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果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本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杂交实验如下所示:
P1×P2→F1(粉色)FF2(红色:粉色:白色=3:6:7)
(1)上述杂交实验表明,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______定律.控制红花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______.
(2)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个体约占______.
(3)若另有亲本P3(白色)和P4(红色)杂交,F1全为粉红色,F1自交,F2中红色:粉色:白色=1:2:1,则亲本组合为______(填基因型).写出F1自交出现F2的遗传图解.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P1×P2→F1(粉色)F1F2(红色:粉色:白色=3:6:7),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6:7,是9:3:3:1的变式,说明A和a、B和b这两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控制红花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其中AAbb占
,Aabb占
,即F2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
.
(2)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其中纯合个体约占=(+
+
)÷
=
.
(3)若另有亲本P3(白色)和P4(红色)杂交,F1全为粉红色,F1自交,F2中红色:粉色:白色=1:2:1,由于F2中出现1:2:1的比例,因此可确定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亲本组合为AAbb(红色)和AABB(白色),F1自交出现F2的遗传图解如下:
故答案为:
(1)基因的自由组合 2
(2)5
(3)AAbb和AABB
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利用逐对分析法分析:(1)白色和黄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白色比黄色为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基因型均为Aa;(2)盘状和球状这一对相对性状:子代中盘状比球状为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某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故选:B.
根据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DdHh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型为DdHh的个体能产生DH的配子,A正确;
B、基因型为DdHh的个体能产生Dh的配子,B正确;
C、基因型为DdHh的个体能产生dh的配子,C正确;
D、HH是一对相同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时形成,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会随着着线形点的分裂而分开,因此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D错误.
故选:D.
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每产生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增重15克,故AABBCC桃子重210克.甲桃树自交,F1每桃重150克.乙桃树自交,F1每桃重120~180克.甲乙两树杂交,F1每桃重135~165克.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桃子重120克,而每个显性等位基因使桃子增重15克,所以根据子代显性基因的数量可判断其重量,如6个显性基因的AABBCC桃子重210克,5个显性基因的AaBBCC、AABbCC、AABBCc桃子重195克,4显性基因的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桃子重180克,以此类推,3个显性基因的AABBC桃子重165克,2个显性基因的桃子重150克,1个显性基因的桃子重135克.由题意已知F1每桃重135~165克,说明F1基因型中有1到3个显性基因.
A、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为AaBbCc,重量全部为165克,A不符合要求;
B、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0个、1个或2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20克到150克之间,B不符合要求;
C、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2个或3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50克到165克之间,C不符合要求;
D、甲AAbbcc,乙aaBbCc,则子代有1个、2个或3个显性基因,重量在135克到165克之间,D符合要求;
故选:D.
水稻高杆(D)对矮秆(d)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杆(抗倒伏)品种与一纯合抗病高秆(易倒状)品种杂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F2代中既抗病(R_)又抗倒状(dd)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占F2代个体的,AB正确;
C、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只能得到单倍体植株,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才能获得既抗病又抗倒状的优良品种,C错误;
D、已知F1为双杂合子DdRr,用秋水仙素处理F1只能得到DDddRRrr一种基因型,所以也只有一种表现型,D错误.
故选:AB.
神经性耳聋、腓骨肌萎缩症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如图1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1分析同答:
(1)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______,第Ⅳ代出现多个神经性耳聋患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V-1与V-2分别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腓骨肌萎缩症属于______性性状.为了确定腓骨肌萎缩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断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根据电泳结果,你可以作出的判断是______.
(4)根据以上分析,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若V-1与V-2婚配,他们后代中男孩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第Ⅳ代有多个神经性耳聋患者,而其父母正常,所以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Ⅲ-1、Ⅲ-2属于近亲婚配,均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同一种隐性致病基因),后代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所以第Ⅳ代出现多个神经性耳聋患者.
(2)由于Ⅳ-2患神经性耳聋,所以V-1肯定为杂合体,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概率是100%;又由于第三代的6号患神经性耳聋,所以Ⅳ-6为杂合体,因此,V-2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概率是1/2.
(3)由于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而Ⅳ-6和V-2都患腓骨肌萎缩症,所以腓骨肌萎缩症属于显性性状.根据电泳结果判断腓骨肌萎缩症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Ⅲ一l的基因型为正常,后代患神经性耳聋,所以其基因型为BbXdY.若V-1与V-2婚配,他们后代中男孩不患病的概率是1-3/4×3/4=7/16.
