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三组不同的亲本杂交的结果.
(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分别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______.
(2)写出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一______,组合二______,组合三______.
(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让它们进行自交,所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是______,相应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判断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的方法:①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②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根据第三个组合可以确定亲本的显隐性关系,因为对每对性状来说亲本都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型,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2)根据分析,每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rrWW×Rrww、Rrww×Rrww、rrWW×RRww.
(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其基因型为RrWw,让它们进行自交,所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阔叶、白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窄叶=9:3:3:1.
故答案为:
(1)根据第三个组合可以确定亲本的显隐性关系,因为对每对性状来说亲本都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型,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2)rrWW×Rrww Rrww×Rrww rrWW×RRww
(3)红色阔叶、白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窄叶 9:3:3:1
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产生的配子中,含有显性基因的配子比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该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Cc,由于3对等位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形成的每种配子的概率相等.即A与a分离、B与b分离、C与c分离,含有A与a、B与b、C与c的各占;故三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基因abc的概率=
×
×
=
,其余配子均含有显性基因,故含有显性基因的配子比例为1-
=
.
故选:D.
若如图所示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极其体内有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丁个体DdYyrr自交,由于有两对基因连锁,所以相当于1对杂合子自交,子代会出现2种表现型比例为3:1,A错误;
B、甲、乙图个体基因型中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只能揭示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B错误;
C、“孟德尔用丙的YyRr自交子代表现为9:3:3:1”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错误;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在实验验证时可以选丙、丁为材料,D正确.
故选:D.
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且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成正相关,(如:Aabb和aaBb的肤色一致)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4个、3个、2个或1个,所以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A正确;
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
C、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和
,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
,C不正确;
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和
,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
,D正确.
故选:C.
家兔的黑色对褐色显性,短毛对长毛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多对纯合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中纯合黑色短毛兔所占的比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出现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纯合短毛兔的基因型为AABB,故纯合黑色短毛兔所占的比例.
故选:D.
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1共产生______种雄/雌配子,F2代共有______种基因型,F2代里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F2代里重组类型占______;F2代里能稳定遗传的重组类型占______;F2代里能稳定遗传的双显性个体占______.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F1代都是显性性状.现选用具有上述性状的六个品种分别与F1进行异花传粉,依次得到如下结果:
品种①×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品种②×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品种③×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0:1:0
品种④×F1→全部为黄圆
品种⑤×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0:1:0
请分析上述结果,写出这六个品种的基因型.(黄绿Y/y,圆皱R/r)
①______ 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⑤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1基因型为YyRr,其共产生YR、Yr、yR、yr4种雄配子或雌配子,F2代共有3×3=9种基因型,F2代里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F2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其中重组类型占
或
;F2代里能稳定遗传的重组类型占2÷16=
;F2代里能稳定遗传的双显性个体YYRR占
×
=
.
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进行杂交,F1代都是显性性状YyRr.现选用具有上述性状的六个品种分别与F1进行异花传粉,依次得到如下结果:
品种①×F1YyRr→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是双杂合子自交的性状分离比,说明①是YyRr;
品种②×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两对基因都是测交,则②为yyrr;
品种③×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0:1:0,黄色:绿色=1:1,全部是圆粒,则③yyRR;
品种④×F1→全部为黄圆,两对基因都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则④YYRR;
品种⑤×F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0:1:0,黄色:绿色=1:1,全部是圆粒,⑤YyRR.
故答案为:
4 9
或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两个基因分别对a、b完全显性.用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结果F2中AaBb:aaBb:Aabb:aabb=4:2:2:1.
(1)画出F1体细胞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解.______
(2)写出亲本可能的组合方式______.
(3)对F1雄性个体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红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一段时间后,取其中部分细胞制成装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能观察到一个四分体中有______个红色荧光标记.若发现某细胞染色体上含有2个绿色荧光标记,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
(4)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染色体上A基因变为a,则发生的变异类型可能为______;若A所在片段与B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互换,则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
(5)若F1个体中的某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仅是A基因与A基因没有分离而进入同一个细胞,则该精原细胞产生正常精子的比例是______;若为F1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发生上述情况,则产生正常卵细胞的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F2中AaBb:aaBb:Aabb:aabb=:
:
:
=4:2:2:1,完全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所示:
.
(2)由F2比例可以推出F1的基因型是AaBb,则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组合方式:AABB×aabb和AAbb×aaBB.
(3)用红色荧光对雄性个体性腺组织细胞中A、a进行标记,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复制后的每个染色单体仍会有红色荧光标记,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四分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故四分体时期细胞中有4个红色荧光点;同理,用绿色荧光标记B、b时,四分体时期细胞中会出现4个绿色荧光点,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次级精母细胞(第二次分裂时期)中只有2个绿色荧光点.
(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在原位置上变成了它的等位基因,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二是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属基因重组之一类);A基因与B基因原来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个片断发生了互换,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5)F1个体中某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仅仅是A基因与A基因没有分离,可以判断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染色单体分离后没有正常分离到两个子细胞中,形成不正常精细胞,而该精原细胞第一次分裂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是正常的,因此仍有精子是正常的;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当错误发生在第一极体分裂时,产生正常卵细胞的比例是1,当错误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时,产生正常卵细胞的比例是0.
故答案为:
(1)
(2)AABB×aabb或AAbb×aaBB
(3)4 次级精母细胞
(4)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变异
(5) 1或0
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______和______杂交.
(2)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______和______杂交.
(3)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______和______亲本杂交.
(4)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______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花粉粒分为长形和圆形、非糯性和糯性,且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所选亲本杂交后要能得到基因型为Dd或Aa的子代,因此可应选择亲本①与②或①与④杂交.
(2)花粉粒分为长形和圆形、非糯性和糯性,且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选亲本杂交后要能得到基因型为AaDd的子代,因此应选择的两亲本为②和④.
(3)要培育糯性抗病(aaT_)优良品种,应选用①(AATTdd)和④(aattdd)作亲本进行杂交.
(4)②(AAttDD)和④(aattdd)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ttDd.F1的花粉有AtD、Atd、atD、atd共4种,比例为1:1:1:1,所以将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4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1:1:1:1.
故答案为:
(1)①和④
(2)②和④
(3)①和④
(4)4 1:1:1:1
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A正确;
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中致死个体(AA)占,B错误;
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即AABB、AABb、AAbb,C正确;
D、由于AA致死,所以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D正确.
故选:B.
高茎腋生花的豌豆(D_A)与高茎顶生花的豌豆(D_aa)杂交,F1的表现型为高茎腋生花、高茎顶生花、矮茎腋生花、矮茎顶生花,且其比例为3:3: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顶生花与腋生花又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DdAa与Ddaa,所以F1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B正确;
C、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DdAa与Ddaa,则F1中高茎腋生花的基因型是DDAa或DdAa,C错误;
D、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DdAa与Ddaa,F1中D的基因频率是,a的基因频率均为
,D错误.
故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