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3: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盘:圆:长均等于1:2: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定律.
(2)若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回答以下问题:
a.实验2中F1的基因型为______.
b.请分别写出实验1和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
实验1:圆甲______,圆乙______;实验2:扁盘______,长______
c.实验1的后代(F2)中,圆形果实中纯合子占______,扁盘果实中的纯合子占______,长形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a.实验2中扁盘×长,其F1为扁盘,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
b.实验1和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
实验1:圆甲为AAbb,圆乙为aaBB;
实验2:扁盘为AABB,长为aabb.
c.实验1的后代(F2)中,圆形果实(A_bb和aaB_)中纯合子占,扁盘果实(A_B_)中的纯合子占
,长形的基因型应为aabb.
故答案为:
(1)2 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aBb
b.AAbb aaBB AABB aabb
c.
aabb
解析
解:(1)根据实验1和实验2中F2的分离比9:6:1可以看出,南瓜果形的遗传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a.实验2中扁盘×长,其F1为扁盘,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
b.实验1和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
实验1:圆甲为AAbb,圆乙为aaBB;
实验2:扁盘为AABB,长为aabb.
c.实验1的后代(F2)中,圆形果实(A_bb和aaB_)中纯合子占,扁盘果实(A_B_)中的纯合子占
,长形的基因型应为aabb.
故答案为:
(1)2 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aBb
b.AAbb aaBB AABB aabb
c.
aabb
为研究兔毛色和体形的遗传,现让一只白化正常兔和一只比利时正常兔杂交,F1代均表现为野鼠灰色正常兔.让F1中的某只雌兔与F1中的雄兔多次生育,所生子代统计如下:
(1)根据此实验过程和结果可推测,毛色性状由位于______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2)若让F2中的白化兔随机交配,得到的F3的表现型为______.若让F2中的比利时兔随机交配,得到的F3中比利时兔所占比例为______.
(3)若纯合野鼠色兔的基因型为AABB,a基因纯合能阻碍各种色素的合成.现取F2中的一只白化雄兔与多只比利时雌兔交配,发现某只雌兔多次生育所产的子代有野鼠色兔、淡色青紫蓝兔、比利时兔和淡色比利时兔,且比例为1:1:1:1.研究发现,淡色兔体内含有淡化色素的基因a+,该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小白鼠的多种毛色变异的来源是_____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
(4)F2中的白化雌兔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为了多得到观赏性的白化侏儒兔(侏儒由E、e基因控制),应让己得的白化侏儒雄兔与F2中基因型为______的雌兔杂交.
正确答案
解:(1)兔毛色和体形的遗传,现让一只白化正常兔和一只比利时正常兔杂交,F1代均表现为野鼠灰色正常兔.让F1中的某只雌兔与F1中的雄兔多次生育,所生子代中:雄兔和雌兔都是野鼠灰色:比利时:白化=9:3:4,符合两对基因全杂合子的杂交结果,由此可推知控制毛色性状由位于2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2)若控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是A、a和B、b,则有题干信息可推知:亲代白化正常兔基因型为:aaBB或AAbb,比利时基因型:AAbb或aaBB;野鼠灰色基因型:A_B_,比利时基因型:A_bb或aaB_白化基因型:aa__或__bb,所以白化兔(aa__或__bb),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均为:aa__或__bb,所以得到的F3的表现型为白化兔;若让F2中的比利时兔其中有(AAbb(aaBB)、
Aabb(aaBb))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Ab、
ab,随机交配,得到的F3性状有比利时兔和白化兔,其中白化兔所占比例为:
×
=
,所以比利时兔所占比例为:1-
=
;
(3)若纯合野鼠色兔的基因型为AABB,a基因纯合能阻碍各种色素的合成.所以F2中的一只白化雄兔基因型为aaBB、
aaBb、
aabb与多只比利时雌兔基因型为:A_bb交配,又已知淡色兔体内含有淡化色素的基因a+,所以发现某只雌兔多次生育所产的子代有野鼠色兔、淡色青紫蓝兔、比利时兔和淡色比利时兔,且比例为1:1:1:1,符合常染色体遗传测交实验结果,此结果的出现首先出现淡色兔体内含有淡化色素的基因a+基因突变,然后发生了基因的重组;该杂交过程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4)F2中的白化雌兔的基因型有:F1中雌兔基因型为:AaBbXEXe,雄兔基因型为AaBbXEY,所以F2中的白化雌兔的基因型有:3×2=6种,为了多得到观赏性的白化侏儒兔(侏儒由E、e基因控制),所以最大程度的增加突变基因的纯合度,所以应让己得的白化侏儒雄兔与F2中基因型为aaBBXEXe、aaBbXEXe、aabbXEXe的雌兔杂交;故答案为:
