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E五种粒子(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①A++C-→D+E;②B++C-→2D.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有______,含有10个电子的阴离子有______.

(2)A+和B+的电子式A+______、B+______.

(3)C-、D、E三种粒子结合质子(H+)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粒子的化学式表示)______;这一顺序可用以下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

①______;

②______.

正确答案

(1)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有:NH3、H2O;含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有H3O+、NH4+;含有10个电子的阴离子有OH-,故答案为:H3O+、NH4+;OH-

(2)根据A++C-→D+E,B++C-→2D可知A+和B+分别是NH4+和H3O+,它们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3)反应NH4++OH-=NH3•H2O,证明结合质子(H+)的能力OH->NH3,反应NH3+H3O+=NH4++H2O证明结合质子(H+)的能力NH3>H2O,可以确定OH-、NH3、H2O结合氢离子的能力为:

OH->NH3>H2O,故答案为:OH->NH3>H2O;NH4++OH-=NH3•H2O;NH3+H3O+=NH4++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Ⅰ.短周期某主族元素M的电离能如图(A)所示.则M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族.

Ⅱ.图B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______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两位同学对某主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a和b,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填“a”或“b”)

Ⅲ.氮、磷、砷是同族元素,该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农药、化肥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1)写出这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填元素符号)

(2)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3)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该化学  键能够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I.由于I2突然变大,由此可知主族元素M最外层有2个电子,即位于ⅡA,故答案为:ⅡA; 

II.折线c中表示的氢化物沸点无反常现象,故属于IVA元素构成的氢化物(无氢键存在).A点沸点是100℃,可能是水,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水的沸点高于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固曲线b正确,

故答案为:IVA; b;

Ⅲ.(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则有电负性:N>P>As,

故答案为:N>P>As;

(2)As的原子序数为33,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

(3)K3[Fe(CN)6]晶体中Fe3+与CN-之间的化学键类型为配位键,Fe3+有空轨道,能接受孤对电子,CN-能提供孤对电子,所以能形成配位键,

故答案为:配位键;CN-能提供孤对电子,Fe3+能接受孤对电子(或Fe3+有空轨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物质M由同一短周期的X、Y两种元素组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Y元素最高正价与它的负价代数和为6.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

(1)工业电解M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A是X、Y同周期的一种常见金属,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周期______族,写出A与B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若A是某元素的一种常见酸性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则该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写出E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4)B的电子式为:______,其中的化学键为:______.

(5)说明M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

正确答案

X、Y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可能是Li或Na元素,Y元素最高正价与它的负价代数和为6,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是8,O元素没有正价,则Y是Cl元素,X和Y是同一周期元素,X是Na元素,Y是Cl元素,则M是NaCl;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1)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电解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

故答案为:2NaCl+2H2O2NaOH+H2↑+Cl2↑;

(2)若A是X、Y同周期的一种常见金属,则A是金属Al,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其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IIIA族,Al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铝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第三周期、IIIA族,2Al+2NaOH+2H2O=2NaAlO2+3H2↑; 

(3)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所以A是二氧化硅,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B是氢氧化钠,C和D反应生成氯化氢,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和氯化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SiO32-=H2SiO3↓,

故答案为:

;2H++SiO32-=H2SiO3↓;

(4)通过以上分析知,B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电子式为:

,氢氧化钠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

;离子键和极性键;

(5)氯化钠可用于氯碱工业,故答案为:氯碱工业.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A通常显____价,A的电负性____ B的电负性(填“>”、“<”或“=”)。

(2)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

V2O5和CrO2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

(2)CrO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稀有气体为什么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正确答案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 个电子(氦为2 个),都已达到稳定状态,即原子结构已很稳定,因此,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下一知识点 : 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大小规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则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