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有一种无毒蛇,皮肤颜色由两对基因(O、o和B、b)控制,基因O决定橘红色素酶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酶的形成.具有黑色和橘红色相间花纹皮肤的蛇称为野生型.杂交实验在纯合的黑蛇和橘红蛇间进行,其F1全为野生型,F1自交后,F2出现野生型、黑色、橘红色、白色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请据此回答:

(1)分析可知.基因能够通过______,进而影响生物性状.对F2中的黑皮肤蛇进行解剖,其肌肉中并不含有黑色素,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2)亲本中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若让F2中的橘红蛇相互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有资料显示,人为改变孵化温度和湿度能够改变幼蛇的性别.孵化温度控制在23℃,相对湿度在90%,孵出的全是雌蛇.将温度控制在24~27℃,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条件下孵出的幼蛇,雌、雄比例约各占一半.请完成下列验证湿度、温度对蛇性别发育影响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随机选取受精的蛇卵100枚,______

②将A组置于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9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孵化:______

③检查各组蛇的性别比例.

实验结论:

______;②______

正确答案

控制酶的合成

基因选择性表达

ooBB

OObb

橘红色:白色=8:1

平均分为A、B两二组

将B组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条件进行孵化

如果两组性别比例差别很大,则说明湿度与温度对蛇性别影响较大

如果两组性别比例差别较小,则说明湿度与温度对蛇性别影响较小

解析

解:(1)由题干“基因O决定橘红色素酶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酶的形成”可知,基因的作用是决定相应色素酶的形成,其基因产物为相应的色素.解剖蛇体,蛇的肌肉中不含有皮肤细胞中的黑色素,其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根据题意分析,亲本黑蛇含基因B,橘红蛇含基因O,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BBoo、bbOO;F1是由纯合的黑蛇与纯合的橘红蛇杂交所得野生型,所以基因型是BbOo,表现型全部为野生型.让F2中橘红蛇的基因型为OObb和Oobb,其中OObb只产生一种配子Ob,该配子无论是与Ob,还是ob结合,其个体均为橘红蛇,只有Oobb与Oobb交配才会产生白色蛇,其比值为××=,则F2中的橘红蛇相互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橘红色:白色=(1-):=8:1.

(3)验证湿度、温度对蛇性别发育影响的实验中,将随机选取受精的蛇卵100枚,平均分为A、B两二组,这是设置自变量.根据题干信息应分别将两组实验放置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处理.探究性实验结论不是唯一的,该实验的结论是预期各种可能的结果,即一是两组性别比例差别很大,则说明湿度与温度对蛇性别影响较大;二是两组性别比例差别较小,则说明湿度与温度对蛇性别影响较小.

故答案为:

(1)控制酶的合成    基因选择性表达 

(2)ooBB   OObb   橘红色:白色=8:1 

(3)实验步骤:

①平均分为A、B两二组

②将B组置于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条件进行孵化

实验结论:

①如果两组性别比例差别很大,则说明湿度与温度对蛇性别影响较大

②如果两组性别比例差别较小,则说明湿度与温度对蛇性别影响较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二倍体昆虫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如图甲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Dd的个体细胞分裂某时期图象.图乙表示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的含量和每条染色体所含DNA分子数的变化.(实线表示).请据图回答:

(1)Bb、Dd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为什么?______

(2)导致图甲中2、4号染色体上B、b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图甲所示细胞中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图中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乙中的______阶段(填图中字母)

(4)诱变育种时,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一般处于图乙中的______阶段(填图中字母).

(5)若用3H标记该个体体细胞的DNA分子,再转入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图甲分析可知,Bb、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而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2)图甲中2、4号染色体是分裂间期经过复制而来的,其同一位置的基因应该是一样的,而图中2、4号染色体上却出现了不同基因B和b,这有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期的交叉互换的结果.

(3)图甲所示细胞中,1、2为一个染色体组,3、4为一个染色体组,一共有2个染色体组.图甲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所示分裂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处于图乙中的e阶段.

(4)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间期DNA复制的时候,所以诱变育种时,诱变剂发挥作用的时期一般处于图乙中的b分裂间期.

(5)由图甲分析可知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所以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若用3H标记该个体体细胞的DNA分子,再转入正常的培养液中培养,由于半保留复制,在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上都有3H,所以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也是4条.

故答案是:

(1)不遵循,因为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基因突变、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问发生交叉互换

(3)2  e

(4)b

(5)4、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产生的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40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

A1333株

B2000株

C4000株

D8000株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F1白色盘状南瓜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A_B_):白色球状(A_bb):黄色盘状(aaB_):黄色球状(aabb)=9:3:3:1,其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Aabb)占,共有4000株.而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aaBB)占,所以有4000÷2=2000株.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为YyRREeDD的个体,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这样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的比例接近于(  )

A9:3:3:1

B3:1:3:1

C1:2:1

D1:2:1:2:4:2:1:2: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于基因型中有Yy和Ee两对等位基因,所以按分离定律计算,Yy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3:1,Ee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3:1,因此YyRREeDD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例接近于(3:1)(3:1)=9:3:3:1.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基因型中,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能产生4种类型配子的是(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AaBbCc能产生2×2×2=8种,A错误;

B、AaBBCc能产生2×1×2=4种,B正确;

C、aaBbcc能产生1×2×1=2种,C错误;

D、AAbbcc只能产生一种配子,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研究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中,若某个体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此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几种(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某个体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即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该某个体应是纯合子,其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或aabb,任意一种均满足题干条件,因此此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紫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若让F1紫色植株与纯合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紫色=3:1.若让F1紫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

A紫色:红色=9:7

B紫色:红色=3:1

C紫色:红色=13:3

D紫色:红色=15: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设控制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纯合的紫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红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紫色与纯合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Aabb、aaBb、aabb):紫色(AaBb)=3:1.因此,F1紫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紫色(1AABB、2AaBB、2AABb、4AaBb):红色(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9:7.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自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的四种个体的比例是(  )

A9:3:3:1

B3:3:1:1

C2:1:1:1

D1:1:1:1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自交,共后代基因型共有9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2:4:1:2:1:2:1.因此,其自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的四种个体的比例是4:2:2:2=2:1:1:1.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调查某种遗传病得到如下系谱图,经分析得知,两对独立遗传且表现完全显性的基因(分别用字母Aa、Bb表示)与该病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在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______

(2)假设Ⅰ-1和Ⅰ-4婚配、Ⅰ-2和Ⅰ-3婚配,所生后代患病的概率均为0,则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在这种情况下,如果Ⅱ-2与Ⅱ-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图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如果Ⅱ-3的基因型为AAbb,且Ⅱ-3与Ⅱ-4的后代均正常,则Ⅱ-4的基因型为aaBB,进一步可推知Ⅲ-1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Ⅱ-3(AAbb)的基因型可推知Ⅰ-1和Ⅰ-2号的基因型为A_Bb,又已知第Ⅰ代个体的两对基因中均至少有一对基因是纯合的,则Ⅰ-1和Ⅰ-2号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II-2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3)II-2的基因型及概率是AABB()或AABb().根据Ⅱ-4(aaBB)的基因型可推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AaB_,又已知第Ⅰ代个体的两对基因中均至少有一对基因是纯合的,则Ⅰ-3和Ⅰ-4号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II-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BB或AaBB,II-2产生的配子是Ab和AB,II-5产生的配子是aB和AB,其后代中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1-×=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

(2)AaBb       AABB或AaBB(AABB或AAB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题意: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DdRr,F2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基因型为ddR_,其概率为:×=,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