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余江县校级期中)一种观赏植物的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都为蓝色;F1自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蓝色植株中的杂合子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A1紫:1鲜红:1蓝

B1紫:2蓝:1鲜红

C1蓝:2紫:1鲜红

D2蓝:3紫:1鲜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两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杂交,F1为双杂合,只表现一种性状,自交结果F2为9蓝:6紫:1鲜红.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2为9:3:3:1,可推断双显性(9)表现为蓝色(设为A_B_),而单显性(3+3)均表现为紫色(设为A_bb或aaB_),双隐性(1)表现为鲜红色(aabb).

将F2中的杂合子蓝色(2AABb、2AaBB、4AaBb)植株用鲜红色(aabb)植株授粉,则后代基因型分别是(2AaBb、2Aabb)、(2AaBb、2aaBb)、(4AaBb、4Aabb、4aaBb、4aabb),它们的表现型分别是(蓝色、紫色)、(蓝色、紫色)、(蓝色、紫色、紫色、鲜红色),因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蓝色:紫色:鲜红色=2:3:1.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洛阳月考)某二倍体植物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培育红花矮茎新品种,用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红花高茎植株分别与白花矮茎植株杂交,Fl植株均为红花高茎.用Fl植株随机交配,FZ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9:1:1:1.请回答:

(l)培育红花矮茎新品种所利用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分析F1植株均为红花高茎的原因,可能是某些基因型的植株在开花前死亡,死亡个体的基因型包括______.若用F1植株和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2)若用乙的单倍体植株能培育红花矮茎新品种,则乙的基因型是______.培育单倍体植株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由于该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若要得到育的红花矮茎新品种,应在______(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分析知,在开花前死亡的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F1植株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与矮茎白花植株(aabb)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高茎红花):Aabb(红花矮茎):aaBb(白花高茎):aabb(白花矮茎)=1:1:1:1,其中Aabb(高茎白花)和aaBb(矮茎红花)死亡,因此红花高茎:白花矮茎=1:1.

(2)若用乙的单倍体植株能培育红花矮茎新品种,该红花矮茎的基因型是AAbb,说明以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常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加倍,因此可以用用秋水仙素处理,秋水仙素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

故答案为:

(1)Aabb和aaBb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1:1

(2)AABb   花药离体培养   有丝分裂前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野兔的脂肪有黄脂、褐脂、白脂和无脂四种表现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急用呢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个体胚胎致死.将一只白脂雄兔和多只纯合黄脂雌兔杂交,得到F1有两种表现型:褐脂兔96只,黄脂兔98只;取F1中的多只褐脂兔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有4种表现型:褐脂兔239只,白脂兔81只,黄脂兔119只,无脂兔41只.回答下列问题:

(1)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白脂兔的基因型是______

黄脂兔的基因型是______,F1黄脂兔基因型是______

(2)F2黄脂兔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F2中一只褐脂雌兔,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则其基因型为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B、b这对基因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现有雌雄白脂兔各一只,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这一对白脂兔多次交配,得F1

②观察统计F1______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Ⅱ.若______,则这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中4种表现型所对应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ABB、AaBB、AABb、AaBb):aaB_(aaBB、aaBb):A_bb(AAbb、Aabb):aabb=9:3:3:1.因为BB个体胚胎致死,F2中4种表现型:褐脂兔A_B_(AABb、AaBb):白脂兔aaB_(aaBb):黄脂兔A_bb(AAbb、Aabb):无脂兔aabb≈6:2:3:1,是9:3:3:1 的变式.说明A和B同时存在时是褐脂兔,只有B时是白脂兔,只有A时是黄脂兔,A和B同时不存在时是无脂兔,则亲本白脂兔的基因型为aaBb,黄脂兔的基因型为AAbb,且F1褐脂兔的基因型为AaBb,F1黄脂兔的基因型是Aabb.

(2)F2黄脂兔(A_bb)中纯合子(AAbb)所占的比例为,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F2中褐脂雌兔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中AABb能正常减数分裂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Ab、AB;AaBb能正常减数分裂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即Ab、AB、ab、aB.

(3)实验过程为①取这一对白脂兔多次交配,得F1;②观察统计F1的性别比例.若F1中雌兔:雄兔=1:1,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F1中雌兔:雄兔≠1:1,则这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故答案为:

(1)aaBb  AAbb  Aabb 

(2)  AABb

(3)②性别比例

Ⅰ.F1中雌兔:雄兔=1:1

Ⅱ.F1中雌兔:雄兔≠1:1(或雌兔:雄兔=1:2;或雌兔:雄兔=2: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皮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

B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C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F2出现9种基因型的个体,A错误;

B、F1的基因型为YyRr,能产生四种雄配子,即YR、Yr、yR、yr,B正确;

C、F2中,单独看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圆粒:皱粒≈3:1,与分离定律相符,C正确;

D、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关于有关遗传的问题

(一)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中,______是显性性状.

(2)第1组子代208株白色不抗虫的个体中,从理论上计算纯合体有______株.

(3)现有杂合的白色不抗虫品种,欲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品种,最可选取的育种方法是______,试简述其主要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组合1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的后代只有白色不抗虫个体,可判断白色、不抗虫是显性性状.

(2)在组合1中,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为aaB_,白色抗虫的基因型为A_bb,后代紫色不抗虫:白色不抗虫=1:1,所以基因型为aaBB和Aabb,后代基因型是AaBb、aaBb,所以白色不抗虫的个体全部是杂合子.

