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 共13438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黄瓜是雌雄同株植物,现有黄瓜的两个品种,品种Ⅰ只抗甲锈菌,品种Ⅱ只抗乙锈菌.将品种Ⅰ和品种Ⅱ杂交,F1表现为既抗甲锈菌又抗乙锈菌,F1自交得到的F2中表现型和植株数如下表所示,这两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请回答:

(1)黄瓜抗锈菌基因的出现是______结果,两种抗锈菌基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2)上述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3)从F2中筛选出抗锈病个体的简便方法是______,筛选得到的抗锈病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筛选得到的个体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黄瓜抗锈菌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这两种抗锈菌基因的本质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2)由以上分析可知,上述性状中显性性状是抗甲锈菌、抗乙锈菌,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从F2中筛选出抗锈病个体的简便方法是在含有甲锈菌、乙锈菌的土壤中种植F2植株;F2中抗甲锈病和乙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可见筛选得到的抗锈病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筛选得到的个体中AA:Aa=1:2,因此基因A的频率是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2)抗甲锈菌、抗乙锈菌     AAbb和aaBB(aaBB和AAb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在含有甲锈菌、乙锈菌的土壤中种植F2植株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原文填空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______的同时,______

(2)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__,叫一个四分体.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______分裂.

(4)摩尔根运用______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第一次

假说演绎法

解析

解:(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一个四分体.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4)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减数第一次

(4)假说演绎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植物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共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标记为I、Ⅱ、Ⅲ号),请分析图答下列有关问题:(不考虑交叉互换)

(1)该植物花的位置叶腋(A)对茎顶(a)为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I号染色体上.用纯种叶腋和纯种茎顶植株杂交,F1植株花的位置为______

(2)若控制叶腋性状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但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并没有改变,该基因______(填“是”或“否”)发生基因突变.

(3)该植物高茎(B)对矮茎(b)为显性,圆粒( D)对皱粒(d)(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为显性,现有品种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和④(aabbdd).进行了如下三组杂交实验,Fl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如图所示:

请据表回答问题.

①由表中信息可知,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共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控制茎高度的基因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

②组合三中,Fl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__.利用组合三F1自交,F2中茎顶花高茎皱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③该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为探究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对部分结果做出预测分析:(具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纯种植物类型)

实验一:利用纯种红花高茎与纯种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Fl,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二:利用______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部分结果及结论:

实验一中,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I号染色体上.

实验二中,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用纯种叶腋和纯种茎顶植株杂交,由于植物花的位置叶腋(A)对茎顶(a)为显性,所以F1植株花的位置为叶腋.

(2)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同样导致了基因结构的改变,所以属于基因突变.

(3)①根据组合一中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D:AbD=1:1和组合二中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D:ABd:AbD:Abd=1:1:1:1,可判断控制植物花的位置的基因与控制茎高矮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共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控制植物花的位置性状的基因位于I号染色体上,所以控制茎高度的基因也位于I号染色体上.因此,控制圆粒与皱粒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②组合三中,Fl的基因型为aaBbDd,所以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D:aBd:abD:abd=1:1:1:1.利用组合三F1自交,F2中茎顶花高茎皱粒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③利用纯种红花高茎与纯种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Fl,F1自交得F2,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高茎:白花矮茎=3:1,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I号染色体上.

利用纯种红花圆粒与纯种白花皱粒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圆粒:红花皱粒:白花圆粒:白花皱粒=9:3:3:1,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Ⅱ号染色体上.

故答案为:

(1)叶腋 

(2)是 

(3)①2    I 

②aBD:aBd:abD:abd=1:1:1:1     

③纯种红花圆粒与纯种白花皱粒植株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3:1     红花圆粒:红花皱粒:白花圆粒:白花皱粒=9:3:3: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黄色毛(R)对白色毛(r)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三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四种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有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aarr×AARR;      ②AARr×aarr;       ③AaRR×aaRr;       ④AARr×aaRr.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母本和父本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

(3)两只白色棒状尾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则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依次是______

(4)现有足够多的白色直毛棒状尾雌雄个体(纯合体、杂合体都有),要选育出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选育步骤:

第一步:______

第二步:______,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即为选育出的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雌性个体.

(5)用该动物的胰岛素基因制成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不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______

(A)该动物胰岛A细胞中的DNA;      (B)该动物胰岛B细胞的mRNA;    (C)该动物胰岛A细胞的mRNA;      (D)该动物肝细胞的DNA.

