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保定校级月考)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13:3、10:3:3、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3:1、1:2:1、3:1

B1:3、2:1:1、1:1

C3:1、2:1:1、3:1

D3:1、3:1、1:4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

F2的分离比为13:3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3:1或(AaBb+aaBb+aabb):Aabb=3:1;

F2的分离比为10:3:3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1aabb):3A_bb:3aaB_,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2:1:1;

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3:1.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所示.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1:1:1:1

B2:2:1:1

C3:1:3:1

D9:3:3:1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图示分析可知:F1出现4种类型:圆:皱=3:1,黄:绿=1:1,可推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可能是YyRR、YyRr.①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1:1;②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黄色皱粒豌豆:绿色皱粒豌豆=1:1:1:1.因此,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绿色的出现的概率为

,皱粒出现的概率为

×

=

,所以F2的圆粒:皱粒=2:1,黄色:绿色=1:1,故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2:1:1.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

(1)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丁的基因型是______

(2)写出F1的配子______

(3)F2中基因型为pp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4)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______

(5)写出F2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对性状)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分析题意可知,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毛颖、抗锈.由于亲本为纯种,因此亲本甲的基因型是PPrr,乙的基因型为ppRR.单独分析抗锈和感锈病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抗锈:感锈=3:1,说明亲本都是杂合子,即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单独分析毛颖和光颖这一对相对性状,F2中毛颖:光颖=1:1,属于测交类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Pp×pp.综合以上可知丁的基因型是ppRr.

(2)F1(丙)的基因型为PpRr,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PR、Pr、pR、pr.

(3)由(2)小题可知,丙的基因型为PpRr,丁的基因型是bbRr,因此F2中基因型为ppRR个体所占的比例=,光颖抗锈植株(ppR_)所占的比例=

(4)F2中,表现型与甲相同的比例占=,表现型与乙相同的比例占=,因此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代的=1-

(5)Rr自交后代为RR、Rr、rr,所以F2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RR:Rr=1:2.

故答案为:

(1)PPrr、ppRR ppRr   

(2)PR、Pr、pR、pr

(3)  

(4) 

(5)RR:Rr=1: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在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自由组合定律适合于所有的真核生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独立遗传的,A正确;

B、在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

C、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

D、自由组合定律适合于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良好的实验材料.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天然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已知基因A通过控制酶A的合成来催化一种前体物转化为豌豆素.而基因B、b本身并不直接表达性状,但基因B能抑制基因A的表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两个无法产生豌豆素的纯种(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分别与纯种野生型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得到F1,Fl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

(1)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上述杂交亲本中,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第Ⅲ组F2中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

(3)请解释突变品系1和突变品系2在无法产生豌豆素的遗传机制上的不同______

(4)为鉴别表中第Ⅱ组F2中有豌豆索豌豆的基因型,研究人员利用该豌豆自交,并进行了相关统计,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①若后代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②若后代______,则其基因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野生型、突变品系1、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

(2)组别Ⅲ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F1的基因型是AaBb,Fl自交得到F2,F2中共有9种基因型,其中有两种基因型(AAbb、Aabb)有豌豆素,因此无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有7种(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1AABB、1aaBB、1aabb)占

(3)突变品系1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基因B抑制了基因A的表达;突变品系2的基因型为aabb,无基因A,因而不能合成酶A,前体物不能转化为豌豆素.

(4)组别Ⅱ中,突变品系2(aabb)×野生型(AAbb),F1基因型为Aabb,F2中有豌豆素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的豌豆自交,后代全为有豌豆素的植株;而Aabb的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无豌豆素的植株,并且有豌豆素的植株与无豌豆素植株之比为3:1.

故答案为:

(1)AAbb AABB aabb     

(2)7   

(3)突变品系1基因B抑制了基因A的表达;突变品系2无基因A,因而不能合成酶A,前体物不能转化为豌豆素

(4)①全为有豌豆素的植株    AAbb

②出现无豌豆素的植株(或有豌豆素的植株与无豌豆素植株之比为3:1)Aa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豌豆品种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其中部分性状受相关基因控制的情况为:基因型AA表现红花,Aa表现粉红花,aa表现为白花.基因型BB和Bb表现窄叶,bb表现宽叶.基因型DD表现粗茎,Dd表现中粗茎,dd表现细茎.据题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基因能控制一种酶的合成,该酶能够催化某无色物质转化为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越多,颜色越深.基因除了通过该种方式来控制性状外,还能通过______,从而控制性状.

(2)若想要研究基因A(a)与基因D(d)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来达到此目的______(只需用文字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假设各种表现型的豌豆都能找到,自已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杂交实验).

(3)某同学用基因型为AaBbDd作母本,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若子一代表现型有四种,分别为粉红花窄叶中粗茎、粉红花宽叶细茎、白花窄叶中粗茎、白花宽叶细茎,则母本的A、B、D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4)若上述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其子一代中红花窄叶细茎植株占的比例为______;子一代窄叶植株中,红花粗茎与粉红花细茎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基因除了通过酶合成方式来控制性状外,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的性状.

