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
- 共1057题
有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
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在三段绳上分别挂上三组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回答下列问题:
(1)(多选题)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达到平衡的是:
A,钩码的个数
B,钩码的个数
C,钩码的个数
D,钩码的个数
(2)(多选)达到平衡后,需要记录的是: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该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在白纸上画出了图(乙)所示的五个力,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
A,是
的平衡力
B,、
的合力是
C,、
大小一定相等
D,和
不重合,说明实验失败
正确答案
(1)( B C)
(2)( A C )
(3) ( A )
解析
略
知识点
(1)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
和
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 表示力和
合力的理论值; 表示力
和
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填“
”或“
”)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③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2)某实验小组描绘规格为“
”的小灯泡的
特性曲线。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为
,内阻约
)
B.电流表 (量程为
,内阻约
)
D.电压表(量程为
,内阻约
)
C.电压表(量程为
,内阻约
)
E.滑动变阻器(
,额定电流
);
F.滑动变阻器(
,额定电流
)
G.直流电源(电动势,内阻忽略不计)
H.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①在小灯泡接入电路前,使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 档进行测量。(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压
B.直流电流
C.欧姆“”
D.欧姆“”
②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只需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③若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表的右端应与电路中的 点相连(选填“a”或“b”)
④开关闭合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____端(选填“c”、“d”或“cd中间”)
⑤测量后,该小组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拟合出小灯泡的
特性曲线如图示。请根据曲线确定小灯泡两端电压为
时,其实际功率
⑥该小组按实验要求设计出正确电路图并正确连线后,合上电键,慢慢增大小灯泡的电压,发现刚开始时两电表指针均偏转,但小灯泡不发光,请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① F ;
② B
③ CD
(2)① D
② B ; C ; E
③ a 点
④ c 端
⑤ 0.33 W
⑥ 电压(电流)较小时,灯丝的温度较低,达不到发光的温度
知识点
21.(1) 小翔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
的关系,由实验绘出
与
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该弹簧劲度系数为( )N/s。
(2)小丽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A.如图丙,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
B.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记录细绳套
、
的( )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丁中
弹簧称的读数为( )N;(保留两位小数点)
C.小丽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
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丁所示,请你用作图工具在图戊中作出
、
的合力
;
D.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如图戊所示;
E. 最后观察比较和
,得出结论。
正确答案
(1)125 (2)方向 11.40(11.38~11.42) 如图所示
解析
(1)图线斜率为弹簧劲度系数,由图可得:
125N/m。
(2)两弹簧称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记录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即细绳套
、
的方向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弹簧秤读数要估读一位,由图得图丁中
弹簧称的读数为11.40N(11.38~11.42N)选定合适的标度,以两个分力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合力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作图如答案图。
知识点
21.I.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
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O;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沿每条细绳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仍拉到位O,记录测力计的示数F3,( );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3;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比较( )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
Ⅱ.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Ω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Ω)和若干导线。
(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将表头与电阻箱( )(填“串联”或“并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 )Ω。
(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及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下表。
① 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IR—I图线
② 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 ) V,内阻r是( )Ω。
正确答案
I. ③沿此时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这些点连成直线
⑥F和F3
II. (1)并联 5.0 (2)①如图所示 ②1.53 2.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题6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b点。
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题6图2所示,读数为 V,说明 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
②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题6图2相同,可判断发生故障的器件是 。(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
(2)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学科网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PC、QC的拉力大小TP、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的距离增加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P、TQ与绳长PC的关系曲线如题6图4所示。由实验可知:
①曲线Ⅱ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cm,该曲线为 (选填:TP或TQ)的曲线。
②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 (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
③曲线Ⅰ、Ⅱ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为T0= 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
为T0= 。
正确答案
答案:11.5V(11.2.V-11.8V均可),蓄电池;小灯。60(56-64均可)cm,TP;Q;4.30N(4.25-4.35均可),
解析
略
知识点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
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
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3.6
(2)d
(3)①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②减小重物M的质量
(或将A更换成较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方向等)
解析
略
知识点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哈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位置,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2)关于此实验,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两弹簧秤的拉力一定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如果将两个绳套换成两根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不同
D,两次拉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的目的是确保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正确答案
(1) F′
(2) D
解析
略
知识点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 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你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正确答案
(1)3.6
(2)D
(3)①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 ②减小重物M的质量(或将A更换为较大的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方向)
解析
(1)如图,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3.6N;
(2)“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只要验证每次FA、FB和Mg满足平行四边形即可,D不必要。
(3)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说明拉弹簧测力计A的力大了,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减小重物M的质量;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方向,可以减小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或将A更换为较大的测力计。
知识点
(1)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①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B的示数为_______N。
②,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 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③,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表格中所列数据是测量小灯泡U-I关系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应选用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填“甲”或“乙” );
②在方格纸内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曲线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I变大而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③如图丙所示,用一个阻值为10Ω定值电阻R和上述小灯泡组成串联电路,连接到内阻不计、电动势为3V的电源上。则流过灯泡的电流约为 A。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①3.6N
②不变
③ C
(2)①甲
②变大 如图
③0.170~0.175内均可
知识点
21.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1、O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为F,测量并记录O1、O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N,测出所对应的
,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③找出②中F=2.50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OA, OB段的拉力记为FOB。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给出的坐标纸上(见答题卡)画出F-图线,根据图线求得
0=( ) cm。
(2)测得OA=6.00cm,OB=7.60cm,则FOA的大小为( )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答题卡上做出FOA和FOB的合力F‘的图示。
(4)通过比较F’与 ( ) 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正确答案
(1)10.00;
(2)1.8;
(3)图略;
(4)FOO’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1.I.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讲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压力,使橡皮条申长,结点到达纸上面某一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以下的实验操作和处理补充完整:
①用铅笔描下结点位置,记为0;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
,沿每条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分别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相应的点连成线;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扔拉到位置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比较________ 的一致程度,若有较大差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改进后再次进行实验。
Ⅱ.某同学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从实验室找到以下器材:一个满偏电流为100μA、内阻为2500Ω 的表头,一个开关,两个电阻箱(0~999.9 Ω)和若干导线。
(1)由于表头量程偏小,该同学首先需将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mA的电流表,则应该将表头与电阻箱________(填“并联”或“串联”),并将该电阻箱阻值调为________ Ω
(2)接着该同学用改装的电流表对电池的电动势即内阻进行测量,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电阻R测相应的电流I,且作相关计算后一并记录如下表。
①根据表中数据,图2中已描绘出四个点,请将第5、6两组数据也描绘在图2中,并画出IR/I图线;
②根据图线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是________ V,内阻r是________ Ω。
正确答案
Ⅰ.③沿此时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描出几个点,用刻度尺把这些点连成直线
⑥和
Ⅱ.(1)并联 5.0
(2)①如图所示
②1.53 2.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1)用精密方法测得某工件的长度为1.63812cm,若用毫米刻度尺测该工件的长度为(
)cm,用游标尺为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它的长度,示数为( )cm,用游标尺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它的长度。示数为( )cm。
(2)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同时保证弹簧的轴线与细绳在同一直线上
B.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必须要用秒表测出平抛物体的运动时间
C.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入射球每次应从同一高度无初速度滑下
D.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大小”的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油滴的质量
E.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摆长测量无误。预得的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将全振动的次数N误计为N+1
F.在“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描绘电场的等势线”的实验中,要在木板上自上而下依次铺放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6
(2)D
(3)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大小;减小重物M的质量(或将A更换成较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方向等)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3.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事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二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 )。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实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1)①bcd ;②更换不同的小重物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