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①②③④⑤⑥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从视野A到视野B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转动转换器  ④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⑤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A④-③-②

B③-①-④

C⑤-③-②

D③-④-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1)从视野A到视野B时,首先要将甲移至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甲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即⑤;

(2)将甲移至视野的中央后,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即③;

(3)在高倍镜下,要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细准焦螺,即②.

因此正确的操作是⑤-③-②.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B物镜由10×换成40×后被观察物体面积变大到10×视野下的4倍

C在低倍镜下观察完细胞后换至高倍镜需重新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D观察对象在视野右上方,想将其移至视野中心,需要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小,体积变小,视野变得越亮.所以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A错误.

B、物镜由10×换成40×后被观察物体面积变大到10×视野下的16倍,物像放大的是边长,B错误;

C、换至高倍镜需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

D、显微镜看的像是放大的、倒立的、相反的虚像,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想将其移至视野中心,需要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甲转为图乙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从左图转为右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⑤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④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②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③②.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小芬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A正确;

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

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

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④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B①③组合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D若观察到的图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为了更好地观察,应将标本往右下方移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①②表示目镜,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所以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所以③比④放大倍数大,因此,①④组合放大倍数最小,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正确;

B、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放大倍数大,所以②③组合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B错误;

C、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即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时,应选用③,但不能提升镜筒,C错误;

D、由于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若观察到的图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为了更好地观察,应将标本往左上方移动,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图中的A转为B(高倍镜下观察),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⑤

C④③①⑤

D③②⑤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分析图可知,B图气孔是A图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即可.即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③②④,切记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由视野A到视野B时,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据图可知,图B为图A中甲的放大,视野A甲在左下方,因此物像甲要向右上方移动,故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放大,若先放大甲就有可能移动到视野外面而看不到,因此首先⑤移动玻片;放大时先④转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因此还要③调节光圈,用大光圈使视野变亮,为了看得更加清晰需要②转动细准焦螺旋.因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⑤④③②.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个物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应先用物镜乙观察

B物镜甲观察到的视野亮度较暗

C物镜乙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少

D物镜甲观察到的细胞较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较大,因此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时选用低倍镜观察即可,即用物镜甲观察,A错误;

B、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即物镜乙,B错误;

C、物镜乙为高倍镜,因此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较少,C正确;

D、物镜甲为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较小,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面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象从如图中的甲转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⑤

D③②①⑤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分析图可知,乙图气孔是甲图左下角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将装片想左下方移动;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即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在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一个细胞,其细胞核位于细胞的左侧,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观察的材料中,细胞核的实际位置及细胞质流动方向分别是(  )

A位左侧;顺时针

B位于右侧;顺时针

C位于左侧;逆时针

D位于右侧;逆时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在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一个细胞,其细胞核位于细胞的左侧,则细胞核的实际位置应位于右侧;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不变,所以光学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一个细胞,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该细胞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就是顺时针.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顺序是(  )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         

②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

③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在低倍物镜下看清物像,并把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转换高倍物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要转动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明亮;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像为止.

即操作顺序为:③②④①.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观察洋葱紫色液泡的大小变化可不用高倍镜

B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C观察线粒体最好用黑藻叶片做材料

D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时最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洋葱表皮细胞较大,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紫色液泡的大小变化要用低倍镜观察,A正确;

B、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B错误;

C、黑藻细胞含有叶绿体,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影响线粒体的观察,C错误;

D、斐林试剂的显色反应需要水浴加热,会改变反应温度,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每次使用不同的物镜与目镜,反光镜与光圈不动.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物镜4×目镜10×

B物镜4×目镜16×

C物镜40×目镜10×

D物镜40×目镜16×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越暗.

A、放大倍数为=4×10=40;

B、放大倍数为=4×16=64;

C、放大倍数为=40×10=400;

D、放大倍数为=40×16=640.

因此,在反光镜与光圈不动的情况下,D中放大倍数最大,其视野最暗.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你根据对显微镜的使用回答:

(1)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______,以防止物镜触及装片.

(2)调焦时要使用______准焦螺旋,换上高倍镜后要使用______准焦螺旋.

(3)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使用______,待观察物体移到______.如果观察的物象在视野左上方,装片应该向______移动.

正确答案

物镜

低倍镜

视野中央

左上方

解析

解:(1)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以防止物镜触及装片.

(2)低倍镜下调节粗准焦螺旋,即镜筒下降和上升时要使用粗准焦螺旋,换上高倍物镜后要使用细准焦螺旋.

(3)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待观察清晰后,将观察物移到视野中央.如果观察的物象在视野左上方,装片应该向左上方移动.

故答案为:

(1)物镜  

(2)粗    细

(3)低倍镜   视野中央  左上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______倍.

(2)某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______

(3)如图2是某同学在“目镜lO×,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______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4)他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______方向移动.

(5)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______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显微镜下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图中状态下使用的物镜是低倍镜,因此其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

(2)某同学观察时,[6]目镜上标有15×字样,[9]物镜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即从高倍镜转换到低倍镜,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3)A、转动转换器后,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正确;

B、“目镜lO×,物镜40×”是高倍镜下,此时调节细准焦螺旋,可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是物像更清晰,B正确;

C、调节光圈可以调节视野的亮暗,但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C错误;

D、调节反光镜可调节视野的亮度,D正确.

故选:C.

(4)③位于视野的左下方,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要将其移植视野的中央,还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5)酵母菌是单个细胞,水绵和洋葱表皮都是单层细胞,细胞之间不重叠,因此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故答案为:

(1)长度    100

(2)多   

(3)C

(4)左下方

(5)A

下一知识点 : 组成细胞的分子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走近细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