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分别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在其子代中所占的比例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甜荞麦是异花传粉作物,具有花药大小(正常、小)、瘦果形状(棱尖、棱圆)和花果落粒性(落粒、不落粒)等相对性状.某兴趣小组利用纯种甜荞麦进行杂交实验,获得了足量后代,F2代性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花药大小的遗传至少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2代花药小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2)花果落粒(DD,♀)与不落粒(dd,♂)植株杂交,F1中出现了一植株具有花果不落粒性状,这可能由母本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所致.

(3)为探究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择纯合花药正常、瘦果棱尖和相关基因均为隐性纯合的花药小、瘦果棱圆植株作亲本杂交,获得F1

______

③统计后代中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的性状比例.

结果分析:

若后代中______,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______,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形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花药大小的遗传受 2对等位基因控制,子一代未AaBb,且双显性(A_B_)为花药正常,其余为花药小,则F2代为9A_B_、3A_bb、3aaB_、1aabb,所以花药小的植株(3A_bb、3aaB_、1aabb)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2)根据题意分析F2中出现了一植株具有花果不落粒(dd)性状,可能由母体产生配子时D基因突变为d基因或含有D基因的染色体缺失所致.

(3)为探究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择纯合花药正常、瘦果棱尖和相关基因均为隐性纯合的花药小、瘦果棱圆植株作亲本杂交,获得F1

②让F1植株进行测交获得F2

③统计后代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的性状比例.

结果分析:

若后代中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2,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正常瘦果棱圆: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3:3,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二   

(2)D突变为d   含D基因染色体缺失

(3)让F1植株测交获得F2

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2

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正常瘦果棱圆: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3: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  )

A9:4:3

B9:3:4

C9:1:6

D9:6:1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它们交配所得后代为B_C_(黑色):bbC_(褐色):B_cc(白色):bbcc(白色)=9:3:3:1.因此,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9:3:4.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江西期末)表是科研人员在农田所做的三组水稻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D和d表示水稻株高的显、隐性基因,T和t表示抗性的显、隐性基因).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1)获得纯合矮茎抗病个体比例最大的杂交组合是______,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2)要通过乙组合尽快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茎抗病水稻,应怎样育种?______

(3)已知水稻(雌雄同株植物)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则我国进行水稻基因组计划时需测______个DNA分子上的碱基.

(4)科学家设想把圆褐固氮菌的固氮基因转到小麦根系的微生物中,获取圆褐固氮菌固氮的基因最常用______法;运载固氮基因的工具可以是______;在形成重组DNA的过程中,能使两条DNA分子末端之间缝隙相互连接的物质是______.如果这一重组能够实现,欲检测固氮基因是否能表达,可以将转基因微生物培养在______培养基上,观察其是否能够生存.

(5)水稻正常植株叶片为绿色,患某种遗传病后植株的叶片具有白色斑,或为不能成活的白化苗.显微观察发现,白化苗和白色斑处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为了探索该病的遗传机理,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重复多次该实验,后代的性状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此实验的后代中不同性状的个体的比例是随机的,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分析可知,甲乙丙三组杂交实验的亲本分别是DdTt×ddTt、DDTT×ddtt、Ddtt×ddTt,获得纯合矮茎抗病个体比例最大的杂交组合是甲,比例是ddTT=,乙、丙组杂交实验符合条件的比例是0.

(2)乙组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Tt,尽快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茎抗病水稻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过程是:子一代种植,取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获得二倍体可育纯合植株,选取矮杆抗病植株即可.

(3)水稻是雌雄同体生物,不含有性染色体,因此进行水稻基因组计划时需测一个染色体组上的碱基序列即可.

(4)把圆褐固氮菌的固氮基因转到小麦根系的微生物中,获取圆褐固氮菌固氮的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鸟枪法;运载工具常用质粒或病毒;形成重组DNA的过程中,能使两条DNA分子末端之间缝隙相互连接的想DNA连接酶;检测固氮基因是否能表达,可以将转基因微生物培养在无氮培养基上,观察其是否能够生存.

(5)由题意知,重复多次该实验,后代的性状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说明控制该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分配是随机的、不均等的,该遗传物质最可能存在于细胞质中,不存在于细胞核中,属于细胞质遗传.

故答案为:

(1)甲    DdTt×ddTt

(2)取F1花药离体培养成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加倍培养成纯合矮茎抗病植株

(3)12     

(4)鸟枪号     质粒或病毒    DNA连接酶   无氮

(5)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随机的不均等的分配到卵细胞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纯合白色盘状南瓜与纯合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代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1自交的F2,F2中杂合白色球状南瓜有2964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

A1482个

B3964个

C5964个

D8928个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F1白色盘状南瓜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A_B_):白色球状(A_bb):黄色盘状(aaB_):黄色球状(aabb)=9:3:3:1,其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Aabb)占×=,共有2964株.而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aaBB)占×=,所以有2964÷2=1482株.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种观赏植物的花色红色、粉色、白色三种,为探明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花色为红色、粉色和白色的三种类型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植株花色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白色×白色→白色

实验2:粉色×粉色→粉色:白色=3:1

实验3:红色×粉色→红色:粉色:白色=9:22:1

实验4:红色×白色→红色:粉色:白色=1:6:1

请分析并回答:

(1)根据实验______可以判断出______色是隐性性状.

