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 F1在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优于双亲的现象.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都可以解释杂种优势.

(1)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各种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 F1 引起的互补作用.如豌豆有两个纯种(P1和P2)的株高均为1.5~1.8米,但其性状不同,亲代 P1 多节而节短,亲代 P2少节而节长,杂交后F1集中双亲显性基因,多节而节长,可达2.1~2.4米,表现杂种优势.请利用遗传图解和必要文字解释这一现象(多节与节长基因分别用A和B表示).

(2)超显性假说则认为等位基因的作用优于相同基因,可以解释杂种优于纯合亲本.例如:豌豆染色体某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A1、A2)各抗一种锈病,两个只抗一种锈病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抗两种锈病,请根据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来分析杂合体抗锈病能力高于显性纯合的原因______

(3)假设豌豆高产与低产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和B与b控制,且A和B 控制高产.现有高产与低产两个纯系杂交的 F1,F1自交得F2,F2里出现了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

①该育种结果支持以上的哪种假说?______

②F2中,中产的基因型为______

③F2中,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五个品系性状分离依次比为______

④若对 F2的所有中产豌豆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遗传图解:

(2)由于A1A1或A2A2只含有一种基因,合成一种抗锈病的蛋白质,而杂合体A1A2含有两种合成抗锈病蛋白质的基因,能合成两种蛋白质,所以杂合体抗锈病能力高于显性纯合.

(3)①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豌豆的产量完全与显性基因的数量有关,所以符合了显性假说.

②豌豆的产量取决于显性基因的个数,可分析出F1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出现以下几种情况:4显性基因AABB为高产,3显性基因AABb或AaBB为中高产,2显性基因AaBb、AAbb、aaBB为中产,1显性基因Aabb或aaBb为中低产,无显性基因aabb为低产.

③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出各基因型的比例,再通过性状进行归纳,可以得出高产、中高产、中产、中低产、低产的分离比为1:4:6:4:1.

④F2中中产豌豆为AAbb、aaBB或AaBb,其比例为1:1:4,计算出它们产生Ab配子的概率为+×=,aB配子的概率也是,AB配子的概率为×=,ab配子的概率为,所以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2:2:1:1,其中Aabb和aaBb都是中低产,所以中产:中低产:低产=1:4:1.

故答案为:

(1)遗传图解:

(2)A1A1或A2A2只含有一种基因,合成一种抗锈病的蛋白质,而杂合体A1A2含有两种合成抗锈病蛋白质的基因,能合成两种蛋白质.

(3)①显性假说    

②AaBb、AAbb、aaBB

③1:4:6:4:1     

④中产:中低产:低产=1:4: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

(2)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

(3)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F2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是“9:3:3:1”的变式,说明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三角形果实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

(2)F1的基因型是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AaBb表现为三角形果实,aaBb、Aabb和aabb表现为圆形果实,三角形:卵圆形=3:1;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3)由以上分析可知,F2中三角形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ABB、AABb、AaBB、AaBb)、A_bb(AAbb、Aabb)、aaB_(aaBB、aaBb),其中AABB、AABb、AaBB、AAbb、aaBB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些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F2三角形个体中,AABB、AABb、AaBB、AAbb、aaBB自交后代均为三角形,而AaBb、Aabb和aaBb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会出现卵圆形.

故答案为:

(1)AABB和aab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3:1     AAbb和aaBB

(3)      AaBb、Aabb和aaB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现存在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

甲:野生型×白色→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甲组杂交子一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______

(2)让乙组后代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概率最大的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甲组中白色个体为双隐性纯合子,因此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是验证演绎推理的常用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野生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其测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2)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组中双亲的基因型都是Ddhh,则F1中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hh、Ddhh,其中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均为野生型,而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有为野生型(DdHh),为黑色(ddHh),所以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黑色个体=():()=2:1.

(3)由以上分析可知,丙组中F1的基因型均为DdHh,其自交后代中橘红色个体(D_hh)所占的比例为,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为,又已知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个体有120条,则后代中表现为黑色的个体也有120条.自交后代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HH、ddHh,因此黑色的杂合子有=80条.

(4)若想使野生型个体与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白色个体(ddhh),则双亲中都必须含基因d、h,因此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

故答案为:

(1)测交  1:1:1:1  

(2)野生型:黑色=2:1   

(3)80 

(4)DdHh×Ddhh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

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

B子二代出现与亲代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1:1

D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种类配子,故D正确.ABC都是D形成的实验结果,故ABC都错.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稻瘟病和稻螟虫害是二倍体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普通水稻无抗虫基因,基因型用OO表示.研究人员通过基因工程将抗虫基因B转入水稻细胞的染色体上,得到基因型为BO的个体,并进一步获得纯合品系(BB).控制水稻的抗稻瘟病和易感病的基因(T/t)位于2号染色体上.现将表现型为抗病不抗虫个体与易感病抗虫个体杂交,得到的F1表现型全为易感病抗虫.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实验结果可判断:抗稻瘟病是______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F1的基因型为______

(2)为检验抗虫基因B是否位于2号染色体上,让F1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情况.若F2______,则证明B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若F2______,则证明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

(3)若实际结果表明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则F2代中既抗病又抗虫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为从中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品种,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写出名称即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感病是显性性状,抗病是隐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是ttBB、TTOO,子代基因型为TtBO.