(3)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迅速获得纯合体,加快育种进程,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所以欲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可稳定遗传的白色抗虫棉品种,最佳选取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即取杂合的白色不抗虫棉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并从中选取白色抗虫的纯合体.

故答案为:

(1)白色不抗虫     

(2)0

(3)单倍体育种   取杂合的白色不抗虫棉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并从中选取白色抗虫的纯合体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YR的卵细胞和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B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自由结合

CF1产生的精子中,遗传因子组成为YR和yr的比例为1:1

DF1测交后代将产生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数量比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A错误;

B、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B错误;

C、F1产生的精子中,共有YR、yr、Yr和yR4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所以在F1产生的精子中,遗传因子组成为YR和yr的比例为1:1,C正确;

D、F1测交后代将产生4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植物所结子粒由多对基因控制,其中三对自由组合的基因(A、a,C、c,R、r)为色泽基因,只有三对基因都含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出有色,其它情况为无色.在有色的基础上,另一对自由组合的基因(P、p)称为紫色基因,当显性基因P存在时才表现为紫色种子,而pp表现为红色种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是______的自由组合,无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AACCRRPP与aaccrrpp杂交,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让基因型纯合的不同的甲、乙无色植株相互杂交,F2的子粒中有色:无色=9:7,说明甲乙植株中至少有______对基因不相同.

(4)让纯合的红色植株与纯合的无色植株杂交,F2的子粒中紫色:红色:无色=9:3:4,则纯合无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只考虑前三对基因时,只有三对基因都含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出有色,其它情况为无色,因此无色纯合子的情况分为三种:①只有一对纯合显性基因,有3种;②有2对纯合显性基因,有3种;③无显性基因,只有1种,因此共有7种.再考虑紫色基因(P、p)可知,无色纯合子的种类为7×2(PP、pp)=14种.

(2)AACCRRPP与aaccrrpp杂交,F1(AaCcRrPp)自交,F2的子粒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C_R_P_,所占比例为×;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C_R_pp,所占比例为×,无色植株所占比例为1-,因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红:无=81:27:148.

(3)甲乙植株杂交,不考虑P、p时,F2的子粒中有色:无色=9:7,而“9:7”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甲乙植株中至少有2对基因不相同.

(4)让纯合的红色植株(AACCRRpp)与纯合的无色植株杂交,F2的子粒中紫色:红色:无色=9:3:4,有紫色植株出现,说明纯合无色植株的最后一对基因为PP,而“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个亲本含有2对不同的基因,因此纯合无色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即AAccrrPP、aaccRRPP、aaCCrrPP.

故答案为: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14  

(2)紫:红:无=81:27:148

(3)2    

(4)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

(2)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______;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一致、不一致)

(3)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解:(1)由于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可产生含B和b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用碘液处理后,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蓝色:棕色=1:1.

(2)由于基因型为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性植株可产生4种配子,所以其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幼苗基因型也有4种,分别是AB、Ab、aB、ab.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纯合体.因此,这些植株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一致.

(3)①由图一可知,该黄色籽粒植株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②若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甲进行自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Aa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a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Aa):白色(aa)=1:1.

③植株乙(Ab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则该植株能形成3种可育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bb=2:2:1.以植株乙为父本进行测交,即与bb个体进行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2Abb):白色(2bb、1bbb)=2:3.

故答案为:

(1)蓝色:棕色=1:1   

(2)AB、Ab、aB、ab        秋水仙素      一致

(3)①缺失    ②黄色:白色=1:1

③黄色:白色=2: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B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C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两对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与a的分离和A与B(或b)的组合是同时进行的

D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性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一定要相等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摩尔根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的假说演绎法,萨顿做的才是类比推理,A错误;

B、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则该患者的基因型是XBXbY,可以推知该患者的XBY基因来自父亲,所以该病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B错误;

C、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经过间期复制后基因数目加倍,所以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与a的分离和A与B(或b)的组合是同时进行的,C正确;

D、两小桶中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必须相等,代表产生两种配子的比例相等,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蚕桑基地,家蚕是二倍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

(1)家蚕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性.

(2)家蚕细胞中的一组______,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可能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表达,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基因B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表达.

①该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______定律,若B基因与b基因之间不存在抑制关系(即只要有b基因存在就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则家蚕种群中,结黄茧的蚕的基因型是______.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

②若B基因能抑制b基因的表达: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______;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______

(4)若D、d基因只位于家蚕的Z染色体上,现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杂交组合有ZDZD×ZdW,ZDZd×ZdW,但后代均只有雌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也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细胞.

(2)染色体组指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

(3)①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有当黄色基因A存在而它的抑制基因b不存在时才会结黄茧即基因型为AABB或AaBB.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黄色茧(AABB或AaBB)的概率为:×+×=,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为1-=

②若B基因能抑制b基因的表达,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B-的个体结黄茧,概率为,其它基因型(A-bb、aaB-、aabb)的个体结白色茧,概率为.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则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

(4)当根据题意,基因型为ZdW的雌性与基因型为ZDZD、ZDZd、ZdZd 的雄性杂交时,后代均只有雌性,没有雄性,说明Zd使雌配子致死.

故答案为:

(1)随机

(2)非同源染色体

(3)①基因自由组合  AABB、AaBB  

     3:1

(4)Zd雌配子致死(或含d 雌配子致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