(2)由题意知,粉红花的基因型是Aa,Dd表现中粗茎,因此研究基因A(a)与基因D(d)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让选取粉红花中粗茎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行探究(或选取粉红花中粗茎个体与白花细茎个体相互传粉,观察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3)如果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用基因型为AaBbDd作母本,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应该是2×2×2=8种,现在子一代表现型粉红花窄叶中粗茎、粉红花宽叶细茎、白花窄叶中粗茎、白花宽叶细茎四种,相当于2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因此有2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四种表现型中,窄叶中粗茎始终连在一起,宽叶细茎连在一起,因此B和D在一条染色体上,A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4)若上述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Dd的豌豆植株,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交,红花窄叶细茎植株占的比例为AAB_dd=;红花粗茎与粉红花细茎之比为AADD:Aadd=1:2.

故答案为:

(1)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或控制合成蛋白质)

(2)选取粉红花中粗茎个体,让其自花传粉,观察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或选取粉红花中粗茎个体与白花细茎个体相互传粉,观察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3)B和D在一条染色体上,A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4)     1: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果蝇的遗传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果蝇有4对同源染色体标号为1、Ⅱ、Ⅲ、Ⅳ,其中I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残翅基因,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b,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现有一雌性黑体残翅短腿(bb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的个体数如表1所示(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短腿基因应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上述三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定律.

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B)残翅短腿个体的比例是,则亲代果蝇②共有______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亲代中雌雄基因型不同的组合有______

(2)下表为果蝇几种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的关系,其中XXY个体能够产生4种配子.

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某一片段上,若该片段缺失则X染色体记为X-,其中XX-为可育雌果蝇,X-Y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用红眼雄果蝇(XAY)与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得到F1,发现F1中有一只例外白眼雌果蝇.现将该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2,根据F2性状判断该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原因:

①若子代______,则是由于亲代配子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子代______,则是由X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

③若子代______,则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据题表分析,所有表现型的短腿的雌雄个体的比例大致相当,与性别没有关系,根据题意短腿基因与体色基因和翅型基因分别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位于IV号染色体上.

②根据题意可知子代的灰体残翅短腿比例为,且子代残翅的基因型为rr,短腿的基因型为tt.由分离定律可知,子代灰体可能的基因型为BB和Bb比例为,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若残翅的基因型为rr的概率为1,则短腿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所以其两个亲本基因型为rrTt,故亲本三对性状的基因型为BbrrTt.若残翅的基因型为rr的概率为,则短腿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1,同理,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tt.若残翅的基因型为rr的概率为,则短腿基因型为tt的概率为,故亲本的基因型为BbRrTt×Bbrrtt或BbRrtt×BbrrTt.且亲代中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同的组合为BbRrTt×Bbrrtt、BbRrtt×BbrrTt.

(2)根据题意,子一代中的这只例外的白眼雌果蝇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染色体缺失或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假如这只果蝇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其与红眼雄果蝇的杂交组合为XaXa×XAY,则其子代为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1:1,假如这只果蝇是染色体缺失引起的,则其与红眼雄果蝇杂交的子代中,缺失的雄性果蝇死亡,导致子代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1.假如这只果蝇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则其与红眼雄果蝇杂交的子代中,雌雄个体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性状,且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4:1:1:4.

故答案为:

(1)IV    自由组合4   BbRrTt×Bbrrtt、BbRrtt×BbrrTt

(2)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1:1

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1

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4:1:1:4(或雌雄个体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性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春•自贡校级月考)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据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和r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______

(2)已知玉米的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中的程序得到 F2后,对植株进行______处理,选出表现型为______的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3)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高秆植株存活率是;其他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图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______种,比例为______(不论顺序).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玉米的等位基因R和r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己知玉米的高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I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病原体(感染)处理,选出表现型为矮杆(抗病).

(3)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是DdRr,F1自交得到F2,F2是D_R_(高杆抗病):ddR_(矮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3:3:1.因为F2没有存活率为0的表现型,故F2成熟植株表现型种类不变,有4种.因为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 高杆植株存活率是;其它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所以,D_R_(高杆抗病):ddR_(矮杆抗病):D_rr(高杆不抗病):ddrr(矮杆不抗病)=9×:3:3××:1×=18:9:2:1.

故答案为:

(1)基因的分离   对雌、雄花分别套袋处理,待花蕊成熟后,将甲(或乙)的花粉撒在乙(或甲)的雌蕊上,再套上纸袋

(2)病原体感染   矮秆抗病

(3)4      18:2:9:1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香豌豆中,只有当C、R两个显性遗传因子同时存在时,花色才为红色,一株红花与一株遗传因子组成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有开红花,则这株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中杂合的红花植株占(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香豌豆中,当C与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株红花香豌豆(C_R_)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开红花比例为;则可推测出基因型为CcRr,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的基因型为1CCRR、2CcRR、2CCRr、4CcRr,因此这株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中杂合的红花植株占=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l全是白色盘状,F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

A450个

B100个

C200个

D300个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题意白色与黄色杂交,F1均为白色,说明白色为显性;盘状与球状杂交,F1均为盘状,说明盘状为显性.F1自交得到F2中具有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200个,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占F2中的,而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仅占中,故应是200÷2=100个.

故答: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