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已知果蝇2号染色体上有朱砂眼和褐色眼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抑制,这两种色素叠加使正常果蝇复眼呈暗红色.

(1)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______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______;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的一部分次级性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______

(3)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统计______的比例,并比较______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Ⅱ.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得到如下近似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推测: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正确答案

解:Ⅰ.(1)a和b是隐性基因,a控制朱砂眼,且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aaBB、aaBb.(2)用双杂合体雄蝇K(AaBb)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aabb)进行测交实验,因为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母体果蝇复眼为白色.它们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AaBb):白眼(aabb)=1:1,由此可见,A和B基因的遗传表现为连锁遗传,说明父本的A、B基因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已知A和B来自父亲,后代全部为暗红眼,即均含有A和B基因,由此可见,这6次实验中缺少ab精子,原因可能是父本的一部分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

(3)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统计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比例,并比较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之间该比值的差异.(1)aaBb和aaBB

Ⅱ.在F2的表现型中,抗病:易感病=(66+9):(9+16)=3:1;说明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Ⅰ.(1)aaBb和aaBB

(2)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父本        携带a、b基因的精子

(3)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K与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或K与6次实验中的父本)

Ⅱ.遵循    不遵循

解析

解:Ⅰ.(1)a和b是隐性基因,a控制朱砂眼,且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aaBB、aaBb.(2)用双杂合体雄蝇K(AaBb)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aabb)进行测交实验,因为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母体果蝇复眼为白色.它们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AaBb):白眼(aabb)=1:1,由此可见,A和B基因的遗传表现为连锁遗传,说明父本的A、B基因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已知A和B来自父亲,后代全部为暗红眼,即均含有A和B基因,由此可见,这6次实验中缺少ab精子,原因可能是父本的一部分次级精母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

(3)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统计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比例,并比较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之间该比值的差异.(1)aaBb和aaBB

Ⅱ.在F2的表现型中,抗病:易感病=(66+9):(9+16)=3:1;说明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Ⅰ.(1)aaBb和aaBB

(2)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父本        携带a、b基因的精子

(3)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K与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或K与6次实验中的父本)

Ⅱ.遵循    不遵循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

(2)现有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报春花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Ⅰ.选择____________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Ⅱ.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

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①补充完整以上程序.

②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______

③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了让F2自交,应该怎样处理?______

④F2植株中开黄花的占______,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

⑤有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简要概述你的方案.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有B基因存在时,开白花,没有B基因有A基因存在时,开黄花,所以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

(2)①利用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报春花品种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的实验过程: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②因为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F1植株(AaBb)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AB、Ab、aB、ab.

③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了让F2自交,应从花蕾期开始套袋直到受精结束.

④由题意分析可知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白花):A-bb(黄花):aaB-(白花):aabb(白花)=9:3:3:1,所以黄花的比例是.F2中A-bb(黄花)所结的种子F3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黄色):Aabb(黄色):aabb(白色)=(×):(××2):(×)=4:4:1,所以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

⑤要缩短培育年限,可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新方案如下:

方案一: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

方案二:对F2中开黄花的植株进行测交,判断是否纯合,对纯合的进行标记,下一年再留种.

故答案为:

(1)AAbb或Aabb

(2)①AABB    aabb

②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从花蕾期开始套袋直到受精结束

    

方案一: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

方案二:对F2中开黄花的植株进行测交,判断是否纯合,对纯合的进行标记,下一年再留种

解析

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有B基因存在时,开白花,没有B基因有A基因存在时,开黄花,所以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

(2)①利用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报春花品种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的实验过程: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②因为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F1植株(AaBb)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AB、Ab、aB、ab.

③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了让F2自交,应从花蕾期开始套袋直到受精结束.

④由题意分析可知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白花):A-bb(黄花):aaB-(白花):aabb(白花)=9:3:3:1,所以黄花的比例是.F2中A-bb(黄花)所结的种子F3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黄色):Aabb(黄色):aabb(白色)=(×):(××2):(×)=4:4:1,所以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

⑤要缩短培育年限,可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新方案如下:

方案一: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

方案二:对F2中开黄花的植株进行测交,判断是否纯合,对纯合的进行标记,下一年再留种.