(1)2
(2)白化兔
(3)常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6 aaBBXEXe、aaBbXEXe、aabbXEXe
解析
解:(1)兔毛色和体形的遗传,现让一只白化正常兔和一只比利时正常兔杂交,F1代均表现为野鼠灰色正常兔.让F1中的某只雌兔与F1中的雄兔多次生育,所生子代中:雄兔和雌兔都是野鼠灰色:比利时:白化=9:3:4,符合两对基因全杂合子的杂交结果,由此可推知控制毛色性状由位于2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2)若控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是A、a和B、b,则有题干信息可推知:亲代白化正常兔基因型为:aaBB或AAbb,比利时基因型:AAbb或aaBB;野鼠灰色基因型:A_B_,比利时基因型:A_bb或aaB_白化基因型:aa__或__bb,所以白化兔(aa__或__bb),随机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均为:aa__或__bb,所以得到的F3的表现型为白化兔;若让F2中的比利时兔其中有(AAbb(aaBB)、
Aabb(aaBb))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
Ab、
ab,随机交配,得到的F3性状有比利时兔和白化兔,其中白化兔所占比例为:
×
=
,所以比利时兔所占比例为:1-
=
;
(3)若纯合野鼠色兔的基因型为AABB,a基因纯合能阻碍各种色素的合成.所以F2中的一只白化雄兔基因型为aaBB、
aaBb、
aabb与多只比利时雌兔基因型为:A_bb交配,又已知淡色兔体内含有淡化色素的基因a+,所以发现某只雌兔多次生育所产的子代有野鼠色兔、淡色青紫蓝兔、比利时兔和淡色比利时兔,且比例为1:1:1:1,符合常染色体遗传测交实验结果,此结果的出现首先出现淡色兔体内含有淡化色素的基因a+基因突变,然后发生了基因的重组;该杂交过程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4)F2中的白化雌兔的基因型有:F1中雌兔基因型为:AaBbXEXe,雄兔基因型为AaBbXEY,所以F2中的白化雌兔的基因型有:3×2=6种,为了多得到观赏性的白化侏儒兔(侏儒由E、e基因控制),所以最大程度的增加突变基因的纯合度,所以应让己得的白化侏儒雄兔与F2中基因型为aaBBXEXe、aaBbXEXe、aabbXEXe的雌兔杂交;故答案为:
(1)2
(2)白化兔
(3)常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6 aaBBXEXe、aaBbXEXe、aabbXEXe
狗的毛色深浅与黑色素合成有关,B基因控制深黑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浅黑色素合成,基因型为BB、Bb、bb的狗分别表现为黑色、棕色、黄色.同时狗的体色还受E、e基因的影响,当E存在时,深黑色素能够合成(即EBB为黑色,EBb为棕色).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1)欲鉴定一只黑色雄狗的基因型,选择多只基因型为eeBB的雌狗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色,则该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______;若子代黑色:黄色=1:1,则该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______.
(2)若两只基因型均为EeBb的雌雄狗交配,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有______,相应的比例为______.
(3)若一只黑色狗与一只棕色狗杂交,子代中三种颜色的狗都有,则亲本中黑色狗与棕色狗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和______,子代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或______;若这两只狗再次杂交,生出黑色狗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知,狗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于BB表现为黑色,同时只有当E存在时,真黑色素能够合成,才能表现出黑色,故鉴定一只黑色雄狗的基因型,由于其与基因型为eeBB的雌狗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色,说明亲本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EEBB;若子代黑色:黄色=1:1,说明则该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EeBB.
(2)只基因型均为EeBb的雌雄狗交配,子代的表现型为黑色(E_BB):棕色(E_Bb):黄色(E_bb,eeB_,eebb)=×
:
×
:(
×
+
×
+
×
)=3:6:7.
(3)若一只黑色狗与一只棕色狗杂交,即E_BB×E_Bb,子代基因型为__B_,根据题意子代中有黄色狗,所以黄色狗的基因型为eeB_,可知亲代为EeBB、EeBb.子代黄色狗的基因型为eeBB、eebb.若两狗再杂交一次,即EeBB×EeBb,子代中黑色狗(E_BB)的概率为×
=
.
