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细胞
- 共6264题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先调节光圈,使视野变亮,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A错误;
B、核糖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B错误;
C、视野中的异物可能在目镜、物镜或装片上,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说明异物不再物镜、装片上,因此异物在目镜上,C正确;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生理盐水,滴加清水,会使口腔上皮细胞吸水涨破,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低倍镜下视野范围大,高倍镜下视野小,观察的细胞少,A错误;
B、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将甲基绿、吡罗红混合使用,不能分开使用,B正确;
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时,所用蔗糖溶液浓度一般为0.3g/ml左右,0.5g/ml会使植物细胞失水过度,杀死植物细胞,C错误;
D、叶绿体本身就是绿色的,不需要染色,D错误.
故选:B.
下列哪些实验适合采用菠菜叶片作实验材料(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还原性糖的检测需要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因此选择材料应选择无色或白色的,A错误;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染色,观察绿色和红色,色素的颜色会掩盖颜色反应,B错误;
C、菠菜叶肉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均有细胞分裂的能力,因此不合适,C错误;
D、取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D正确.
故选:D.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个.
(3)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失水之后的细胞,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膜是否与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______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______移动;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______.
(5)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象(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科学家依据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填标号).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细胞,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显微镜下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物体面积或体积.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在原来的基础上长度又放大4倍,所以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数目为8÷4=2个.
(3)在光线充足的实验室里,显微镜内的视野太亮,为了便于观察,应调暗视野,即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q”.
(5)分析图解可知,图中A是口腔上皮细胞,B是蓝藻,C是植物的维管束细胞,D是猪的红细胞.科学家依据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图中只有B细胞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蓝藻和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细胞,原因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
故答案为:
(1)长度或宽带
(2)2
(3)p
(4)左上方“q”
(5)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B BC 核糖体 红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
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由于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转180度,因此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依然为逆时针.
故选:B.
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在低倍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下看到视野中有128个大小均匀的细胞,充满显微镜的视野,换用高倍物镜(目镜为10×,高倍物镜为40×)后,看到的细胞约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物镜由10×转换中40×,物象放大了4倍,物象的面积放大了16倍,因此视野中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为8个.
故选:B.
下列关于高倍镜的使用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A正确;
B、高倍镜下视野变暗,因此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把视野调亮,图象才清晰,B正确;
C、在高倍镜使用过程中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错误;
D、在高倍镜使用时,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D正确.
故选:C.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叶绿体形态及分布的实验中,应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细胞,因为下表皮叶肉细胞叶绿体大而且数量少,便于观察,A正确;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后,需要先移到视野的中央,之后才可换上高倍物镜观察,B错误;
C、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使清晰,C错误;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大的光圈或者使用凹面镜,D错误.
故选:A.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镜头标有40×和10×,[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9]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___ (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______倍.
(2)该同学观察时,[6]______上标有15×字样,[9]______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______.
(3)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镜(40×)观察,他应向______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随后调______准焦螺旋.
(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所观察物象长度或者是宽度放大.图中显微镜可以看出,物镜用的是短的,并且物镜和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使用的是低倍物镜,因此物体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2)图中6为目镜,9为物镜.当物镜由40×观察后转换10×,细胞的放大倍数减小,因此细胞观察到的细胞较小,但是细胞的数目增多.
(3)由于显微镜呈的像为倒立的虚像,看到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实际上应位于载玻片的左上方,因此在换用高倍镜之前,应将在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将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随后调细准焦螺旋.
(4)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水绵也是有单个细胞形成的条带状、洋葱表皮是单层细胞,因此这些材料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故答案为:
(1)长度或宽度 100
(2)目镜 物镜 多
(3)右下方 细
(4)A
在一台显微镜上,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已知物象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装片距离物镜的距离越远.
分析题中四个选项的放大倍数,目镜(15×)和物镜(45×)>目镜(5×)和物镜(45×)>目镜(15×)和物镜(10×)>目镜(5×)和物镜(10×),所以目镜(15×)和物镜(45×)组合放大的倍数最大,观察到的细胞数最少,而目镜(5×)和物镜(10×)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小,观察到的细胞数最多.
故选:C.
低倍镜(×l0)观察到根尖约64个细胞.现要选择观察的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则有关显微镜高倍镜( x40)操作的说法或操作,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于要选择观察的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因此换用高倍物镜前,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再转换为高倍镜,A正确;
B、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换用凹面镜,B正确;
C、显微镜分辨率主要取决于物镜镜头的镜口率,与放大倍数无关,C错误;
D、换用高倍物镜后,工作距离变小,放大倍数增大4倍,因此可能只观察到64÷42=4个左右细胞,D正确.
故选:C.
某同学按下表所示进行有关实验.
将上述A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有以图示“10×”和“40×”两种.请回答:
(1)该同学应先用物镜______(填“①”或“②”)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______,再用转换器转过物镜______(填“①”或“②”)观察
(2)第二次观察物像的放大倍数为______倍.
(3)与第一次观察结果相比较.第二次观察看到的细胞(填正确选项前字母).______
A、大而多 B、大而少 C、小而多 D、小而少
根据观察的结果分析:
(4)A组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_____.
(5)B组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
(6)C组实验中的X试剂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分析题图可知,①②是物镜,①短,放大倍数低,②长,放大倍数高;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时,应该先在①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象,通过移动装片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在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②.
(2)目镜放大倍数为10×,第二次观察,物镜放大倍数是40×,因此物象放大倍数是10×40=400.
(3)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大、细胞数目少.
(4)用显微镜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时,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5)还原糖的检测原理: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还原糖反应呈现砖红色,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无色或近白色,西瓜汁呈红色,遮盖还原糖呈现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用西瓜汁为材料检测还原糖.
(6)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
故答案为:
(1)①视野中央 ②
(2)400
(3)B
(4)洗去浮色
(5)选择材料不对
(6)双缩脲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显微镜使用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A正确;
B、高倍镜下视野较暗,故观察黑藻的叶绿体时,通过增大光圈把视野调亮,可使图象清晰,B正确;
C、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C正确;
D、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D.
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正方形,A错误;
B、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所以要将位于视野左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B正确;
C、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并不是视野调的越亮,看到的物像越清晰,如果物像本身的颜色很浅时,需将视野调暗才容易观察到,观察未经染色的动物细胞,可把视野调暗,能较清晰地看到细胞的边缘和细胞核,C正确;
D、0.3g/mL蔗糖溶液高于细胞液浓度,故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0.3g/mL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
故选:A.
对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在高倍镜的使用过程中,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转至高倍镜,A错误;
B、转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升高镜筒,应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B错误;
C、高倍镜比低倍镜观察到的视野暗,因此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使视野变亮,C正确;
D、若物象位于视野右上方,标本位于左下方,因此如果让物象移至视野中央,标本应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