故答案为:

(1)AAbb或Aabb

(2)①AABB    aabb

②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从花蕾期开始套袋直到受精结束

    

方案一: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

方案二:对F2中开黄花的植株进行测交,判断是否纯合,对纯合的进行标记,下一年再留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矮牵牛花朵硕大,色彩丰富,已成为重要的盆栽和花坛植物.如图表示矮牵牛花瓣中两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图中字母表示控制相应酶的基因),红色素和蓝色素混合花瓣表现为紫色,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合花瓣表现为绿色,白色表示该化合物不是色素.若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色:绿色:蓝色=9:3:4请回答

(1)途径2所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______

(2)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若F2中的绿色矮牵牛自交,其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F2中紫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其子代______(能/不能)出现白色个体,理由是______

(3)根据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不足做出“A、B、E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若为进一步验证,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根据你的实验思路.

正确答案

解:(1)图示中的2途径是白色素在物质A的作用下表现为黄色,黄色在物质B的作用下表现为红色,由此可推知物质A和物质B分别是在A基因和B基因存在的情况下所合成的相应酶,故途径2所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若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色:绿色:蓝色=9:3:4”,这里无白色,有紫色、绿色和蓝色,说明两个亲本均无e基因存在.又因三种表现型比为“9:3:4”,是“9:3:3:1”的特殊形式,所以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EE和aabbEE或AAbbEE和aaBBEE.F2中的绿色矮牵牛基因组成为AAbbEE和AabbEE.故F2中的绿色矮牵牛自交,其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白色的基因组成为aabbee,因双亲中无e基因的存在,F2中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EE,所以紫色与白色个体aabbee杂交后代一定含有E,不会表现为白色.

(3)根据(2)的分析可知三对基因控制的花色素的形成中A、a与B、b是独立遗传和,而它们与E、e的关系(或位置)无法确定.若为进一步验证,可用让白色纯合的矮牵牛与紫色纯合的矮牵牛杂交得F1,F1自交,统计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

故答案为: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AABBEE和aabbEE或AAbbEE和aaBBEE       不能  F2中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EE,其与白色个体aabbee杂交后代一定含有E

(3)实验中F2所表现出的性状分离比只能证明A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而E基因是否位于另外的染色体上不确定     让白色纯合的矮牵牛与紫色纯合的矮牵牛杂交得F1,F1自交,统计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

解析

解:(1)图示中的2途径是白色素在物质A的作用下表现为黄色,黄色在物质B的作用下表现为红色,由此可推知物质A和物质B分别是在A基因和B基因存在的情况下所合成的相应酶,故途径2所体现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若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中紫色:绿色:蓝色=9:3:4”,这里无白色,有紫色、绿色和蓝色,说明两个亲本均无e基因存在.又因三种表现型比为“9:3:4”,是“9:3:3:1”的特殊形式,所以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EE和aabbEE或AAbbEE和aaBBEE.F2中的绿色矮牵牛基因组成为AAbbEE和AabbEE.故F2中的绿色矮牵牛自交,其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白色的基因组成为aabbee,因双亲中无e基因的存在,F2中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EE,所以紫色与白色个体aabbee杂交后代一定含有E,不会表现为白色.

(3)根据(2)的分析可知三对基因控制的花色素的形成中A、a与B、b是独立遗传和,而它们与E、e的关系(或位置)无法确定.若为进一步验证,可用让白色纯合的矮牵牛与紫色纯合的矮牵牛杂交得F1,F1自交,统计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

故答案为: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AABBEE和aabbEE或AAbbEE和aaBBEE       不能  F2中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EE,其与白色个体aabbee杂交后代一定含有E

(3)实验中F2所表现出的性状分离比只能证明A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而E基因是否位于另外的染色体上不确定     让白色纯合的矮牵牛与紫色纯合的矮牵牛杂交得F1,F1自交,统计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______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配子可以省略).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2对基因控制.

(2)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而9: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其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所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

(3)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即1×(1:1),说明亲本中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另一对基因属于测交,所以两白花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或AAbb×aaBb;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4)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A_B_):红花(A_b b):白花(3aaB_、1aabb)=9:3:4.

故答案为:

(1)两

(2)AaBb   aaBB、AAbb、aabb

(3)Aabb×aaBB   AAbb×aaBb    遗传图解(可写下列任意一组)

(4)紫花:红花:白花=9:3:4

解析

解:(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2对基因控制.