故答案为:
(1)EEBB EeBB
(2)黑色:棕色:黄色 3:6:7
(3)EeBB EeBb eeBB eeBb
解析
解:(1)由题意知,狗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说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于BB表现为黑色,同时只有当E存在时,真黑色素能够合成,才能表现出黑色,故鉴定一只黑色雄狗的基因型,由于其与基因型为eeBB的雌狗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色,说明亲本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EEBB;若子代黑色:黄色=1:1,说明则该黑色雄狗的基因型为EeBB.
(2)只基因型均为EeBb的雌雄狗交配,子代的表现型为黑色(E_BB):棕色(E_Bb):黄色(E_bb,eeB_,eebb)=×
:
×
:(
×
+
×
+
×
)=3:6:7.
(3)若一只黑色狗与一只棕色狗杂交,即E_BB×E_Bb,子代基因型为__B_,根据题意子代中有黄色狗,所以黄色狗的基因型为eeB_,可知亲代为EeBB、EeBb.子代黄色狗的基因型为eeBB、eebb.若两狗再杂交一次,即EeBB×EeBb,子代中黑色狗(E_BB)的概率为×
=
.
故答案为:
(1)EEBB EeBB
(2)黑色:棕色:黄色 3:6:7
(3)EeBB EeBb eeBB eeBb
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毒性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至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相关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2)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后代至成体,只有灰白色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3)AaBb×AaBb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一只杂合的花斑色壳明蟹与一只灰白色壳明蟹杂交,后代成体中出现有青色壳明蟹、花斑色壳明蟹及灰白色壳明蟹,写出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和______;则后代成体中的灰白色壳明蟹的所占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所以青色壳必须是能产生乙和丙物质的,因此明蟹的青色壳是由2对基因控制(要同时具有A和B),其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四种.
(2)两只青色壳明蟹(A_B_)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aa__)和青色明蟹(A_B_),且比例为1:6.因为后代出现了aa,所以双亲都是Aa;又因为aa的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所以后代aa__:A_B_=2:6,即aa__占,A_B_占
.所以第二对基因没有性状分离,都是BB或者一个BB、一个Bb,因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者AaBB×AaBb.
(3)由于aa使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所以AaBb×AaBb杂交,则后代中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aa50%个体死亡).
(4)一只杂合的花斑色壳明蟹(Aabb)与一只灰白色壳明蟹(aa__)杂交,后代成体中出现有青色壳明蟹(A_B_)、花斑色壳明蟹(A_bb)及灰白色壳明蟹(aa__),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杂合的花斑色壳明蟹)、aaBb(灰白色壳明蟹).亲本Aabb×aaBb,其后代青色壳(AaBb):花斑色壳(Aabb):灰白色壳(aa__)=1:1:1(aa50%个体死亡). 因此后代成体中的灰白色壳明蟹(aa__)的所占比例为.
故答案为:
(1)AABB、AABb、AaBB、AaBb
(2)AaBB×AaBb 或AaBB×AaBB
(3)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
(4)Aabb(杂合的花斑色壳明蟹) aaBb(灰白色壳明蟹)
解析
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所以青色壳必须是能产生乙和丙物质的,因此明蟹的青色壳是由2对基因控制(要同时具有A和B),其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四种.
(2)两只青色壳明蟹(A_B_)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aa__)和青色明蟹(A_B_),且比例为1:6.因为后代出现了aa,所以双亲都是Aa;又因为aa的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所以后代aa__:A_B_=2:6,即aa__占,A_B_占
.所以第二对基因没有性状分离,都是BB或者一个BB、一个Bb,因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或者AaBB×AaBb.
(3)由于aa使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所以AaBb×AaBb杂交,则后代中成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aa50%个体死亡).
(4)一只杂合的花斑色壳明蟹(Aabb)与一只灰白色壳明蟹(aa__)杂交,后代成体中出现有青色壳明蟹(A_B_)、花斑色壳明蟹(A_bb)及灰白色壳明蟹(aa__),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杂合的花斑色壳明蟹)、aaBb(灰白色壳明蟹).亲本Aabb×aaBb,其后代青色壳(AaBb):花斑色壳(Aabb):灰白色壳(aa__)=1:1:1(aa50%个体死亡). 因此后代成体中的灰白色壳明蟹(aa__)的所占比例为.
