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麦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无芒(B)对有芒(b)为显性.高茎无芒和矮茎有芒的小麦杂交后代表现型为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且比例是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亲本为高茎无芒(TB)和矮茎有芒(ttbb),杂交后代表现型为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且比例是1:1:1:1,该比例符合测交后代的比例,因此亲本高茎无芒为双杂合子,即基因型为TtBb.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禅城区月考)某楦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A色三种类型,若花色.由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下表为该植物纯合亲本间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

(1)该性状是由______对独立遗传的等传基因决定的.

(2)若表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第1组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中,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______

(3)若第3组实验的F1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请简要分析杂交后代可能出规的表现型比例及相对应的该白花品种可能的基因型:

①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

②如果______,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分析可知,该植物的花色由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2)若表中红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第1组实验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则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F2表现为白花的个体4,与白花亲本基因型相同的

(3)第3组实验的F1的基因型是AaBb,与某纯合白花品种杂交,如果杂交后代紫花与白花之比为1: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则该白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如果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则杂交后代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表现为紫花,aaBb表现为红花,Aabb和aabb表现为白花.

故答案为:

(1)2

(2)AAbb  

(3)①AAbb

②紫花:红花:白花=1:1: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番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亲本为AABB×aabb,在2400株F2中新类型占(  )

A1500

B900

C300

D15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亲本为AABB×aabb,则其表现型为紫茎缺刻叶和绿茎马铃薯叶,它们杂交产生的F1代基因型为AaBb;

(2)F1再自交,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植株中紫茎缺刻叶(A_B_):紫茎马铃薯叶(A_bb):绿茎缺刻叶(aaB_):绿茎马铃薯叶(aabb)=9:3:3:1,其中紫茎马铃薯叶和绿茎缺刻叶属于新类型,在2400株F2植株中新类型占=2400×(+)=900株.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由______变为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2中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______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性及比例

结果预测:Ⅰ若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起始密码子(mRNA上)为AUG则转录的DNA链可知TAC我们在基因M的b链和基因R的a链找到TAC,所以基因M和基因R转录的模板分别为b链和a链.对M基因来说,箭头处G突变为A,对应的mRNA上的即是C 变成U,所以密码子由GUC变成UUC;正常情况下,基因成对出现,若此植株的基因为RR,则DNA复制后,数量加倍,所以R基因最多可以有4个.

(2)F1为双杂合子,这两对基因又在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符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F2中自交后性状不分离的指的是纯合子,F2中的四种表现各有一种纯合子MMHH,MMhh,mmHH,mmhh,且比例各占F2中的,故四种纯合子所占F2的比例为×4=;F2中宽叶高茎植株有四种基因型MMHH:MmHH:MMHh:MmHh=1:2:2:4,他们分别与mmhh测交,后代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应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而现在出现了Hh,说明最可能的原因是基因型为Hh的个体减数分裂过程联会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形成了基因型为Hh的次级性母细胞;配子为中应只能含一个基因H,且在4号只有一条染色体的情况下,说明错误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没有分开造成的.

(4)方案1 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mr)与该宽叶红花突变体进行杂交.若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r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r、Moro,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若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o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o、M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若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oRo与moro,后代为MmRr、MoRo、moro、o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

方案2 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mR)与该宽叶红花突变体进行杂交.若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r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r、Moro,宽叶红花:宽叶白花=3:1;若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o与moro,后代为MmRr、MoRo、MmRo、Mooo(幼胚死亡),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若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oRo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oRo、o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窄叶红花=2:1

故答案为:

(1)GUC   UUC    4    a         

(2)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答案一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 1:1

I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

III.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

答案二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宽叶白花植株杂交

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3:1

II.后代中全部为宽叶红花

III.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为2: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对夫妇,其后代若仅考虑其中一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可能性为a,正常可能性为b;若仅考虑另一种病的得病几率,则得病的可能性为c,正常的可能性为d.则这对夫妻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的可能性的表达式不能表示为(  )

Aad+bc

B1+ac-bd

Ca+c-2ac

Db+d-2b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这对夫妇结婚后,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为只患第一种病的几率+只患第二种病的几率=ad+bc;而a+b=1、c+d=1,故ad+bc=a(1-c)+(1-a)c=a+c-2ac;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为1-健康的几率-同时患两病的几率=1-bd-ac;而a+b=1、c+d=1,故1-bd-ac=1-bd-(1-b)(1-d)=b+d-2bd;生出只有一种病的孩子为患第一种病的几率+患第二种病的几率-同时患两病的几率=a+c-ac.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保加利亚玫瑰(2n=14)是蔷薇科蔷薇属小灌木,为观赏花卉,花瓣可提取精油.已知其花色有淡粉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涉及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与其花色有关的色素、酶和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

现用白甲、白乙、淡粉色和粉红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淡粉色×粉红色,F1表现为淡粉色,F1自交,F2表现为3淡粉:1粉红.

