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细胞
- 共6264题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题中提出“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没有调反光镜和光圈,而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大,但是视野暗,因此确定A项细胞最大,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视野最暗.
故选:A.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紫色液泡,因此观察洋葱紫色液泡的大小变化可不用高倍镜,故A正确;
B、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故B正确;
C、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黑藻细胞含有绿色的叶绿体,会干扰实验观察,因此观察线粒体时,最好选用无色的细胞进行实验,故C错误;
D、斐林试剂在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所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时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故D错误.
故选AB.
(2015秋•渭南校级月考)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要将右下角的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显微镜的呈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因此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在右下角,其实在载玻片上应位于左上方,因此要将右下角的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
故选:B.
用高倍镜观察的程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调至清晰;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用高倍镜观察时,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操作为: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使视野清晰,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故用高倍镜观察的程序是: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调至清晰→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故选:B.
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透明纸片制成的装片,看到的物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F”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F”字的透明纸片制成的装片,看到的物像是
.
故选:D.
某细胞的物像在视野范围的右上角,若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则临时装片移动的方向应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上下左右颠倒的虚像,即我们看见在视野的右上方,其实它位于载玻片的左下方,因此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我们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故选:A.
如图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视野,请据图回答:
(1)视野中有一小块污物,下列对于判断污物来源无效的是______.
A.转动目镜 B.转动物镜
C.调节反光镜 D.移动玻片标本
(2)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______方向移动.转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
(3)若上皮细胞经过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呈现绿色的核酸为______,呈现红色的核酸为______.
(4)若上皮细胞经过健那绿染色,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中呈现蓝绿色的细胞器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显微镜视野中有污物,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物跟着转动,该污物在目镜上,如果污物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物跟着转动,该污物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物都不跟着动,则污物在物镜上.转动反光镜,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调节光线的强弱,该措施对于判断污物来源无效.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为呈的倒立的虚像.因此图中在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前,要使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方向移动.转换高倍镜后,物像模糊不清,这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3)若上皮细胞经过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甲基绿会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会将RNA染成红色.
(4)线粒体经过健那绿染色呈蓝绿色.
故答案为:
(1)C
(2)左上方 细准焦螺旋
(3)DNA RNA
(4)线粒体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看到的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时,当把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小、变暗,细胞的数目变少,要观察的细胞可能不在视野的中央,这时要想找到细胞,并观察到清晰的细胞结构,需要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观察.
故选:B.
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体是绿色的,不需染色,并且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故A正确;
B、花生子叶细胞需要用苏丹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故B错误;
C、线粒体需要用健那绿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故C错误;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有紫色的大液泡,因此细胞核观察并不清晰,故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高倍镜使用描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高倍镜的使用过程中,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A正确;
B、在高倍镜使用过程中,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而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B错误;
C、换高倍镜后,物镜镜头变长,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减小,C正确;
D、低倍镜换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亮,D正确.
故选:B.
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放大倍数越大,物镜镜头越长,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越小,A正确;
B、看清物象时,使用与盖玻片间距离越小的物镜,看到的细胞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B错误;
C、由于显微镜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因此观察向日葵叶片气孔时,若将玻片向右移动,则视野中气孔向左移动,C正确;
D、由于显微镜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D正确.
故选:B.
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都是单个细胞或单层细胞构成的,光能透过,所以能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A正确;
B、酵母菌没有特殊的颜色,B错误;
C、水绵是绿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是紫色的,C错误;
D、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不是因为它们是活细胞,D错误.
故选:A.
下列与显微镜有关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倍显微镜换用高倍镜前,应先将装片移动到视野中央,否则看不到观察目标,A正确;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步骤是:撕取洋葱磷片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B正确;
C、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等材料需要染色后才能用显微镜观察到,而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则无需染色,C错误;
D、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状态,根据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实际上细胞质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图中所标注的叶绿体实际位于细胞的右下角,D正确.
故选:C.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④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转换器 ④移动装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要④移动装片,由于乙图中观察区域在甲图中视野的右上方,实际上该区域在载玻片的左下方,因此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玻片;然后③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②调节光圈,最后再①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故选:B.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一行细胞是长度,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比原来放大了4倍,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8÷4=2个细胞,A正确.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