故答案为:
(1)AABB、AABb、AaBB、AaBb
(2)AaBB×AaBb 或AaBB×AaBB
(3)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
(4)Aabb(杂合的花斑色壳明蟹) aaBb(灰白色壳明蟹)
某植物种子中子叶的颜色有D、d和H、h两对基因控制,将两粒绿色子叶的种子甲、乙种植后,分别与纯合的黄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种子(F1),这些种子的子叶全部为黄色.然后再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甲的F1全部自花传粉,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9:7
实验Ⅱ:乙的F1全部与基因型为ddhh的个体相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3: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Ⅱ中,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叫______,花粉成熟前需要对母本做的人工操作有______.
(2)纯合的绿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种;甲的基因型为______;乙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让甲的F1基因型ddhh的个体相交,其后代的性状及比例为______,实验II后代的绿色子叶种子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4)遗传学家在研究该植物减数分裂时,发现处于某一时期的细胞(仅研究两对 染色体),大多数如图1所示,少数出现了如图2所示的“十字形“图象.(注:图中 每条染色体只表示了一条染色单体)
①图1所示细胞处于______期,该细胞能产生的胚子基因型是______.
②图2中发生的变异______.研究发现,该植物配子中出现基因缺失时不能存活,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如图2所示细胞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1)杂交试验中接受花粉的叫母本,对母本的操作有三步:去雄、套袋、授粉.
(2 ) 从F2代的分离比可知道,这是自由组合定律变式的应用(9:3:3:1分离比的应用),后代中只有双显性状表达黄色,单显和双隐都是绿色,7个绿色中纯合子分别是DDhh、ddHH和ddhh三种,甲的绿色应该双隐个体即是ddhh.乙的F1测交后代是黄:绿=3:5,所以可知乙的F1应该有两种基因型,乙的绿色应该是单杂个体Ddhh或ddHh中的一种.
(3)甲的F1自交产生的子二代分离比为9黄:7绿可知只有双显才表达黄色,单显和双隐个体都表达绿色,因此它的F1测交后代就有两种表现型黄:绿=1:3.如果乙是Ddhh 则F1就有DDHh 和DdHh两种基因型而且比例相同,和bbhh测交后代只有bbhh是绿色纯合.
(4)该问中图示两图为同一时期两种图象,题目中明确是两对,着丝点也是两对,可以说明这是联会时期,尽管没有表达出四分体.根据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一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就应该是:AbeF、ABEF、ABeF、AbEF.图二显示联会时期出现十字交叉现象,本质是因为由于染色体易位后联会出的特出现象.图二细胞减数分裂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离,然后自由组合的结果是.ABbF、ABEF、AebF、AeEF其中ABbF、AeEF基因缺失死亡,存活两种基因型的配子;还可能出现的组合是AABe、AbeF、ABEF、bEFF其中AABe、bEFF两种基因缺失,也有两种基因型配子;所以图2细胞分裂不论哪种组合方式只有两种能存活的配子.
故答案为:(1)母本 去雄套袋 (2)3 ddhh Ddhh或ddHh (3)黄:绿=1:3 (4)①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AbeF、ABEF、ABeF、AbEF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2
解析
解:(1)杂交试验中接受花粉的叫母本,对母本的操作有三步:去雄、套袋、授粉.
(2 ) 从F2代的分离比可知道,这是自由组合定律变式的应用(9:3:3:1分离比的应用),后代中只有双显性状表达黄色,单显和双隐都是绿色,7个绿色中纯合子分别是DDhh、ddHH和ddhh三种,甲的绿色应该双隐个体即是ddhh.乙的F1测交后代是黄:绿=3:5,所以可知乙的F1应该有两种基因型,乙的绿色应该是单杂个体Ddhh或ddHh中的一种.
(3)甲的F1自交产生的子二代分离比为9黄:7绿可知只有双显才表达黄色,单显和双隐个体都表达绿色,因此它的F1测交后代就有两种表现型黄:绿=1:3.如果乙是Ddhh 则F1就有DDHh 和DdHh两种基因型而且比例相同,和bbhh测交后代只有bbhh是绿色纯合.