(2)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而9: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其自交所得F2中紫花:白花=9:7,所以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_B_,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

(3)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即1×(1:1),说明亲本中有一对基因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杂交,另一对基因属于测交,所以两白花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或AAbb×aaBb;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4)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A_B_):红花(A_b b):白花(3aaB_、1aabb)=9:3:4.

故答案为:

(1)两

(2)AaBb   aaBB、AAbb、aabb

(3)Aabb×aaBB   AAbb×aaBb    遗传图解(可写下列任意一组)

(4)紫花:红花:白花=9:3: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番茄的茎紫色(A)对绿色(a)为显性,有毛(B)对无毛(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将紫茎杂合体培育成AAaa,可用秋水仙素或______处理______.将培育出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若某四倍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aaBBbb,则该番茄能产生______种配子,该株番茄自交得到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紫茎杂合体的基因型是Aa,若将紫茎杂合体培育成AAaa,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形成四倍体.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AA:Aa:aa=1:4: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AAAA、aaaa,比例是.Aaaa产生两种配子,Aa:aa=1:1,BBbb产生三种配子,BB:Bb:bb=1:4:1,因此四倍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aaBBbb产生的配子种类是2×3=6种.Aaaa自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茎:绿茎=3:1,BBbb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有毛:无毛=35:1,因此基因型为AaaaBBbb自交,后代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3紫茎:1绿茎)(35有毛:1无毛)=105紫色有毛:3紫色无毛:35绿色有毛:1绿色无毛.

故答案为:

低温    幼苗          6    紫色有毛:紫色无毛:绿色有毛:绿色无毛=105:3:35:1

解析

解:紫茎杂合体的基因型是Aa,若将紫茎杂合体培育成AAaa,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形成四倍体.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AA:Aa:aa=1:4: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AAAA、aaaa,比例是.Aaaa产生两种配子,Aa:aa=1:1,BBbb产生三种配子,BB:Bb:bb=1:4:1,因此四倍体番茄的基因型为AaaaBBbb产生的配子种类是2×3=6种.Aaaa自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茎:绿茎=3:1,BBbb自交,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有毛:无毛=35:1,因此基因型为AaaaBBbb自交,后代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3紫茎:1绿茎)(35有毛:1无毛)=105紫色有毛:3紫色无毛:35绿色有毛:1绿色无毛.

故答案为:

低温    幼苗          6    紫色有毛:紫色无毛:绿色有毛:绿色无毛=105:3:35: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鼠类动物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面是与鼠有关的遗传问题.

(1)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饲养的某种小白鼠群体中(有雌雄正常尾和短尾多只),一对正常尾的双亲鼠生了一只短尾雄鼠.这只短尾雄鼠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还是由它的双亲携带的隐性短尾基因造成的?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只考虑常染色体遗传和一个配种季节).

提出假设:

假设1: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

假设2:短尾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雄鼠为显性纯合子.

假设3:短尾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雄鼠为杂合子.

设计并完成实验:

用这对正常尾双亲中的雌鼠与该短尾雄鼠交配,观察并记录子代尾的表现型.

实验结果:子代出现正常尾小白鼠和短尾小白鼠.

实验结论: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即假设1成立.

实验分析讨论:有人认为该实验过程及结果不足以完成相应的探究,请进行有关内容的改进:

①用______交配,观察并记录子代尾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子代______,则证明该短尾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雄鼠为纯合子.

若子代______,则证明短尾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雄鼠为杂合子.

若子代______,则证明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

(2)在小家鼠中有一突变基因使尾巴弯曲(用A和a表示有关基因).现有一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请分析回答:

①只依据第______组的杂交结果,即可判断小家鼠尾巴形状的突变基因的遗传方式;该遗传方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在各杂交组别中,不能直接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第______组.

②有人发现,小家鼠中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若让第2组后代中的一只短尾雌鼠和一只短尾雄鼠交配,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不计性别)及比例为______;产生的弯曲短尾雌鼠中,杂合子占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只有子代数量足够多时,才会出现典型的性状分离比,因而实验中应将该短尾雄鼠与多只正常尾雌鼠交配,观察并记录子代尾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若子代全为短尾鼠,则证明该短尾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雄鼠为纯合子;若子代出现正常尾鼠及短尾鼠,且比例为1:1,则证明短尾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雄鼠为杂合子;若子代出现正常尾鼠及短尾鼠,且比例不为1:1,则证明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

(2)①由表中的杂交组合5可知,子代雌雄个体的表现型不同,有性别差异,因而可判断小家鼠尾巴形状的突变基因的遗传方式为伴X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通过第2、5组可判断显性性状是弯曲,不弯曲为隐性性状;第1、3、4组不能直接判断显隐性.

