生效);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个;(3)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而裁定既可以用书面形式,又可以用口头形式;(4)上诉抗诉期限不同。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抗诉期限为10日,而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抗诉期限为5日。综上可以看出,D选项正确。需要提醒学员的是:刑事诉讼中有可能存在一审、二审、再审等多个判决,或者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刑事判决和民事判决有可能分别作出。因此一个案件中,判决的个数也可能不止一个。这一点很多考生往往忽视。
李某有10头牛,价值人民币4万元,被赵某偷走。赵某将偷来的10头牛卖掉获赃款30190元,后其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提起公诉。李某向审理的法院要求判处赵某赔偿自己的实际损失4万元,对此要求谁负有举证责任( )
A.赵某
B.李某
C.人民检察院
D.以上人员或单位都没有举证责任,由人民法院自己认定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附带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刑事诉讼法解释》第94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主要是因为对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提出的主张属民事纠纷性质,故应适用民事诉讼的举证规则。
某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判处被告人邱某有期徒刑5年,赔偿被害人医疗费2万元。判决宣告后,被告人未上诉,县人民检察院也未提出抗诉,但被害人认为民事赔偿太少,遂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作出了如下判决,哪一项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A.撤销原判中刑事判决部分
B.判处被告邱某有期徒刑10年
C.维持原判民事赔偿部分
D.将案件定性为故意杀人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只有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附带民事诉讼上诉的,二审法院不得改判千审的刑事判决部分。参见《刑诉解释》第250条: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只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提出上诉的,第一审刑事部分的判决,在上诉期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应当送监执行的第一审刑事被告人是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在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未审结之前,可以暂缓送监执行。
第262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对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抗诉,刑事部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如果发现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中的刑事部分确有错误,应当对刑事部分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并将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与刑事案件一并审理。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
A.5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B.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C.10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D.15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起诉的受理。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112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故B项为正确答案。
张某欠李某5万元钱,李某多次催讨,张某迟迟不还。李某遂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受理后经审查,认为该申请成立,于是向张某发出支付令。在送达支付令时,张某拒绝签收。对此,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
A.法院可以留置送达
B.法院应公告送达,在公告中说明支付令的内容
C.法院应交张某所在的居委会代收,由居委会转交送达
D.支付令无法送达债务人,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督促程序
[讲解] 《民事诉讼法意见》第220条规定,向债务人本人送达支付令,债务人拒绝接收的,人民法院可以留置送达。因此,A项正确。
下列对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理解正确的有:
A.调解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民事执行中不能进行调解
B.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处分自己的民事诉讼权利,也可以处分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
C.当事人提交书面的答辩状并不是辩论的形式
D.对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享有的诉讼权利不完全一致,但却是相对应的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考点]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9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A项正确。第12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注意当事人提交书面的答辩状也是辩论的形式。第13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B项正确。
《民事诉讼法》第5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注意:本条第3款才是对等原则的真实含义。
下列关于执行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______
A.法院生效的调解书可以由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人住所地法院执行
B.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C.执行中达成和解的,可以撤回申请或者申请执行法院依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D.被执行人按法定程序分立为两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裁定由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其从被执行企业分得的资产占原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法院生效的调解书,由一审法院或者与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故A错误,不选;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5条规定,B项正确。执行和解,和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也不能申请作出调解书,故C项错误。根据《执行规定》第79条,D项错误。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起诉,法院应予受理的有哪些( )
A.判决不准离婚,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起诉的
B.原告撤诉后,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又起诉的
C.已过诉讼时效、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
D.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判决生效后,有新情况、新理由,当事人起诉要求增加赡养费的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考点] 判决、裁定生效情形下的再行起诉
[详解]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7)项规定,A项错误。根据《民诉意见》第144条第1款规定,B项正确。《民诉意见》第153条规定,选项C中,由于法院曾经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意味着从实体上已经解决与此相关的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的规定,C项错误。根据《民诉意见》第152条规定,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D。
关于不得被委托担任辩护人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对此有专门的规定,其中一项是“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从司法实践中看,这类人员一般有( )。
A.本案的证人
B.本案被告人的父母
C.本案附带民事诉讼的其他被告人
D.本案中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加害人
正确答案
C,D
解析
[解析]在这里要深刻的理解“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本案附带民事诉讼的其他被告人和本案中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加害人,其与本案的审理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法庭对被告人的审理结果可能直接影响其自身利益;而本案被告人的父母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可以作辩护人的,应该排除;本案的证人是不能作辩护人的,但是其不能作辩护人的理由不是“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而是因为考虑到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
三个小孩在公路边玩耍,此时,―辆轿车急速驶过,三小孩捡起石子向轿车扔去,坐在后排座位的刘某被一石子击中。刘某将三小孩起诉至法院。关于本案举证责任分配,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刘某应对三被告向轿车投掷石子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B.刘某应对其所受到损失承担举证责任
C.三被告应对投掷石子与刘某所受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D.三被告应对其主观没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考点] 共同危险行为侵权的举证责任 [详解] 根据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原告应当对侵权责任构成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即对侵权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民诉证据规定》第4条则规定了特殊侵权案件中证明责任分配的具体情形,原告仍应当对A、B两个选项中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而加害人则应对投掷石子与刘某所受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