(4)该问中图示两图为同一时期两种图象,题目中明确是两对,着丝点也是两对,可以说明这是联会时期,尽管没有表达出四分体.根据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一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就应该是:AbeF、ABEF、ABeF、AbEF.图二显示联会时期出现十字交叉现象,本质是因为由于染色体易位后联会出的特出现象.图二细胞减数分裂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离,然后自由组合的结果是.ABbF、ABEF、AebF、AeEF其中ABbF、AeEF基因缺失死亡,存活两种基因型的配子;还可能出现的组合是AABe、AbeF、ABEF、bEFF其中AABe、bEFF两种基因缺失,也有两种基因型配子;所以图2细胞分裂不论哪种组合方式只有两种能存活的配子.
故答案为:(1)母本 去雄套袋 (2)3 ddhh Ddhh或ddHh (3)黄:绿=1:3 (4)①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AbeF、ABEF、ABeF、AbEF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2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作答.
(1)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一对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______种.
(2)若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发生突变,能够产生与之对应的______基因.若该突变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通过控制______来控制生物体性状.
(3)已知A基因含23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A:C:T:G=1:2:3:4.用PCR扩增时,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______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温度降低到55℃的目的是______.
(4)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别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_____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当其作用于______(结构)时,能抑制该结构分泌相关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会出现显性个体和隐形个体,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所以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3×2×2=12种.
(2)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若该突变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由“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可知基因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
(3)已知链A:C:T:G=1:2:3:4,则另一条链T:G:A:C=1:2:3:4,所以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2:2:3:3;其中G=46000×3/10=13800个,连续复制三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3-1)×13800=96600个.
(4)由激素分别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可知激素引起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是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是当其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时,能抑制该结构分泌相关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
答案:(1)12
(2)等位 随机性 蛋白质的结构
(3)96600 引物通过互补配对与单链DNA结合
(4)两种激素引起了心肌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几乎全身组织细胞 下丘脑和垂体 负反馈调节
解析
解:(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中,每对等位基因都会出现显性个体和隐形个体,且遵循自由组合规律,所以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3×2×2=12种.
(2)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若该突变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由“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可知基因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
(3)已知链A:C:T:G=1:2:3:4,则另一条链T:G:A:C=1:2:3:4,所以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2:2:3:3;其中G=46000×3/10=13800个,连续复制三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3-1)×13800=96600个.
(4)由激素分别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可知激素引起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了不同的蛋白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是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是当其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时,能抑制该结构分泌相关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
答案:(1)12
(2)等位 随机性 蛋白质的结构
(3)96600 引物通过互补配对与单链DNA结合
(4)两种激素引起了心肌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几乎全身组织细胞 下丘脑和垂体 负反馈调节
(2015秋•衡水校级月考)请分析回答有关玉米遗传变异的有关问题:
(1)玉米非甜味(D)对甜味(d)为显性,非糯性(G)对糯性(g)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系的纯种玉米,其基因型如表所示:
①若要利用玉米非糯性与糯性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_____
②现有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1,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那么该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若再从其杂交后代选出甜味非糯自交,后代中的甜味糯性玉米占______.
(2)甜玉米比普通玉米蔗糖含量高,主要由基因d控制.基因e对d起增强效应,从而形成超甜玉米.研究发现,d位于9号染色体上,e对d增强效应的具体表现是:ee使蔗糖含量提高100%(非常甜),Ee提高25%(比较甜),EE则无效.最初研究者为验证d和e基因独立遗传,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杂合子普通玉米(DdEe)与超甜玉米(ddee)杂交,取所结的子粒,测定蔗糖的含量,若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时,则d和e基因独立遗传.但实际结果是,子代的表现型仅有普通和非常甜两种,且数量大致相等.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______.
(3)如果玉米第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有无影响?为什么?______.
(4)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玉米种子都是杂交种.现有长果穗(H)白粒(f)和短果穗(h)黄粒(F)两个玉米杂合子品种,为了达到长期培育长果穗黄粒(HhFf)玉米杂交种的目的,科研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快速育种方案.其中的处理方法A和B分别是指______.以上方案所依据的育种原理有______(填两个).
正确答案
解:(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所以选甲×丙或乙×丙,才会出现一个个体中存在等位基因Gg.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1 ,F1基因型为DdGg,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则该品种为DdGG.杂交后代中甜味非糯的基因型为ddG_(ddGG,
ddGg),其自交后代甜味糯性玉米(ddgg)概率是
×
.
(2)如果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DdEe×ddee→DdEe(普通)、Ddee(普通)、ddEe(比较甜)、ddee(非常甜),因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普通:比较甜:非常甜=2:1:1.由于子代测交结果是普通:非常甜=1:1,不符合1:1:1:1,所以这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即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9号染色体),而且D、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3)由于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所以对生物的遗传没有影响.
