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石河子校级期末)如图是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镜头的组合情况.1、2代表物镜;3、4代表目镜;5、6是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使用下列哪组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1、3、6

B2、3、5

C1、4、6

D2、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装片距离物镜的距离越远,所以要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1、4、6,C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B⑤→④→②→③

C②→①→⑤→④

D④→⑤→③→②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从图中的(1)转为(2)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所以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②→③,切记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______倍.

(2)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离玻片标本0.5cm处停止.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______

(3)如果载玻片上写着一个“b”,那么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

(4)用4台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______

A.目镜15×和物镜45×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5×

(5)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_

(6)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______.若视野中一半明亮,一半黑暗,这最可能是______造成的.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图可知,物镜中正对通光孔的物镜较短,因此放大倍数较小,为10×,因此图示状态下放大倍数是10×10=100;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和宽度.

(2)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为防止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损坏,因用专门的擦镜纸擦试镜头,而不能用纱布擦拭;组织切片展平后应盖上盖玻片,再放置到显微镜载物台上固定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3)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为倒像,故如果载玻片上写着一个“b”,那么视野中看到的是“q”.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A、B、C、D的放大倍数分别为675、150、50、225,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C.

(5)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到的视野越小,视野越暗,据图示特点可知,C细胞最大,数目最少,故放大倍数最大,则视野最暗的是C.

(6)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若视野中一半明亮,一半黑暗,这是由于反光镜没有调整好,没对好光所致.

故答案为:

(1)长度 100

(2)①擦拭镜头不应用纱布,而应用专门的擦镜纸,②放入小块组织后展平,然后再盖上盖玻片,再放置到显微镜载物台上固定

(3)q  

(4)C 

(5)C

(6)切片标本切的厚薄不均匀 反光镜没有调整好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异物可能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镜筒中

D材料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根据题意可知,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A错误;

B、由于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同时又不在物镜上,因此可能在目镜上,B正确;

C、异物不可能存在于镜筒中,C错误;

D、由于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即不在材料中,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为显微镜视野中的某植物叶表皮,其中深色的为保卫细胞,刻度线在目镜镜头上.

①若要测量该保卫细胞长度,可小角度转动装片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②若要测量该保卫细胞长度,可小角度转动目镜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若要测量该保卫细胞长度,可小角度顺时针转动装片,因为保卫细胞物像转动的方向和装片移动的方向一致;

②若要测量该保卫细胞长度,可小角度逆时针转动目镜,因为测微尺在目镜上.

故答案为:①顺时针 ②逆时针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低倍镜下能看清物像,但高倍镜却看不清物像.原因不可能是(  )

A对光不合适

B材料不在通光孔的正中

C切片太厚

D玻片标本放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在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高倍镜会看不清物像,此时可以通过调节光圈或反光镜进行对光,A错误;

B、低倍镜下观察清楚之后,在换用高倍镜之前,应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否在换用高倍镜后将看不到物像,B错误;

C、切片如果太厚,光线将不能透过切片,在低倍镜下也看不清物像,C正确;

D、由于载玻片较厚,玻片标本如果放反,就会影响调焦,导致高倍镜下看不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①④

D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只能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A错误;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长或宽是实物的15×40=600倍,B错误;

C、由图分析可知放大倍数最大的是④、最小的是①,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说明放大倍数最小,应该是①;用的光圈最大说明需要的光线多,放大倍数最大,应该是④,C正确;

D、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装片上的物体厚度不均匀或对光不好,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显微镜下看到一草履虫在沿逆时针方向运动,那么,它实际的运动方向是(  )

A逆时针

B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

C顺时针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视野中草履虫在沿逆时针方向运动,由于在显微镜视野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也就是旋转180度,因此它实际的运动方向依然为逆时针.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使用低倍物镜    ②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③调节反光镜视野明亮   

④使用高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

A④③⑥②①⑤

B①③⑥②④⑤

C④③⑤②①⑥

D②①⑥④⑤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正确步骤应为:①使用低倍物镜,“找”,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  ③调节反光镜视野明亮⑥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②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移”,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下呈的是倒立的虚像,移动时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哪一方向就像哪方向移动装片即可,口诀“偏哪向哪移”,④使用高倍物镜,“转”,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调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即①③⑥②④⑤.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小,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①④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所以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所以③比④放大倍数大,A错误;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即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应选用③,但不能提升镜筒,B错误;

C、从低倍镜到高倍镜的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小,应选择低倍物镜和目镜,且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远,所以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①④⑥,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假设你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如图中的情形,回答下列问题:

(1)要看清楚A的上半部,应将载玻片往何方向移动?______

(2)欲使用高倍物镜应转动哪个装置?______,在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将目标移至______

(3)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的______,视野的亮度比原来的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因为显微镜下物像是倒置的,图中A位于视野的上方,实际上它位于装片的下方,因此使用高倍镜之前必须要将它往正上方移动,将A移至视野的中央.

(2)欲使用高倍物镜应转动物镜转换器,在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3)高倍镜下,放大的倍数变大,但视野变暗,同时视野变小,所以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

故答案为:

(1)正上方

(2)转换器     视野中央

(3)少         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如图所示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要求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即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显微镜的使用中,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小,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大,因此选项D中的物镜和玻片的距离最大,所以用这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使用高倍镜前必须找到观察目标”,下列有关这句话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数量少,难以找到目标

B高倍镜下视野暗,难以找到目标

C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伤透镜和玻片

D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和在视野中寻找目标都不太方便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由于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目标数量少,难以找到目标,因此必须首先利用低倍镜找到目标,A正确;

B、高倍镜观察时,其视野亮度也可以调节,因此其视野亮度不是“难以找到目标”的原因,B错误;

C、高倍镜与玻片的距离较近,调节焦距时容易损伤透镜和玻片,因此必须首先利用低倍镜找到目标,C正确;

D、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和在视野中寻找目标都不太方便,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若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视野中的光线将会(  )

A变亮

B变暗

C无变化

D变化无规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换成了高倍镜,视野窄,透光量少,视野变暗.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验时,若要将位于视野左上角的目标移至视野正中,载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左上角

B右上角

C左下角

D右下角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显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观察到的物象位于视野的左上角,要是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角移动玻片标本.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组成细胞的分子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走近细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