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牵牛花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叶的形态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是自由组合的.下表是三组不同的亲本杂交的结果:
(1)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是:______.
(2)3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杂交组合③产生的红色阔叶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______.
(4)杂交组合①产生的红色阔叶与白色阔叶再杂交,得到隐性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解释杂交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组合三,白色阔叶×红色窄叶→后代均为红色阔叶,说明红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阔叶相对于窄叶是显性性状.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三个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rrWW×Rrww、Rrww×Rrww、rrWW×RRww.
(3)第三个组合的后代是红色阔叶,其基因型为RrWw,让它们进行自交,所产生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阔叶、白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窄叶=9:3:3:1.
(4)杂交组合①亲本的基因型为rrWW×Rrww,其产生的子代是RrWw、rrWw,子代再杂交,后代隐性纯合子的概率是=
.
故答案为:
(1)红色、阔叶
(2)rrWW×Rrww Rrww×Rrww rrWW×RRww
(3)红色阔叶:白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窄叶=9:3:3:1
(4)
如图为一只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基因控制灰身,a基因控制黑身,D基因控制有刚毛,d基因控制无刚毛.若只考虑这两对基因,则该果蝇的性状为______;将该果蝇与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进行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将该果蝇与表现型为______的个体进行杂交,可以获得四种不同表现型的后代,且其数量比为1:1:1:1.
(2)该果蝇的性别为______性.图中______这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3)已知图中R基因控制红眼,r基因控制白眼,将该果蝇与一只红眼果蝇进行交配,
子代的眼色表现及比例为雌蝇______,雄蝇______.这种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已知图中A基因控制灰身,a基因控制黑身,D基因控制有刚毛,d基因控制无刚毛.若只考虑这两对基因,其基因型是AaDd表现型为灰身有刚毛,由于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可以产生四种配子,若要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只能与AADD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全部是灰身有刚毛A_D_.若要后代产生四种表现型,则可以让它与aadd杂交,产生A_D_、A_dd、aaD_、aadd,比例为1:1:1:1.
(2)图中性染色体是同型的XX,所以该果蝇是雌性.图中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3)已知图中R基因控制红眼,r基因控制白眼,将该果蝇XRXr与一只红眼果蝇XRY进行交配,子代雌蝇全部是红眼(XRXR、XRXr),雄蝇红眼XRY:白眼XrY=1:1.这种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称为伴性遗传.
故答案为:
(1)灰身有刚毛 AADD 黑身无刚毛
(2)雌 Aa和Bb
(3)100%红眼 红眼:白眼=1:1 伴性遗传
已知玉米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回答下列问题:
(1)用碘液处理基因型为______的植株花粉,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色花粉:棕色花粉接近1:1,出现该结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2)用高杆糯性和矮杆非糯性的两杂合玉米植株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该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所示.
①利用测交实验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若测交后代______,则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假设9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是花粉致死造成的.为验证该假设,用植株甲通过______(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若单倍体植株______,则上述假设成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答:用碘液处理植株花粉,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色花粉:棕色花粉接近1:1,可以确定有两种类型的配子:B、b,所以可推知该植株基因型为Bb,出现该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由基因分离的实质可知: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B、b随同原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形成B、b两种配子;
(2)用高杆糯性和矮杆非糯性的两杂合玉米植株杂交,又F1的玉米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所以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高杆非糯性:高杆糯性:矮杆非糯性:矮杆糯性=1:1:1:1,但仅此结果并不能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例如如图所示 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不能证明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①由题干文字信息可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9号染色体异常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上”,则可以形成:A、a两种基因型的配子,若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A基因型的配子不参入受精,所以测交后代全为矮杆;
②若是用花药离体培养若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说明只有一种类型的配子存活,另一种配子则致死;
故答案为:
(1)Bb 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B、b随同原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形成B、b两种配子
(2)高杆非糯性:高杆糯性:矮杆非糯性:矮杆糯性=1:1:1:1 不能
(3)①全为矮杆
②花药离体培养 表现型一致
樱草的叶片边缘有锯齿与光滑之分,植被全身分为有绒毛与无绒毛,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纯合锯齿无绒毛樱草与纯合光滑有绒毛樱草杂交得F1,F1自交,对 F2中所有表现型为锯齿有绒毛个体与双隐性个体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锯齿有绒毛:锯齿无绒毛:光滑有绒毛:光滑无绒毛=4:2:2:1.据此回答: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
(2)若控制叶片形状和植被全身有无绒毛的基因分别以D和d、R和r表示,则纯合锯齿无绒毛樱草亲本与纯合光滑有绒毛樱草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樱草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图所示).
