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和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bbOO;F1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

B图示表明控制黑色素与控制橘红色素生成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让F1相互交配,所得的F2花纹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根据题图分析,亲本黑蛇含基因B,橘红蛇含基因O,所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和bbOO,F1的基因型为BbOo,表现型全为为花纹蛇,A正确;

B、图示表明控制黑色素与控制橘红色素生成的基因分别位于M和N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让F1相互交配花纹蛇为,花斑蛇纯合子为,所以F2中花纹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C错误;

D、杂合的橘红蛇的基因型为bbOo,所以让F1花纹蛇BbOo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D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福建期末)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为(  )

A2:1

B9:3:3:1

C3:1

D1:1:1: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老鼠体色和尾巴的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Bb,交配时会产生9种基因型的个体,即:A_B_、A_bb、aaB_、aabb,但是由于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其中AaBB()、AaBb()为黄色短尾;aaBB()、aaBb()为灰色短尾,所以理论上正常出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2:1.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图.请分析回答:

(1)该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可能产生______种配子(未发生基因突变).A与B或b自由组合的时间发生在______

(2)该生物与aaBb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型有______种,比例为______,后代中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占______

(3)该生物与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其中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若基因A控制黑色素合成,且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黑色素完全消失,Bb使黑色素淡化,则后代中表现型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示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其减数分裂可以产生4个2种精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与B或b自由组合.

(2)AaBb与aaBb个体杂交,后代中表现型=2×2=4种,比例=(1:1)(3:1)=3:3:1:1,其中与亲本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占+=

(3)该生物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和aabb,比例为.后代中不同于双亲的表现型中,杂合体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占新类型的比例为.若基因A控制黑色素合成,且AA和Aa的效应相同,基因B为修饰基因,BB使黑色素完全消失,Bb使黑色素淡化,则后代中表现型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

故答案为:

(1)2或4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4     3:3:1:1       

(3)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并恰当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请依据图中所示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④的性状为______,⑦的性状为______

(2)④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______,⑤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______

(3)孟德尔对图中实验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对每对遗传因子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______,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图形分析已知④的性状为黄色圆粒,⑦的性状为绿色皱粒.

(2)已知④的性状为黄色圆粒,基因型为YYRR:YYRr:YyRR:YyRr=1:2:2:4,则其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1:8.⑤表示黄色皱粒Y_rr,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

(3)孟德尔对图中实验现象的解释是:F1在产生配子时,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

故答案为:

(1)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2)1:8  1:2

(3)分离   自由组合  1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黑腹果蝇的体色有三种已知的隐性突变型,即黄体(aa)、黑体(bb)、黑檀体(ee),其突变基因分别位于X、Ⅱ号、Ⅲ号染色体上.某遗传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新的隐性突变体--黑条体(rr),其突变基因可能位于上述三条染色体中的某一条上.为确定r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用上述四种突变型果蝇的纯系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

实验一:♀黑条体×♂黄体,F1均表现为野生型,F2野生型:黄体:黑条体=9:3:3

实验二:黑条体×黑体,F1均表现为野生型,F2野生型:黑条体:黑体=9:3:3

实验三:黑檀体×黑体,F1均表现为野生型,F2野生型:黑檀体:黑体=9:3:3

实验四:黑条体×黑檀体,F1不出现野生型,F2也不出现野生型

(1)实验一中F1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F2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F2中未出现双隐性个体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实验二与实验三呈现出相同的性状分离比,说明______,即突变基因r很有可能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再综合实验四的结果可推知r与e最有可能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3)果蝇体色的一系列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______的特点.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实验一:♀黑条体(rrXAXA)×♂黄体(R_XaY),F1均表现为野生型,F2野生型:黄体:黑条体=9:3:3,则亲本黄体是纯合子,且子代中双隐性个体纯合致死.F1个体的基因型为RrXAXa 和 RrXAY,F2雌果蝇的基因型为R_XA_、rrXA_,则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黑条体=3:1.