(4)由图可知,F1是纯合子,所以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可以留种,故在短时间内获得纯合子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F1获得过程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即A是花药离体培养,B是秋水仙素处理.F1中杂交得杂交种过程原理是基因重组.
故答案为:
(1)①甲与丙(或乙与丙) ②DdGG
(2)普通:比较甜:非常甜=2:1:1 两对基因同在9染色体上,而且D、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3)没有 因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
(4)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 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析
解:(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所以选甲×丙或乙×丙,才会出现一个个体中存在等位基因Gg.纯种非甜非糯玉米与甜味糯性玉米杂交得F1 ,F1基因型为DdGg,F1与某品种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非甜非糯:甜味非糯=3:1,则该品种为DdGG.杂交后代中甜味非糯的基因型为ddG_(ddGG,
ddGg),其自交后代甜味糯性玉米(ddgg)概率是
×
.
(2)如果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DdEe×ddee→DdEe(普通)、Ddee(普通)、ddEe(比较甜)、ddee(非常甜),因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普通:比较甜:非常甜=2:1:1.由于子代测交结果是普通:非常甜=1:1,不符合1:1:1:1,所以这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即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9号染色体),而且D、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3)由于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所以对生物的遗传没有影响.
(4)由图可知,F1是纯合子,所以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可以留种,故在短时间内获得纯合子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F1获得过程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即A是花药离体培养,B是秋水仙素处理.F1中杂交得杂交种过程原理是基因重组.
故答案为:
(1)①甲与丙(或乙与丙) ②DdGG
(2)普通:比较甜:非常甜=2:1:1 两对基因同在9染色体上,而且D、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
(3)没有 因为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来,交换的部分控制性状的基因相同
(4)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 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两头乌猪是浙江省地方优良品种,两头乌猪因其皮薄骨细、肉质鲜美,其后腿更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令金华火腿世界闻名.但是近年来优良性状退化严重,如出现瘦肉率下降,易感病等.有人利用野猪资源来改良现有猪品种,并取得初步成功.将两头乌与野猪交配,成功产下十几只野猪和两头乌猪的杂交后代.这些仔猪都具有两头乌猪原有的优良性状.
(1)野猪和两头乌杂交产生可育后代,说明______.两头乌猪是在天然的封闭选育环境,通过当地人祖祖辈辈的长期______的结果.
(2)野猪和两头乌猪杂交,后代因为含有野猪的基因,仍然野性十足,不方便圈养.请设计一种育种方案,以降低其野性.______.
(3)科学家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培育成可以用于人类进行器官如心脏移植的“基因敲除猪”. 例如基因型为AABB的胚胎干细胞,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AABB细胞改变为AABb细胞,从变异角度来看,这种变异是______.
(4)上述基因敲除胚胎干细胞AABb进行遗传操作后培育出一只雌性小猪,若要培育基因型aabb的猪,用来与AABb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野猪和两头乌猪杂交产生可育后代,说明野猪和两头乌猪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两头乌猪是在天然的封闭选育环境,通过当地人祖祖辈辈的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2)野猪和两头乌猪杂交,后代因为含有野猪的基因,仍然野性十足,不方便圈养.为降低其野性可实行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让杂种后代不断地与两头乌猪杂交(或人工授精),从后代中选育优良耐饲养型的后代留作种猪;方案二:让杂种后代进行多代自由交配,从中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作为种猪.
(3)基因型为AABB的胚胎干细胞,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AABB细胞改变为AABb细胞,从变异角度来看,这种变异类似于基因治疗,故属于基因重组.
(4)上述基因敲除胚胎干细胞AABb进行遗传操作后培育出一只雌性小猪,若要培育基因型aabb的猪,用来与AABb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
故答案为:
(1)野猪和两头乌猪属于同一物种(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人工选择
(2)方案一:让杂种后代不断地与两头乌猪杂交,从后代中选育优良耐饲养型的后代留作种猪
方案二:让杂种后代进行多代自由交配,从中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作为种猪
(3)基因重组
(4)aaBB
解析
解:(1)野猪和两头乌猪杂交产生可育后代,说明野猪和两头乌猪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两头乌猪是在天然的封闭选育环境,通过当地人祖祖辈辈的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2)野猪和两头乌猪杂交,后代因为含有野猪的基因,仍然野性十足,不方便圈养.为降低其野性可实行以下两种方案,方案一:让杂种后代不断地与两头乌猪杂交(或人工授精),从后代中选育优良耐饲养型的后代留作种猪;方案二:让杂种后代进行多代自由交配,从中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作为种猪.