(2)该植物的上述花色至少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定律.

(3)该植物的花色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4中亲本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4)实验3中子粉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 种,其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实验2,可以判断白色为隐性性状.

(2)由于实验3的亲本之一为:AaBbCc×AaBbcc,粉色的基因型和比例为A_B_cc、A_bbcc、aaB_cc、A_bbCc、aaB_Cc、aabbCc;红色的比例和基因型为:A_B_Cc;白色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所以该植物的上述花色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根据分析,实验4中亲本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Cc,自交后红花的比例为:(××=)A_B_C_;白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粉色花的比例为1--=;所以则实验4中亲本红色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粉色:白色=27:36:1.

(4)根据分析实验3中子粉色植株的基因型有6种(A_B_cc、A_bbcc、aaB_cc、A_bbCc、aaB_Cc、aabbCc),其中纯合子为:AABBcc、AAbbcc、aaBBcc,所以粉色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故答案为:

(1)2     白

(2)3  基因的自由组合

(3)AaBbCc         红花:粉色:白色=27:36:1

(4)6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AABB与aabb两亲本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1自交,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ABB与aabb两亲本杂交,F1为AaBb,F1自交,F2为9A_B-,3A_bb,3aaB_,1aabb,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组合是3A_bb,3aaB_,其中纯合子为1AAbb和1aaBB,所以F2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生物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2:2:3:3.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

A26%

B30%

C35%

D36%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分析可知,该生物能产生4中配子,且Ab占、aB占、AB占、ab占.只有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才能形成纯合子,所以该生物进行自交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为×+×+×+×=,即26%.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某植物籽粒颜色是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其中基因型A_B_R_的籽粒红色,其余基因型的均无色.

①籽粒红色的植株基因型有______种,籽粒无色的纯合植株基因型有______种.

②将一红色籽粒植株甲与三株无色植株杂交,结果如表,该红色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

(2)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①该黄色籽粒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实验结果为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未分离.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基因型A_B_R_的籽粒红色,则其红色籽粒的基因型共有2×2×2=8种;基因型A_B_R_的籽粒红色,其余基因型均为籽粒白色,则籽粒白色的纯合植株的基因型有7种,即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Rr.

(2)①由图一可知,该黄色籽粒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②如果T在异常染色体上,则父本产生的精子中T不能参与受精,只有t的精子能参与受精,但是母本能产生T、t两种配子,因此经过受精后后代的基因型有Tt、tt,比例为黄色:白色=1:1.

③由图二可知B植株的基因型为Ttt,可能是含有Tt的精子和含有t的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则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故答案为:

(1)①8    7      ②AaBBRr

(2)①缺失        ②黄色:白色=1:1     ③同源染色体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植物的花色由多对基因控制.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紫色花个体与另一紫色花个体杂交,结果子代出现了蓝色花,其比例为紫色花个体:蓝色花个体=13:3.就此结果,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观点一: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

观点二:该性状有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可能性,但需要再做一些实验加以验证.

观点三: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可依次用Aa、Bb、Dd来表示相关基因):

(1)以上观点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

(2)观点一的同学认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3)观点二的同学认为蓝色花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则子代中蓝色花的基因型是______,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写出一种可能即可)

(4)就现有材料来验证观点二时,可将上述子代中的一株蓝色花个体进行______,如果后代出现紫色花个体:蓝色花个体=______,则观点二有可能正确.

(5)兴趣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对该种植物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的探究.如图是花药培养产生植株的两种途径,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该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图示两种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

②选材时,从花粉发育来看,一般选择处于______期的花粉培育成功率较高.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③在配制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时,往往需要加入适量的蔗糖,理由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中紫色花×紫色花→紫色花:蓝色花=13:3,属于自由组合定律中F2代表现型9:3:3:1的变形,所以观点三明显错误.

(2)根据观点一,因为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其表现型为紫色花:蓝色花=13:3,其双亲为双杂合个体,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持观点二的同学认蓝色花是三对基因均含显性基因时的表现型,即子代中的蓝色花基因型一定要有三种显性基因,为A__BbDd(或AaB__Dd或AaBbD__),两亲本的表现型是紫色花,所以基因型应不含三种显性基因,同时保证子代能出现三种显性基因,并且蓝色花所占比例为,亲本基因型是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4)在验证植物基因型的实验中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自交.假如亲本基因型是AabbDd、AaBbdd,子代蓝色花的基因型就有两种:AABbDd和AaBbDd.AABbDd自交,子代出现蓝色花的比例是1××=,即子代紫色花:蓝色花=7:9;AaBbDd自交,子代出现蓝色花的比例是××=,即紫色花:蓝色花=37:27.

(5)①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需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该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图示两种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②花粉植株的培养中,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花粉应选择细胞核由中央移向一侧的单核期,此时花药培养成功率高.花药取样后通常用醋酸洋红法染色镜检,对不易着色的则用焙花青-铬矾法对其染色.

③在配制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MS培养基时,往往需要加入适量的蔗糖,其既能作为能源物质,又能维持渗透压稳定.

故答案为:

(1)观点三

(2)AaBb×AaBb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3)A_BbDd(或AaB_Dd或AaBbD_)

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4)自交    7:9或37:27

(5)①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②单核期    醋酸洋红染色法

③既能作为能源物质,又能维持渗透压稳定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