正确答案

①③

Rr或rr、Rr

rrAa、RrAa

选择多对白色直毛棒状尾雌雄个体进行杂交

选择子代中的白色卷毛棒状尾雌性个体与子代中的白色卷毛正常尾雄性个体测交

C

解析

解:(1)①aayy×AAYY杂交,子代AaYy,雄性表现为棒状尾黄色毛,雌性表现为棒状尾白毛,可以判断;②AAYy×aayy杂交,子代AaYy和Aayy,雄性为棒状尾黄色毛和棒状尾白毛,雌性棒状尾白毛,不可以判断;③AaYY×aayy杂交,后代AaYy和aaYy,雄性棒状尾黄色毛和正常尾黄色毛,雌性棒状尾白色毛和正常尾白色毛,可以判断;④AAYy×aaYy杂交,子代是AaY_和Aayy,雄性表现棒状尾黄色毛和棒状尾白色毛,雌性表现为棒状尾白色毛,不可以判断.

(2)根据“生出一个白色雄性个体”可推出该个体基因型为rr,因此要求母本和父本都应有r基因.黄色个体一定为父本,且基因组成为Rr;母本的基因组成为Rr或rr.

(3)根据子代棒状与正常之比为3:1,可推出亲本基因组成都为Aa;又根据雄性个体中白色:黄色=1:1,因此可以确定亲本基因组合为Rr×rr,由于父本和母本均为白色,因此父本基因型为rr,则母本为Rr.由此可以确定,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依次是rrAa、RrAa.

(4)根据要求,要选育出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RRbbAA或rrbbAA)的雌性个体,可以选择多对白色直毛棒状尾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再选择子代中的白色卷毛棒状尾(__bbA_)雌性个体与子代中的白色卷毛正常尾(rrbbaa)雄性个体测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即为选育出的纯合白色卷毛棒状尾雌性个体.

(5)组成动物的任何完整的正常细胞,都具有胰岛素基因,其DNA都可与该DNA探针进行杂交,AD错误;胰岛素基因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可形成能与该探针进行杂交的mRNA,B错误;胰岛素基因在胰岛A细胞中不表达,不能形成能与该探针进行杂交的mRNA,C正确.

故答案为:

(1)①③

(2)Rr或rr、Rr

(3)rrAa、RrAa

(4)选择多对白色直毛棒状尾雌雄个体进行杂交    选择子代中的白色卷毛棒状尾雌性个体与子代中的白色卷毛正常尾雄性个体测交

(5)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纯合黄圆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F1自交得到F2,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2000个,推测纯合的绿色圆粒有(  )

A500个

B1000个

C2000个

D4000个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规律,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 F1自交得F2,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yyRr)占,共有个2000,则F2中纯合的绿色圆粒(yyRR)占,其个数应有2000÷2=1000个.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小麦中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用高秆抗锈病品种与矮秆易染锈病的品种来培育矮秆抗锈病品种.

(1)培育的方法是:先让两个亲本______,然后将得到的F1进行______,在F2中就会得到“矮、抗”新品种.

(2)后代中能产生“矮、抗”新类型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3)欲保证在F2中获得90株“矮、抗”株系,应至少从F1植株上选取______粒种子点种.

(4)假若在F2中得到600株“矮、抗”株系,从理论上推算,其中稳定遗传的“矮、抗”有______株.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杂交育种基本育种过程.第一步让两纯种杂交得F1.第二步让F1自交得F2,在F2中就会得到“矮、抗”新品种.

(2)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3)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DTT×ddtt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DdTt,表现为高杆抗病,子一代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_T_:D_tt:ddTt:ddtt=9:3:3:1,其中“矮抗”小麦的基因型为ddT_,占,Fl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发育中为F2,因此要想在F2中获得90株“矮抗”小麦,应至少从Fl植株上选取90÷=480粒种子点播

(4)F2中获得的“矮、抗”株系的基因型为ddTT、ddTt,则在F2中得到600株“矮、抗”株系,稳定遗传的“矮、抗”有200株.

