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3.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右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

B虽然蜘蛛对害虫数量的变化产生影响,

但不能说是害虫的天敌

C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食物不足

D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和B期间发生的

种群间相互作用无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28 分

26.回答下列Ⅰ、Ⅱ题:

I. 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利用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植物B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不能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 (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     )和(                ) 。

(2)某课题组为验证上述植物A和植物B夜晚生理代谢的差异,利用左下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实验前检测空气中CO2的浓度)

(3)实验1h后反应瓶内CO2 浓度的变化是(              ) 变量。

Ⅱ.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在农场的荒地上用含32P的溶液喷洒于杂草上,然后定时检测生物体内32P的出现顺序,以研究该荒地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已知甲、乙为动物,丙是一种腐生细菌,如图所示。

(1)若甲、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则捕食者应是 (             )生物。

(2)该荒地经过一段时间后,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将(       )(增大/减小),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逐渐提高,发生在该生态系统的演替属于(           )。

(3)调查该荒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 的方法进行采集。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       )溶液中,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可借助(            )进行观察。

正确答案

Ⅰ.(1)〔H〕、ATP   ;   呼吸作用    ; 苹果酸分解              (各2分,共6分)

(2)①植物B,遮光   ②死亡植物(无植物),遮光   ③减少  (各2分,共6分)

(3)因   (2分)     

Ⅱ.(1)乙   (2分)

(2)增大 ;    抵抗力    ; 次生演替    (各2分,共6分)

(3)取样器取样   ;  酒精 ;    放大镜(或实体镜) (各2分,共6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群落的结构特征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26.细叶桉(喜光耐旱的高大乔木)和蛤蒌(常生长在树林中半阴处)均为湛江地区常见的植物。图甲为这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细叶桉的是曲线(                 )。

(2)当光照强度为a时,B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光照强度在c点之后,限制B植物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3)若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突然从d变为b,则A植物叶肉细胞中的C3将(                 ) 。

(4)某科研人员研究了细叶桉凋落叶对蛤蒌幼苗的影响,部分研究结果见图乙。研究结果表明:在凋落叶量为30(g/kg土壤)时,主要影响了蛤蒌幼苗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速率,依据是(                 );在凋落叶含量为90(g/kg土壤)时,由于C3生成速率下降,说明蛤蒌幼苗对 (                 )的利用下降。

(5)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细叶桉对当地多种植物的影响与对蛤蒌幼苗的影响相同。若在湛江不加限制地大面积种植细叶桉,可能会影响湛江当地生态系统的(                 )。有人提出,可在细叶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照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细叶桉人工林群落中物种的(                 )。

正确答案

(1)A

(2)线粒体、叶绿体  ;   浓度      

(3)增多 

(4)光合色素含量减少,生成速率无明显变化  ;  (或“”)

(5)生物多样性(稳态、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 ;   丰富度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2 分

31.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有(   )条食物链,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表示)(                       )。

(2)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太阳辐射为118872×106千焦,但其中118761×106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这部分能量是 (     )(填写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并沿着 (               )  流动。

(3)图中E→A的过程是通过 (        )作用来实现的。

(4)生物群落由图中(                 )(填写字母;2分)构成。图中A→B之间碳以(     )

的形式传递。

(5)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治虫,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                                                        )。

(6)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而不能循环,其原因包括(           )(填序号)。

①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排列顺序是不可逆转的;

②贮存在有机物化学键中的能量只能利用一次;

③生产者、消费者等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一部分能量。

正确答案

(1)1;   A→B→C 

(2)111×106千焦;  A;   食物链/食物网

(3)光合 

(4)A、B、C、D;   有机物 

(5)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

(6)①②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下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各种鸟类组成了生物群落

B各种鸟类占有不同领域,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C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的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

D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演替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群落的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