①现用AABB和aabb两个纯种白色花樱草品种杂交,F1自交,F2植株中开黄花的比例是______;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自交后代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
②用上述第①小题中的F1与开白花的纯种植株aabb进行杂交,预期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用遗传图解表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分析可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锯齿、有绒毛.
(2)若控制叶片形状和植被全身有无绒毛的基因分别以D和d、R和r表示,则纯合锯齿无绒毛樱草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纯合光滑有绒毛樱草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
(3)(生化机制如图所示).
①根据题意可知,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因此只有基因型为A_bb时该植物开黄花.现用AABB和aabb两个纯种白色花樱草品种杂交,F1(AaBb)自交,F2植株中开黄花(A_bb)的比例=;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中有
AAbb、
Aabb,因此自交后代中黄色纯合子占=
.
②上述第①小题中的F1的基因型为AaBb,与开白花的纯种植株aabb进行杂交,预期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系谱图.
故答案为:
(1)锯齿 有绒毛
(2)DDrr ddRR
(3)①
②遗传图解:
番茄的紫茎对绿茎是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是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株紫茎缺刻叶番茄与某株番茄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不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若亲本紫茎缺刻叶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另一番茄的基因型为aa__,则杂交后代中,紫茎缺刻叶与绿茎缺刻叶各占一半,A正确;
B、由于紫茎缺刻叶番茄的基因组成为A_B_,不论另一番茄的基因型是什么,后代都不可能全部为绿茎马铃薯叶,B错误;
C、若亲本紫茎缺刻叶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另一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为3:1:3:1,C正确;
D、若亲本紫茎缺刻叶番茄的基因型为AABb,另一番茄的基因型为__Bb,则杂交后代中,紫茎缺刻叶占,紫茎马铃薯叶占
,D正确.
故选:B.
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正确;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即受精作用,B正确;
C、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现型为3种,说明具备A或B基因的表现型相同,C正确;
D、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1(A_bb):1(aaB_):1(aabb),则表现型的比例为2:1:1,D错误.
故选:D.
黄粒(A)高秆(B)玉米与某表现型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秆占,黄粒矮秆占
,白粒高秆占
,白粒矮秆
,则双亲基因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aBb×AABb的后代都含A,所以后代应是黄粒高秆:黄粒矮秆=3:1,A错误;
B、AaBb×Aabb的后代黄粒高秆:黄粒矮秆:白粒高秆:白粒矮秆=3:3:1:1,B正确;
C、AaBb×AaBb的后代黄粒高秆:黄粒矮秆:白粒高秆:白粒矮秆=9:3:3:1,C错误;
D、AaBb×aaBB的后代黄粒高秆:白粒高秆=1:1,D错误.
故选:B.
现有AaBb与aaBb个体杂交(基因独立遗传),其子代表现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占(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AaBb×aaBb→后代表现型与AaBb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2)AaBb×aaBb→后代表现型与aaBb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因此,子代表现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故选:C.
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YyRr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纯合体)进行杂交,所得Fl为双杂合子.因此,YyRr的个体测交,即YyRr×yyrr,后代有4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1)×(1:1)=1:1:1:1.
故选:B.
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有茸毛的基因型是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基因型为dd,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2:1,A错误;
B、由于DD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
C、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AADd和AaDd,占+
=
,C正确;
D、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占=
,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