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Ⅲ-1、Ⅲ-2属于近亲婚配,均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同一种隐性致病基因),后代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概率大
(2)1 1/2
(3)显 腓骨肌萎缩症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4)BbXdY 7/16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E)对黄色(e)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各组杂交后代中能产生黄色盘状果实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答:A、EEDd×EEDd杂交后代的形状有两种,分别是:白色盘状、白色球状,A错误;
B、Eedd×eedd杂交后代的形状有两种,分别是:黄色球形、白色球形,B错误;
C、EEdd×EeDD杂交后代的形状有两种,分别是:白色盘状、白色球状,C错误;
D、EeDd×Eedd杂交后代的形状有四种,分别是:白色盘状、白色球状、黄色球形、黄色盘状,D正确;
故选:D
番茄茎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正常叶和缺刻叶由基因B、b控制,植株的茸毛性状由基因D、d控制.根据茸毛密度,可将番茄植株分为浓毛型、多毛型和少毛型.用绿茎浓毛和紫茎少毛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1.请分析回答:
(1)番茄茸毛的浓毛、多毛和少毛互为______,茸毛性状的遗传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F2有______种基因型,F2紫茎浓毛型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
(3)科研人员对一株浓毛型紫茎正常叶植株X进行了研究.取植株X的花药,经离体培养获得______后,在幼苗期用______处理,获得四种表现型的二倍体植株,其比例约为:浓毛紫茎正常叶﹕浓毛紫茎缺刻叶﹕浓毛绿茎正常叶﹕浓毛绿茎缺刻叶=1:4:4:1.请在图2中标出植株X中A、a、B、b基因的位置(图中“|”表示相关染色体).
(4)番茄植株的茸毛对蚜虫等害虫有抗性,茸毛越密,抗性越强.但浓毛型番茄植株结果时,果实表面的浓密茸毛直到果实成熟时仍不能完全脱落,致使果实商品性受到严重影响.欲培育出对蚜虫有一定抗性,外观品质好,育性强等特点的番茄品种,最好采用的育种方式是______.
a.多倍体育种b.单倍体育种c.杂交育种d.基因工程育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番茄茸毛的浓毛、多毛和少毛互为相对性状.紫茎:绿茎=3:1,浓毛:多毛:少毛=1:2:1,所以控制番茄茎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植株的茸毛性状由基因D、d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Dd,则F2的基因型为3×3=9种.F2紫茎浓毛A-DD的比例为,其中AADD为
,纯合子的比例为
.
(3)浓毛型紫茎正常叶植株X进行了研究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低温)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其比例约为:浓毛紫茎正常叶﹕浓毛紫茎缺刻叶﹕浓毛绿茎正常叶﹕浓毛绿茎缺刻叶=AABBDD:AADDbb:aaDDBB:aaDDbb=1:4:4:1.⇒亲本的配子有ABD:ADb:aDB:aDb=1:4:4:1,可知Ab与AB最多,所以,其基因位置四个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如图:
(4)杂交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杂种子一代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也可以采用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将对蚜虫有一定抗性基因转移到番茄细胞内.
故选:C(D).
故答案为:
(1)相对性状 遵循
(2)9
(3)单倍体 秋水仙素(低温)
(四个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
(4)C
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基因B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Y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bbyy个体显白色,其遗传机理如图所示.若一只绿鸟与一只白鸟杂交,结果不可能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绿鸟的基因型为BBYy时,与一只白鸟(bbyy)杂交,后代绿鸟BbYy:蓝鸟Bbyy=1:1;
2、绿鸟的基因型为BbYy时,与一只白鸟(bbyy)杂交,后代绿鸟BbYy:蓝鸟Bbyy:黄鸟bbYy:白鸟bbyy=1:1:1:1;
3、绿鸟的基因型为BbYY时,与一只白鸟(bbyy)杂交,后代绿鸟BbYy:黄鸟bbYy=1:1;
4、绿鸟的基因型为BBYY时,与一只白鸟(bbyy)杂交,后代全为绿鸟BbYy.
故选:D.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在正常人体内表示______过程,该过程可以发生在______中.图中涉及的核苷酸有______种.
(2)乙图所示的生物能产生______种配子,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的概率是______.
(3)丙图表示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遗传病,图中2号与正常人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甲图可表示转录过程或逆转录过程,但在正常人体内只能表示转录过程;在人体细胞中,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中也能进行;图中涉及的核苷酸有6种(3种脱氧核糖核苷酸+3种核糖核苷酸).
(2)乙图所示的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且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该生物能产生4种配子,即Ab、AB、aB、ab;该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的概率是.
(3)丙图6号和7号都患病,但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图中2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其与正常人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0.
故答案为:
(1)转录 细胞核、线粒体 6
(2)4
(3)常 显性 0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