(3)基因型为AABB的胚胎干细胞,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AABB细胞改变为AABb细胞,从变异角度来看,这种变异类似于基因治疗,故属于基因重组.
(4)上述基因敲除胚胎干细胞AABb进行遗传操作后培育出一只雌性小猪,若要培育基因型aabb的猪,用来与AABb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
故答案为:
(1)野猪和两头乌猪属于同一物种(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人工选择
(2)方案一:让杂种后代不断地与两头乌猪杂交,从后代中选育优良耐饲养型的后代留作种猪
方案二:让杂种后代进行多代自由交配,从中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作为种猪
(3)基因重组
(4)aaBB
在家鸡中,控制黑羽(E)与红羽(e),豆冠(F)与片冠(f)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让黑羽豆冠鸡(EEFF)与红羽片冠(eeff)杂交,问:
(1)F1的基因型是______,表现型是______.
(2)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______.
(3)要想得到以下结果,应选哪种家鸡做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黑羽片冠:红羽片冠:红羽豆冠:黑羽豆冠=1:1:1:1,应选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黑羽豆冠鸡(EEFF)与红羽片冠鸡(eeff)杂交,黑羽豆冠鸡(EEFF)产生配子为EF,红羽片冠鸡(eeff)产生配子为ef,F1的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黑羽豆冠.
(2)F1的基因型为EeFf,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EF:Ef:eF:ef=1:1:1:1.
(3)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1:1:1:1,两对基因都是测交,所以应该选择EeFf与eeff交配.
故答案为:
(1)EeFf 黑羽豆冠
(2)EF:Ef:eF:ef:=1:1:1:1
(3)EeFf eeff(二者位置可调换)或Eeff eeFf(答出一种情况即可)
解析
解:(1)黑羽豆冠鸡(EEFF)与红羽片冠鸡(eeff)杂交,黑羽豆冠鸡(EEFF)产生配子为EF,红羽片冠鸡(eeff)产生配子为ef,F1的基因型为EeFf,表现型黑羽豆冠.
(2)F1的基因型为EeFf,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EF:Ef:eF:ef=1:1:1:1.
(3)由于杂交后代中,黑羽豆冠:黑羽片冠:红羽豆冠:红羽片冠=1:1:1:1,两对基因都是测交,所以应该选择EeFf与eeff交配.
故答案为:
(1)EeFf 黑羽豆冠
(2)EF:Ef:eF:ef:=1:1:1:1
(3)EeFf eeff(二者位置可调换)或Eeff eeFf(答出一种情况即可)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试验中,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产生的F1为黄色圆粒.请回答F1自交产生F2中:
(1)F2中圆粒豌豆占______.
(2)F2中稳定遗传的类型占______.
(3)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类型占______.
(4)若F2中黄色皱粒豌豆有180个,则F2中杂合绿色圆粒豌豆有______个.
(5)F2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
(6)F2中的某豌豆自交,后代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则该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F2中圆粒豌豆(R_)占.
(2)F2中稳定遗传的类型占=
.
(3)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类型(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占=
.
(4)若F2中黄色皱粒豌豆有180个,则F2中绿色圆粒豌豆也是180个,其中杂合绿色圆粒豌豆有×180=120个.
(5)F2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中只有YYRR是纯合体,所以杂合子占.
(6)F2中的某豌豆自交,后代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即都是绿色,圆粒:皱粒=3:1,则该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
故答案为:
(1)
(2)
(3)
(4)120
(5)
(6)yyRr
解析
解:(1)F2中圆粒豌豆(R_)占.
(2)F2中稳定遗传的类型占=
.
(3)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类型(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占=
.
(4)若F2中黄色皱粒豌豆有180个,则F2中绿色圆粒豌豆也是180个,其中杂合绿色圆粒豌豆有×180=120个.
(5)F2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中只有YYRR是纯合体,所以杂合子占.
(6)F2中的某豌豆自交,后代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即都是绿色,圆粒:皱粒=3:1,则该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
故答案为:
(1)
(2)
(3)
(4)120
(5)
(6)yyRr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