②第2组后代中的短尾雌鼠的基因型为BbXAXa,短尾雄鼠的基因型为BbXAY,基因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因此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不计性别)及比例为弯曲短尾:弯曲长尾:不弯曲短尾:不弯曲长尾=6:3:2:1,弯曲短尾雌鼠全为杂合子.

故答案为:

(1)①该短尾雄鼠与多只正常尾雌鼠交配

②全为短尾鼠   出现正常尾鼠及短尾鼠,且比例为1:1     出现正常尾鼠及短尾鼠,且比例不为1:1

(2)①5     交叉遗传      1、3、4

②弯曲短尾:弯曲长尾:不弯曲短尾:不弯曲长尾=6:3:2:1      100%

解析

解:(1)①只有子代数量足够多时,才会出现典型的性状分离比,因而实验中应将该短尾雄鼠与多只正常尾雌鼠交配,观察并记录子代尾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若子代全为短尾鼠,则证明该短尾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雄鼠为纯合子;若子代出现正常尾鼠及短尾鼠,且比例为1:1,则证明短尾雄鼠为显性突变,且短尾雄鼠为杂合子;若子代出现正常尾鼠及短尾鼠,且比例不为1:1,则证明双亲都是隐性短尾基因的携带者.

(2)①由表中的杂交组合5可知,子代雌雄个体的表现型不同,有性别差异,因而可判断小家鼠尾巴形状的突变基因的遗传方式为伴X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通过第2、5组可判断显性性状是弯曲,不弯曲为隐性性状;第1、3、4组不能直接判断显隐性.

②第2组后代中的短尾雌鼠的基因型为BbXAXa,短尾雄鼠的基因型为BbXAY,基因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因此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不计性别)及比例为弯曲短尾:弯曲长尾:不弯曲短尾:不弯曲长尾=6:3:2:1,弯曲短尾雌鼠全为杂合子.

故答案为:

(1)①该短尾雄鼠与多只正常尾雌鼠交配

②全为短尾鼠   出现正常尾鼠及短尾鼠,且比例为1:1     出现正常尾鼠及短尾鼠,且比例不为1:1

(2)①5     交叉遗传      1、3、4

②弯曲短尾:弯曲长尾:不弯曲短尾:不弯曲长尾=6:3:2:1      10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玉米是雌雄同株二倍体(2n=20)植物,其籽粒的颜色与细胞中的色素有关,现有一种彩色玉米,控制其色素合成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组成ACD为紫色,ACdd和AccD为古铜色,其他基因组成为白色.

(1)玉米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______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2)现有两株古铜色玉米杂交,F1全部为紫色,F2中紫色占,这两株古铜色玉米的基因型为______

(3)现有不同基因型的纯种白色玉米甲、乙、丙、丁、戊(其中戊不含任何显性基因,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①甲和乙杂交,所得玉米均为紫色玉米,则甲乙玉米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②将得到的紫色玉米与戊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③丙和丁杂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玉米是雌性同株,没有性染色体,雌株与雄株中染色体组成均相同,基因组测序应测一半即10条染色体上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2)古铜色玉米基因型有A_C_dd或A_ccD_,紫色玉米基因型有A_C_D_,则F1紫色玉米基因型为A_CcDd,又可拆分为,所以F1紫色植株基因型有AaCcDd()和AACcDd(),则亲本基因型为AACCdd和AaccDD 或AAccDD 和AaCCdd.

(3)白色玉米基因型有aa____或A_ccdd.

①甲和乙的后代全是紫色(A_C_D_),含的显性基因应正好不同,即aaCCDD和AAccdd.

②甲乙杂交得到的紫色玉米基因型为AaCcDd,戊完全隐性,基因型为aaccdd,二者杂交后代中紫色(A_C_D_)占=,古铜色(A_C_dd和A_ccD_),其余白色占,故紫色:古铜色:白色=1:2:5.

