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细胞
- 共6264题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转换器为物镜转换器,因此转动转换器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错误;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成像的焦距,B正确;
C、调节光圈,调节通过的光线的量以调节视野的亮度,C错误;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D正确.
故选:BD.
下列诸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标本染色较深时,可以调亮视野,因此可以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A正确;
B、由于显微镜的成像为倒立的虚像,因此要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象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B正确;
C、在使用高倍镜时,应直接旋转物镜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不能提升镜筒,C错误;
D、在使用高倍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象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再换上高倍镜,D正确.
故选:C.
下列对如图所示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图①中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深而不是变浅,A错误;
B、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处于分裂期的细胞,要选取分生区细胞,分生细胞呈方形、紧密排列,在视野中位于左侧,所以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B正确;
C、由甲转换成已时放大倍数增加,观察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C错误;
D、用样方法计数时,首先要计数样方内部的个体,对于处在边界上的植株,应该只计数相邻两条边上的植株,不应四条边上的植株都计,也不能四条边上的植株都不计,D错误.
故选B.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时,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以A错误.
B、萃取剂属于易燃易爆物质,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所以B正确.
C、健那绿是活体染色剂,对线粒体进行染色时,不能.不用先将细胞用盐酸进行解离.所以C错误.
D、平板划线操作中,随着划线次数增加接种环上的菌种会越来越少.所以D错误.
故应选B.
如果已知目镜测微尺在某低倍镜视野中每格长度为7μm,在低倍镜视野中目镜测微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如图示意,则该保卫细胞长度约为______μm.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保卫细胞的长度与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的直径相当,而图中气孔的直径在目镜测微尺上约占10格,因此保卫细胞长度约=7×10=70μm.
故答案为:
70(或者63、77)
要把光学显微镜视野下的图象从图中的甲转为乙,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⑥转动细准焦螺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分析图可知,乙图气孔是甲图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即②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然后③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④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最后微调⑥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即可.即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②③④⑥.
故选:B.
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影响观察效果.
故选:A.
关于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lO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O.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小于0.5cm,A错误;
B、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因此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B正确;
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C正确;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D正确.
故选:A.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先用低倍镜是因为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然后在换用高倍镜,A正确;
B、在使用高倍镜的过程中,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不用粗准焦螺旋,B错误;
C、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因此要把视野调亮,图象才清晰,C正确;
D、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大,但缩小了观察的视野,D正确.
故选:ACD.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象为止 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在低倍镜下看清物象,再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要③在低倍镜下看清物象,再把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然后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最后①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调清物象为止.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故选:B.
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则应将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才能使微生物处于视野中央(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据图分析,微生物向左下方向游走,由于显微镜下成立的是倒像,即上下左右与实际物体正好相反,因此将载玻片向左下方(丙)移动可使微生物处于视野中央.
故选:C.
(2016•郑州一模)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倍镜观察的视野右上角有一不清晰物象时,应该调节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然后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物镜,A错误;
B、DNA遇甲基绿染液呈现绿色,RNA遇吡罗红染液呈现红色,因此可以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正确;
C、斐林试剂检验某组织样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C错误;
D、洋葱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因此无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
故选:B.
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调节光圈是用于调节视野的亮暗,C错误.
故选:C.
(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目标细胞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向______移动装片,转换高倍镜继续观察,视野亮度会变,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______.
(2)在待测组织样液中加入______试剂,若出现______现象,则说明有蛋白质的存在.
(3)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后,放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中,其目的是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和______,用甲基绿染色,显微镜视野中被染成色的显示的是______的分布.若用健那绿染色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显微镜视野中被染成色的显示的是______的分布.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即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目标细胞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转换高倍镜继续观察,视野亮度会变,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
(2)在待测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现象,则说明有蛋白质的存在.
(3)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后,放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中,其目的是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和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用甲基绿染色,显微镜视野中被染成色的显示的是DNA和RNA的分布.若用健那绿染色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显微镜视野中被染成色的显示的是线粒体的分布.
故答案为:
(1)左下方 少
(2)双缩脲 紫色
(3)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NA和RNA 线粒体
下面是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为了进一步观察视野下甲图中左下方细胞,需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象从图中的甲转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②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转换器 ⑥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分析图可知,乙图气孔是甲图左下角气孔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气孔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将装片想左下方移动(①);然后转动转换器(⑤),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④);但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⑥).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