(2)实验二与实验三呈现出相同的性状分离比,说明r与e存在平行关系,可能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即突变基因r很有可能位于Ⅲ号染色体上,r与e最有可能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果蝇体色的一系列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

故答案为:

(1)RrXAXa 和 RrXAY    野生型:黑条体=3:1    两对基因隐性纯合时致死 

(2)r与e存在平行关系Ⅲ号     B

(3)不定向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性状也发生自由组合,因此后代中会出现:高杆抗病、高杆感病:矮秆抗病、矮杆感病四种表现型,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亲代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T_R_,F1中高秆:矮秆=3:1,说明两亲本都是Tt;抗病:感病=3:1,说明两亲本都是Rr,因此两亲本两对性状的基因型都是TtRr,因此后代群体中基因型种类=3×3=9种,B正确;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TTRR×ttrr→TtRr或TTrr×ttRR→TtRr获得,C正确;

D、由B项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均为TtRr,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活动逐步合成中问产物和紫色素,此过程由B,b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开蓝花,两者都没有的则开白花,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香豌豆基因型为B_D_时,才可能开紫花

B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

C基因型为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紫花:白花:蓝花=9:4;3

D基因型为Bbdd与bbDd的香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图可知,合成紫色素需要酶B和酶D催化,即需要基因B和D,A正确;

B、基因型为bbDd的植株,缺乏酶B,不能利用前体物质合成中间物质,所以开白花,B正确;

C、基因型BbDd的香豌豆自花传粉,BbDd×BbDd的子代中,B-D-:B-dd:(bbD-+bbdd)=9紫:3蓝:4白,C正确;

D、基因型Bbdd与bbDd杂交,后代基因型为1BbDd、1Bbdd、1bbDd、1bbdd,表现型的比例为紫:蓝:白=1:1:2,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分别是(  )

A9种、4种

B6种、6种

C6种、4种

D4种、6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BbSs和Bbss杂交,求子代基因型种类,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

(1)Bb×Bb,子代基因型BB;2Bb:bb3种,表现型种;

(2)Ss×ss,子代基因型2种Ss、ss,表现型2种;

(3)BbSs×Bbss,子代基因型种类为2×3=6种,表现型种类为2×2=4种.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种类型的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

______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性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正常情况下,基因R最多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HH、MmHH、MMHh、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

=,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H_)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

(4)检测植株的基因组成最简便的方法为自交,但是题干要求为杂交,故应选用测交方法来进行检测.

①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

②结果如下:

Ⅰ.,F1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

Ⅱ.,F1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

Ⅲ.,F1中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

本题也可采取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宽叶白花植株杂交,分析同上.

故答案为:

(1)4

(2)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答案一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 1:1

I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

III.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为2:1

答案二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宽叶白花植株杂交

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为3:1

II.后代中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

III.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为2: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楫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组成是______

(2)让F1中一株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有两种可能,分别为____________

(3)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与绿色皱粒植株杂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

(4)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自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

(5)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组成是YyRr、yyRr.

(2)用黄色圆粒(Y_R_)和绿色皱粒(yyrr)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发现F1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即Rr;黄色:绿色=1:1,属于测交,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和yy.据此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或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到的性状类型有2或4种,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3)让F1中黄色圆粒(YyRR或YyRr)植株与绿色皱粒(yyrr)植株杂交,F2,中的黄色:绿色=1:1,F2,中的皱粒rr为×=,圆粒为1-=,则圆粒:皱粒=2:1,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2:1:1.

(4)让F1中黄色圆粒(YyRR或YyRr)植株自交,F2,中的绿色yy为,黄色为1-=,则黄色:绿色=3:1,F2,中的皱粒rr为×=,圆粒为1-=,则圆粒:皱粒=5:1,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圆:绿圆:黄皱:绿皱=15:5:3:1.

(5)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YyRR或YyRr)植株相互授粉,F2,中的绿色yy为,黄色为1-=,则黄色:绿色=3:1,F2,中的皱粒rr为××=,圆粒为1-=,则圆粒:皱粒=8:1,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4:8:3:1.

故答案为:

(1)YyRr、yyRr

(2)黄圆:绿圆=1:1      黄圆:绿圆:黄皱:绿皱=1:1:1:1

(3)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2:1:1(或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4)黄圆:绿圆:黄皱:绿皱=15:5:3:1(或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5)黄圆:绿圆:黄皱:绿皱=24:8:3:1(或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