故答案为:

(1)杂交   自交

(2)基因重组

(3)480

(4)20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某种植物杂交后所结果实中胚乳的基因型为AAaBBb、AAabbb、aaabbb、aaaBBb,那么母本和父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A母本aabb  父本Aabb

B母本aabb  父本AaBb

C母本AaBb  父本aabb

D母本aaBb  父本Aabb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若母本aabb,父本Aabb,则胚乳的基因型为Aaabbb、aaabbb,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若母本aabb,父本AaBb,则胚乳的基因型为Aaabbb、aaabbb、AaaBbb、aaaBbb,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若母本AaBb,父本aabb,则胚乳的基因型为AAaBBb、AAabbb、aaabbb、aaaBBb,与题意相符,故C正确;

D、若母本aaBb,父本Aabb,则胚乳的基因型为AaaBBb、Aaabbb、aaaBBb、aaabbb,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利用雌雄同株的二倍体青蒿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产青蒿素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现用2个纯合二倍体青蒿品种高产感病和低产抗病杂交,F2中出现5/8的重组类型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青蒿素产量用基因A,a表示:病况用基因B,b表示),上述性状遗传所遵循的是______

(2)全部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所结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表现出性状分离的株系占______.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高于二倍体青蒿,请简要写出培育四倍体优良新品种的过程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若亲本为AABB×aabb,则后代重组型为,若亲本为AAbb×aaBB,则重组型为;故现用2个纯合二倍体青蒿品种高产感病和低产抗病杂交,F2中出现的重组类型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上述性状遗传所遵循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

(2)全部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所结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由于在F2中,纯合体占,杂合体占,故在所有F3株系中,表现出性状分离的株系即为F2的杂合体,占 .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具有高产抗病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培育四倍体优良新品种的过程可使二倍体染色体加倍而获得,具体做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纯合高产抗病二倍体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获得纯合四倍体植株.

故答案为:

(1)AAbb×aaBB  基因的自由组合 

(2)  高产抗病

(3)用秋水仙素处理纯合高产抗病二倍体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获得纯合四倍体植株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

(1)若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丁,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______变为_______.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填“a”或“b”)链中.

(2)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自交性状不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用隐性亲本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与窄叶矮茎植株的比例为______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了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______;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M中b链为转录的模板链,若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则基因由CAG→AAG,因此其转录形成的密码子由GUC→UUC.正常情况下,基因R有2个,经过复制后数量最多,即有4个;由以上分析可知,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a链中.

(2)基因M、m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基因M、m与基因H、h可自由组合.用基因型为MMHH和mmhh的植株为亲本杂交得F1(MmHh),F1自交得F2,F2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即F2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植株所占的比例为;F2中宽叶高茎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MMHH、MmHH、MMHh、MmHh,用隐性亲本(mmhh)与F2中宽叶高茎植株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M_H_)所占的比例为+×+×+×=,窄叶矮茎植株(mmhh)的比例为××=,因此测交后代中宽叶高茎:窄叶矮茎=4:1.

(3)基因型为Hh的植株减数分裂时,出现了一部分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Hh型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缺失一条4号染色体的高茎植株(H_)减数分裂时,偶然出现一个HH型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移向同一极所致.

(4)方案一、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mr)与该宽叶红花突变体进行杂交.若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r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r、Moro,宽叶红花:宽叶白花=1:1;若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o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o、M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宽叶白花=2:1;若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oRo与moro,后代为MmRr、MoRo、moro、o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窄叶白花=2:1.

方案2二、选择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红花植株(mR)与该宽叶红花突变体进行杂交.若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r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mRr、Moro,宽叶红花:宽叶白花=3:1;若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MRo与moro,后代为MmRr、MoRo、MmRo、Mooo(幼胚死亡),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若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即MoRo与moRo杂交,后代为MmRR、MoRo、moRo、oooo(幼胚死亡),宽叶红花:窄叶红花=2:1.

故答案为:

(1)GUC    UUC  4   a

(2)   4:1

(3)(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的)交叉互换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体未分离

(4)答案一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窄叶白花植株杂交

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1

I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III.宽叶红花与窄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2:1

答案二

①用该突变体与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宽叶白花植株杂交

I.宽叶红花与宽叶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

II.后代全部为宽叶红花植株

III.宽叶红花与窄叶红花植株的比例为2: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雕鸮(鹰类)的控制颜色(用A、a表示)和斑纹(用B、b表示)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l.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亲代到F1代的遗传图解.______

(2)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均为无纹,说明无纹为显性,条纹为隐性;F1体色表现为绿色与黄色,且比值为1:3,说明双亲的基因组成为测交组合.当F1的绿色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黄色=2:1;故绿色为显性;根据题干可知体色性状中纯合子致死.因此,可推出双亲基因型:绿色条纹(Aabb)和黄色无纹(aaBB),所以F1的绿色无纹必然是AaBb,因为有条纹亲本.而黄色无纹则是aaBb,其遗传图解见答案.

(2)由(1)分析可知F1的绿色无纹雕鸮的基因AaBb,且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l的原因是在其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 1AABB(绿色无纹)、2AABb(绿色无纹)、AAbb(1绿色条纹).

故答:(1)

(2)AABB、AABb、AAbb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