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南瓜的瓜形有三种,分别是扁盘形、圆形和长圆形。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实验结果推测:南瓜的瓜形是由____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
(2)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F1扁盘形南瓜_______与南瓜杂交。
②.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各表现型的比例。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
(3)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____________,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正确答案
(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2)长圆形 扁盘形:圆形:长圆形接近于1:2:1
(3)相同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的表现型按每对相对性状逐对进行分析和统计,其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1)子代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为__________。
(2)亲本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代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1
(2)YyRr; yyRr
(3)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3:1:3:1
(4)YyRr或YyRR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
(3)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基因a,b分别由基因A、B突变形成,基因A、B也可以突变成其他多种形式的等位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自然选择可积累适应环境的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____,导致生物进化。
(4)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性状(三角形果实和卵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
Ⅰ.如果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正确答案
(1)AABB和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AAbb和aaBB
(2)7/15 AaBb、aaBb、Aabb
(3)不定向性 定向改变
(4)①.分别将三包荸荠种子和卵圆形果实种子种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别将待测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和卵圆形果实种子发育成的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②.将得到的F1种子分别种下,植株成熟后进行自交,得到F2种子;
③.将F2种子种下,植株成熟后分别观察统计F2所有果实性状及比例。
Ⅰ.若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15:1,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若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约=27:5,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若F2植株上果实形状为三角形:卵圆形=3:1,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一产氰糖苷一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现型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基因型A_B_(A和B同时存在)A_bb(A存在,B不存在)aaB_或aabb(A不存在)
(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型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位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___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____。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有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_______。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
(1)(种类)不同 合成终止(或翻泽终止)
(2)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3)3/64
(4)
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2)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氰、高茎。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_______。
(3)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正确答案
(1)有氰:无氰=1:3(或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糖苷、无氰=1:1:2)
(2)3/64
(3)AABBEE×AAbbee→AABbEe→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aaB_E_或aabbE_的个体。
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
(1)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__定律。
(2)F2中,白颖基因型是_________,黄颖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黑颖中纯合体的比例是_________。
(3)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为___________。
(4)现有一黑颖个体,不知其基因型,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的个体与其交配,若后代全是黑颖,则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则其基因型是BbYy。
正确答案
(1)非同源(或2对或不同对);自由组合定律
(2)bbyy;2;1/6
(3)Bbyy×bbYy;1/4
(4)白颖;BBYY、BBYy、Bbyy;黑颖:黄颖:白颖=2:1:1
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
(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wYy(♂),反交W-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
(1)ww(♀)×W-w(♂);W-w(♀)×ww(♂)
(2)非糯性:糯性=1:1
(3)WY:Wy=1:1
(4)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3:1:3:1 非糯性黄胚乳:非糯性白胚乳:糯性黄胚乳:糯性白胚乳=9:3:3:1
(5)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基因型是_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正确答案
4 AaBb AaBB AABb AABB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的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F1代出现4种表现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实验时,应先对作母本的未成熟的花采取_______处理,待花成熟时再进行______。
(2)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黄色圆粒)和__________(黄色皱粒);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豌豆杂交的过程。
(3)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数量比为________。 (4)F1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假设F1数量较多,如果让F1中的所有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的豌豆杂交,F2中的绿色皱粒的豌豆所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去雄、套袋;授粉
(2)YyRr;Yyrr;“略”
(3) 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
(4)YYRr或YyRr;1/6
某种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B)对白色毛(b)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母本的毛色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亲本杂交,其后代可根据毛色直接判断出性别,写出亲本组合的基因型(至少两种)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和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亲本杂交,则F1雌性动物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b;Bb或bb
(2)BB×bb;BB×Bb(只要有上面两种情况都对,不考虑顺序,也不考虑与A或a的组合情况)
(3)棒状尾白色:正常尾白色=3:1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