③丙和丁的基因型只能是aaCCdd和aaccDD,它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CcDd,表现为白色.

故答案为:

(1)10

(2)AACCdd和AaccDD 或AAccDD 和AaCCdd

(3)①aaCCDD和AAccdd    ②紫色:古铜色:白色=1:2:5   ③均为白色玉米

解析

解:(1)玉米是雌性同株,没有性染色体,雌株与雄株中染色体组成均相同,基因组测序应测一半即10条染色体上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2)古铜色玉米基因型有A_C_dd或A_ccD_,紫色玉米基因型有A_C_D_,则F1紫色玉米基因型为A_CcDd,又可拆分为,所以F1紫色植株基因型有AaCcDd()和AACcDd(),则亲本基因型为AACCdd和AaccDD 或AAccDD 和AaCCdd.

(3)白色玉米基因型有aa____或A_ccdd.

①甲和乙的后代全是紫色(A_C_D_),含的显性基因应正好不同,即aaCCDD和AAccdd.

②甲乙杂交得到的紫色玉米基因型为AaCcDd,戊完全隐性,基因型为aaccdd,二者杂交后代中紫色(A_C_D_)占=,古铜色(A_C_dd和A_ccD_),其余白色占,故紫色:古铜色:白色=1:2:5.

③丙和丁的基因型只能是aaCCdd和aaccDD,它们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CcDd,表现为白色.

故答案为:

(1)10

(2)AACCdd和AaccDD 或AAccDD 和AaCCdd

(3)①aaCCDD和AAccdd    ②紫色:古铜色:白色=1:2:5   ③均为白色玉米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植物的花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性状,且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五个纯合品系的紫花(AABBdd)、红花(aaBBdd)、白花甲(aabbdd)、白花乙(aabbDD)和白花丙(aaBBDD)植株若干,四组杂交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请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回答:

(1)该植物的花色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______

(2)请参照表中白花基因型的书写格式,写出四组杂交组合中紫花和红花的基因型.

(3)在杂交3中,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出现几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

(4)某红花的自交后代中出现一白花植株.分析认为,该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中可能有:①杂合子的后代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②纯合子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突变只涉及一个基因).为探究该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上述哪一种,用已有的白花甲(aabbdd)与之杂交,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如果F1的花全为______,可知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则待测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①.

如果F1的白花与红花比为______,可知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则待测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②.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可知,该植株花色的遗传涉及三对等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表格中看出,aabbdd或A_bbdd或____D_均表现为白色,因此另外还有两种情况:A_B_dd和aaB_dd,由题中纯合品系和杂交结果可以判断,A_B_dd为紫色,aaB_dd为红色.

(3)在杂交3中,红花(aaBBdd)和白花乙(aabbDD)杂交,F1为aaBbDd(白花),该植株自交,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共7种,出现几率最高的基因型是aaBbDd.

(4)由于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dd.

①如果是杂合子的后代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即aaBbdd自交产生aabbdd(白花),用已有的白花甲(aabbdd)与之杂交,则后代全为白花.

②如果是纯合子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即aaBBdd突变为aaBBDd,用已有的白花甲(aabbdd)与之杂交,后代为aaBbDd:aaBbdd=1:1,即白花:红花=1: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A_B_dd    aaB_dd

(3)7    aaBbDd

(4)白花   aabbdd   1:1     aaBBDd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该植株花色的遗传涉及三对等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表格中看出,aabbdd或A_bbdd或____D_均表现为白色,因此另外还有两种情况:A_B_dd和aaB_dd,由题中纯合品系和杂交结果可以判断,A_B_dd为紫色,aaB_dd为红色.

(3)在杂交3中,红花(aaBBdd)和白花乙(aabbDD)杂交,F1为aaBbDd(白花),该植株自交,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共7种,出现几率最高的基因型是aaBbDd.

(4)由于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_dd.

①如果是杂合子的后代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即aaBbdd自交产生aabbdd(白花),用已有的白花甲(aabbdd)与之杂交,则后代全为白花.