(2)已知抗病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若抗虫基因B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连锁,所以让F1自交,F2的表现型为感病抗虫:抗病不抗虫=3:1;

若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作用F2表现型为感病抗虫:抗病抗虫:感病不抗虫:抗病不抗虫=9:3:3:1.

(3)若实际结果表明B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2代中既抗病又抗虫(ttB_)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为从中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品种,可采取连续自交的方法.

故答案为:

(1)隐性 ttBB、TTOO     TtBO

(2)感病抗虫:抗病不抗虫=3:1    感病抗虫:抗病抗虫:感病不抗虫:抗病不抗虫=9:3:3:1

(3) 连续自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舞蹈症由等位基因H、h控制,苯丙酮尿症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和r控制,下面是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图.

(1)H、h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遗传病,II5和II6结婚后,生下舞蹈症男性患者的概率为______.    

(2)III2的基因型为______;III1为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的概率为______;III3同时患两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

(3)研究发现,苯丙酮尿症的发生与基因突变确关.下面是基因突变前转录mRNA的模板琏的部分序列(含唯一的起始密码序列信息).(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①请写出该基因片段转录出来的mRNA序列中的第三个密码子:______.突变前该基因片段表达的肽链共有______个肽键.

②模板链的“↓”所指处的碱基“A”变成“G”后,引起苯丙酮尿症的发生,推测导致苯丙酮尿症发生的原因是蛋白质的合成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分析,H、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显性遗传病.由于Ⅱ3和Ⅱ4都患舞蹈症,Ⅲ1患两种遗传病,所以Ⅱ3和Ⅱ4的基因型都为HhRr,因此,Ⅲ1的基因型为HHrr或Hhrr.

(2)Ⅰ4正常,Ⅱ5的基因型为Hh,而Ⅱ6正常,其基因型为hh,所以Ⅱ5和Ⅱ6结婚后,生下舞蹈症男性患者的概率为=.Ⅲ2正常,其基因型为hhRR或hhRr,为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的概率是;Ⅲ3同时患两遗传病的概率为=

(3)①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基因片段转录出来的mRNA序列中的第三个密码子是ACU.突变前该基因片段转录后含7个密码子,翻译后表达的肽链含7个氨基酸,共有6个肽键.

②模板链的“↓”所指处的碱基“A”变成“G”后,转录后产生的密码子为ACG,不再是起始密码子为AUG,所以不能启动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引起苯丙酮尿症的发生.

故答案为:

(1)常   显  HHrr或者Hhrr 

(2)      

(3)①ACU    6     ②不能启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基因型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是(  )

A4

B6

C8

D1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Cc,它产生的配子就相当于拿出一个A或a,一个B或b,一个C或c,他们之间自由组合,为2×2×2=8种.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春•吉安校级月考)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因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1)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以及Hhrr、hhRr、hhrr.

(2)现有一批果蝇属于假回复体(HHrr),请利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实验,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①实验步骤(写出要点即可)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若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若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rr抑制基因H的表达,因此只有在同时具备基因R和基因H时,果蝇才表现毛翅,其余情况下为正常翅.果蝇的9种基因型中表现为正常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Hhrr,表现为毛翅的有HHRr、HHRR、HhRR、HhRr.

(2)①本实验的目的是判断这两对基因的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可根据孟德尔遗传实验方法进行该实验,因此实验步骤为: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常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②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则F2果蝇中毛翅与正翅的比例为9:7;若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则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

故答案为:

(1)hhRR、HHrr

(2)①实验步骤: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常翅果蝇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获得F2;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②结果与结论: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翅的比例为9:7 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种昆虫的基因A、B、C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三种酶催化的代谢反应是:

显性基因越多,控制合成的相关酶越多,合成的色素也越多;酶1、酶2和酶3催化合成昆虫翅的黑色素程度相同;隐性基因则不能控制合成黑色素;黑色素含量程度不同,昆虫翅颜色呈现不同的深浅.现有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两个昆虫交配,子代可出现翅色性状的种类数及其与母本相同性状的概率为(  )

A3,

B5,

C5,0

D9,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两个昆虫交配,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2:1:2:4:2:1:2:1,由于三种酶催化合成昆虫的黑色素程度相同,则子代可出现5种不同翅色性状的种类(分别含5个、4个、3个、2个和1个显性基因);母本中雄虫基因型中含有2个显性基因,雌虫基因型中有4个显性基因,故子代中出现2个显性基因的雄虫概率是×=,出现4个显性基因的雌虫概率是×=,则子代中出现与母本相同性状的概率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某玉米基因型为YYRR,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YYRR×YYRR→YYRR,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YYRR的基因型,A正确;

B、YYRR×YYrr→YYRr,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YYRr的基因型,B正确;

C、由于YYRR个体产生的配子是YR,所以后代的基因型中肯定会出现Y和R的基因,后代不会有yyRr的个体,C错误;

D、YYRR×yyrr→YyRr,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YyRr的基因型,D正确.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