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A公司向B公司发出购买10000件玩具的要约,于3月5日到达乙公司,由于A、B两公司常有生意往来,一向都是B公司先发货,A公司收到货物一周内支付货款,于是B公司3月10日即在未给予A公司任何回复的情况下按照A公司的要求发货,3月12日又电话通知A公司其已经发货请A公司注意收货,3月15日A公司收到货物验收后通知B公司说收到货物且货物符合要约要求。后来,为了账目清晰,A、B两公司的经理又在6月10日一次商谈时统一就此前的数次交易签订了书面合同,其中就含有10000件玩具的合同。A、B公司之间的10000件玩具的买卖合同成立的时间是:

A.3月10日,B公司根据交易习惯作出承诺的行为时合同成立
B.3月12日,B公司的通知实质上为承诺,承诺到达时合同成立
C.3月15日,A公司通知B公司表明B公司行为符合要约要求,合同方成立
D.6月10日,A、B两公司签订书面合同时,后一方签字时合同成立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点为承诺生效的时间,也就是合同成立的时间。《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合同法》第26条第1款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本题中,受要约人B公司并没有发出承诺通知,因此无所谓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而B公司依据交易习惯作出承诺的行为――即发货――时承诺即生效,合同也就在此时成立了。据此,本题答案为A。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得撤销要约的情形有( )。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B.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
C.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D.受要约人已发出承诺的通知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 本题中,A、C、D选项均属于不得撤销要约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法律规定了两种不得撤销要约的情形:①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②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视为承诺

A.甲向乙发出要约,要求1个月内给予答复,过期视为承诺,乙未能如期作出答复
B.甲向乙发出要约,丙得知后表示接受甲的条件
C.甲向乙发出要约,乙经过考虑后向丁作出同意甲的要约的表示
D.刘某依广告上刊登的价格,给某厂汇款购买其产品,该厂向刘某汇出指定的产品

正确答案

D

解析

《合同法》第21条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的要件主要有: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承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承诺的内容必须和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的方式应当符合要约的要求。《合同法》第22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选项A中乙未做出答复,不能视为承诺。选项B中丙不是受要约人,其所做的表示也不能认为是承诺。选项C中受要约人乙没有向要约人甲做出意思表示,因此乙的行为也不能视为是承诺。选项D中刘某汇款的行为属于要约,该厂汇出制定产品的行为属于以行为的方式做出的承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得撤销要约的情形有( )。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
B.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C.受要约人已对要约做出承诺
D.要约已经到达受要约人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有两种不得撤销要约的情况:①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②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所以AB正确。至于C选项,因受约人做出承诺则合同成立,所以不能撤销。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要约中,不得撤销的有( )。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
B.要约人明示不可撤销的要约
C.已经到达受要约人但受要约人尚未承诺的要约
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且为履约做了准备的要约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要约不得撤销的情况。根据规定,下列情况不得撤销要约: (1) 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 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选项C,在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前,要约可以撤销。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甲公司向乙自行车公司发函称:“我公司欲购买贵公司生产的天马牌28式自行车100辆,单价1000元/辆,货到付款。”第二天乙自行车公司即向甲公司发出货物。对此,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有( )。

A.甲公司发函的行为是要约邀请
B.乙公司发货的行为不构成承诺,因为承诺须以通知的方式发出
C.乙公司发货的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到达甲公司同时承诺生效
D.乙公司发货的行为构成承诺,货物发出时承诺生效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因此,甲公司行为属于要约。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甲公司在要约中提出“货到付款”,因此,乙公司的行为属于要约。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A市的甲公司和B市的乙公司互发E―mail协商洽谈合同,4月3日甲公司发E―mail给乙公司称:“我公司有宇宙牌笔记本电脑100台,顶级配置,以每台9000元价格请贵公司代为出售,按销售总额的10%提成”。4月5日乙公司回复称:“货物可以,价格偏高,每台8000元可以接受”。4月8日甲公司回复: “每台8000元可以出售,但提成9%”。4月10日乙公司回复:“同意”。甲公司于4月11日收到该回复后,双方签订了合同。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丙公司又签订了供应100台电脑的合同,每台价格为8100元,乙公司负责送货上门。
丙公司为储存电脑租赁了丁公司仓库,4月20日乙公司送货。交货时丙公司发现电脑运行速度明显比正常的慢,比约定的标准差得多,无法正常使用,便拒绝接收。
甲公司和乙公司互发的电子邮件中,属于要约的有( )。

A.4月3日甲的邮件
B.4月5日乙的回复
C.4月8日甲的回复
D.4月10日乙的回复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同成立过程中的要约。《合同法》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应满足内容具体确定,并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根据此规定,4月3日甲公司的邮件属要约。4月5日乙的回复因为对于先前要约中的重要内容,即价款作了变更,因此视为新的要约。4月8日,甲公司回复对于提成比例进行了修改,也视为新的要约。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属于要约失效的情形有( )。

A.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B.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
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变更
D.要约中确定的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要约失效的情形。《合同法》规定了要约失效的情形:(1) 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2) 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3) 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做出承诺; (4) 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实质性变更。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承诺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提出的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其构成要件是: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承诺之意思表示须与要约一致;须在承诺期间做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情形构成承诺的是( )。

A.甲向乙发出要约,丙得知后表示接受甲的条件
B.丙向丁发出要约,丁考虑后向戊表示同意甲的要约
C.何某向刘某发出要约,要求10天内给予答复,过期视为承诺,刘某未能如期答复
D.袁某根据广告上刊登的价格,给某体育用品厂汇款购买某型号的体育用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哪种行为是不属于可产生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为( )

A.行人向出租车招手,出租车司机将车停靠在行人旁边等候行人上车
B.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或接受继承
C.租赁期届满,承粗人继续支付租金,出租人也予以接受
D.要约中附有如果受要约人10天内不作出否认即视为同意的内容,10天过去,受要约人未作出公开表示

正确答案

D

解析

《合同法》第26条第1款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所以选项A是根据交易习惯而成立于合同。   《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所以选项B的默示行为视为其接受继承。   《合同法》第236条规定,租赁期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但租赁期限为不定期。所以选项C是正确答案。   《合同法》第2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失效:(1)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2)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3)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4)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所以选项D中受要约人没有表示,则视为拒绝要约。   依此,可知A、B、C项中的情形都属于可产生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为,而D项的情形应视为拒绝要约,故为正确答案。

下一知识点 : 合同的担保和保全
百度题库 > 中级经济师 > 中级经济基础 >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