②如果是纯合子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即aaBBdd突变为aaBBDd,用已有的白花甲(aabbdd)与之杂交,后代为aaBbDd:aaBbdd=1:1,即白花:红花=1: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A_B_dd    aaB_dd

(3)7    aaBbDd

(4)白花   aabbdd   1:1     aaBBD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甜荞麦是异花传粉作物,具有花药大小(正常、小)、瘦果性状(棱尖、棱圆)和花果落粒性(落粒、不落粒)等相对性状,某兴趣小组利用纯种甜荞麦进行杂交实验,获得了足量后代,F2代性状统计结果如下,请回答:

(1)花药大小的遗传至少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F2代花药小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2)花果落粒(DD,♀)与不落粒(dd,♂)植株杂交,F2中出现了一植株具有花果不落粒性状,这可能由母体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_所致.

(3)该小组在野外调查中发现两个相邻的荞麦种群,它们植株的形态、花色均不相同,但在其相邻处出现了少量可育的杂交后代,这两个种群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原因是______

(4)为探究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择纯合花药正常、瘦果棱尖和相关基因均为隐性纯合的花药小、瘦果棱圆植株作亲本杂交,获得F2

______

③统计后代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的性状比例.

结果分析:

若后代中______,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______,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花药大小的遗传受 2对等位基因控制,子一代未AaBb,且双显性(A_B_)为花药正常,其余为花药小,则F2代花药小的植株(  )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2)根据题意分析F2中出现了一植株具有花果不落粒(dd)性状,可能由母体产生配子时 D基因突变为d基因或含有D基因的 染色体缺失所致.

(3)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两相邻的荞麦种群,它们植株的形态、花色均不相同,但在其相邻处出现了少量可育的杂交后代,她们产生看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之间没有出现生殖隔离,仍然是同一个物种.

(4)为探究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择纯合花药正常、瘦果棱尖和相关基因均为隐性纯合的花药小、瘦果棱圆植株作亲本杂交,获得F1

②让F1植株进行测交获得F2

③统计后代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的性状比例.

结果分析:

若后代中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2,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正常瘦果棱圆: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3:3,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2  

(2)D基因突变为d基因  染色体缺失

(3)属于   生殖隔离

(4)让F1植株进行测交获得F2

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2

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正常瘦果棱圆: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3:3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花药大小的遗传受 2对等位基因控制,子一代未AaBb,且双显性(A_B_)为花药正常,其余为花药小,则F2代花药小的植株(  )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2)根据题意分析F2中出现了一植株具有花果不落粒(dd)性状,可能由母体产生配子时 D基因突变为d基因或含有D基因的 染色体缺失所致.

(3)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两相邻的荞麦种群,它们植株的形态、花色均不相同,但在其相邻处出现了少量可育的杂交后代,她们产生看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之间没有出现生殖隔离,仍然是同一个物种.

(4)为探究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①选择纯合花药正常、瘦果棱尖和相关基因均为隐性纯合的花药小、瘦果棱圆植株作亲本杂交,获得F1

②让F1植株进行测交获得F2

③统计后代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的性状比例.

结果分析:

若后代中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2,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

若后代中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正常瘦果棱圆: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3:3,则控制花药大小和瘦果性状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2  

(2)D基因突变为d基因  染色体缺失

(3)属于   生殖隔离

(4)让F1植株进行测交获得F2

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2

花药正常瘦果棱尖:花药正常瘦果棱圆:花药小瘦果棱尖:花药小瘦果棱圆=1:1:3: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 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表:

(1)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1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其比例为______

(3)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______

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4)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 豆材料.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

(2)F1中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均为BbRr,由于bb幼苗阶段死亡,因此其自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有子叶深绿抗病(BBR_),子叶深绿不抗病(BBrr),子叶浅绿抗病(BbR_),子叶浅绿不抗病(Bbrr),其比例为3:1:6:2.

(3)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幼苗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4)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BBRR),可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BbRR)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故答案为:

(1)BbRR  BbRr

(2)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               3:1:6:2

(3)幼苗

(4)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BbRr.

(2)F1中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均为BbRr,由于bb幼苗阶段死亡,因此其自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有子叶深绿抗病(BBR_),子叶深绿不抗病(BBrr),子叶浅绿抗病(BbR_),子叶浅绿不抗病(Bbrr),其比例为3:1:6:2.

(3)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离体培养的花粉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若要获得二倍体植株,应在幼苗时期用秋水仙素进行诱导处理.

(4)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BBRR),可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BbRR)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故答案为:

(1)BbRR  BbRr

(2)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               3:1:6:2

(3)幼苗

(4)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