实验2:白甲×淡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

实验3:白乙×粉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红(回交),F2表现为2白:1淡粉:1粉红.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绘制保加利亚玫瑰的基因组图谱时需测定______条染色体;图示体现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

(2)保加利亚玫瑰花色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实验中所用的淡粉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为______

(4)若将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已知保加利亚玫瑰的染色体数目为14,且是雌雄同体的生物,所以基因组只需要测定7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图中显示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的.

(2)由实验2,F1自交,F2表现为12白:3淡粉:1粉红,符合含2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的子代比例9:3:3:1,故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根据分析,淡粉的基因型为3aaB_,所以淡粉纯合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

(4)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比例为1:1.因此AaBb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12白:3淡粉:1粉红;Aabb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3白:1粉红=12白:4粉红.因此,实验3得到的F2白色植株自交,F3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色:淡粉色:粉红色=24:3:5.

故答案为:

(1)7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遵循

(3)aaBB

(4)白色:淡粉色:粉红色=24:3: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番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形果(R)对长形果(r)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用红圆果和黄长果的番茄植株杂交,所后代性状回答:

(1)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的植株,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2)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红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3)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黄圆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4)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红长果、黄圆果、黄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AARR×aarr

AARr×aarr

AaRR×aarr

AaRr×aarr

解析

解:(1)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的植株,说明亲本红圆果是显性纯合体,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aarr.

(2)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红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比例为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aarr.

(3)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和黄圆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比例为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aarr.

(4)若后代全是结红圆果、红长果、黄圆果、黄长果的植株,且数量大致相等,比例为1:1: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是AaRr×aarr.

故答案为:

(1)AARR×aarr

(2)AARr×aarr

(3)AaRR×aarr

(4)AaRr×aarr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开花时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均匀种植可以进行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另外,玉米的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其性状在幼苗期便能识别.请回答:

(1)宽叶基因和窄叶基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2)要保证玉米进行杂交,则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对母本进行的处理是______

(3)若将宽叶有茸毛玉米和窄叶有茸毛玉米进行异株异花传粉,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则: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②若F1个体同株异花授粉产生F2,则理论上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有______种,且成熟植株中高产抗病植株概率为______

(4)现有两种有茸毛的玉米品种,如果希望次年得到高产、抗病玉米用于生产,则在当年应如何进行培育?请你用遗传图解加简要说明的形式,写出培育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宽叶基因和窄叶基因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二者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因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故对母本不需去雄处理,但人工授粉时需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故对母本的处理是雌花套袋--授粉--套袋.

(3)①宽叶有茸毛玉米(A_Dd)和窄叶有茸毛玉米(aaDd)进行异株异花传粉,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故可确定亲本基因型分别是AADd和aaDd.

②已知DD纯合致死,所以由亲本可知F1个体基因型为AaDd、Aadd,F1个体同株异花授粉即自交理论上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有宽叶有茸毛(A_Dd)、窄叶有茸毛(aaDd)、宽叶无茸毛(A_dd)、窄叶无茸毛(aadd)四种表现型,成熟植株中高产抗病植株概率为××=

(4)如果想次年得到高产抗病(即AaDd宽叶有茸毛)玉米用于生产,则亲本有茸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Dd和aaDd,在写遗传图解时注意①表现型和基因型必需要写;②说清代别:若干个体,必需说清各个体之间的关系,是亲子代还是祖代关系;③必要时要考虑各表现型的比例,如证明遗传规律的遗传图解就要写出表现型比例.

故答案为:

(1)二者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2)雌花套袋-授粉-套袋

(3)①AADd和aaDd

②4  

(4)遗传图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回答以下遗传的相关问题: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______(是、否)为同一物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在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型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故基因型共有3×3=9种.F1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占,即P(A_B_)=,由于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所以亲本可能是AaBb×aaBb或AaBb×Aabb.当亲本为AaBb×aaBb时,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aabb)==;当亲本为AaBb×Aabb时,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P(aabb)=×=.即无论亲本组合是上述哪一种,F1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都为

(2)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但不发生分离,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四倍体青蒿(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二倍体青蒿的2倍,有18×2=36条染色体)与野生型的二倍体青蒿杂交,由于其杂交后代三倍体减数分裂会发生联会紊乱而高度不育,说明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不是一个物种.

故答案为:

(1)AaBb×aaBb或AaBb×Aabb   

(2)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否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黄粒(A)高杆(B)玉米与某表现型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杆占,黄粒矮杆占,白粒高杆占,白粒矮秆占,则双亲基因型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aaBb×AABb的后代都含A,所以后代应是黄粒高秆:黄粒矮秆=3:1,A错误;

B、AaBb×Aabb的后代黄粒高秆:黄粒矮秆:白粒高秆:白粒矮秆=3:3:1:1,B错误;

C、AaBb×AaBb的后代黄粒高秆:黄粒矮秆:白粒高秆:白粒矮秆=9:3:3:1,C错误;

D、AaBb×aaBb的后代黄粒高秆:黄粒矮秆:白粒高秆:白粒矮秆=3:1:3:1,D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