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结构特征
- 共212题
32.为评估大亚湾电站对周围海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得到有关大亚湾周围海域食物网方面的信息,并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简图(注:有机 碎屑包括海洋生物尸体分解成的小碎块、食物残余、粪便、还有被河流冲进海中的颗粒物质等,以有机碎屑为起点的腐生食物链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 。
(2)由该食物网可推出,大亚湾海域的群落空间结构在( )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3)核电站运行后,相应区域平均水温上升约0.4℃,研究小组比对了核电站运行前后的相关资料,发现相关群落结构虽有所改变,但物种变化幅度不大,这反映了大亚湾海域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
(4)铯-137是核裂变中的一种重要产物,半衰期为30年,进食了铯-137会对身体有持久的影响。研究小组测量发现浮游植物体内铯-137的含量为0.01贝克/千克,则该水域的大型鱼类体内铯-137的含量最高可达( )贝克/千克。
正确答案
(1)生产者(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部分有机碎屑(中的化学能)
(2)垂直
(3)抵抗力
(4)100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某研究小组在雅玛里克山东北坡海拔890~1290m范围内,按80m间距划分6种梯度样带分别以(A、B、C、D、E、F表示),在每个样带内选3个样点,在每个样点按距地表深度0~5cm、5~10cm、10~15cm、15~20cm四层进行采样。统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情况,结果如下表。
(1)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应采用的方法是( ),确定每个样带的三个样点时应( )选取。
(2)在雅玛里克山的东北坡,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变化趋势是( ),原因之一是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生态系统中( )的( )
能力下降,导致作为土壤动物食物来源的( )减少。
(3)土壤动物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 )。
(4)土壤动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正确答案
(1)样方法 ; 随机
(2)逐渐减少 ; 分解者 ; 分解 ; 植被
(3)逐渐降低
(4) 分解者和消费者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2.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芦苇、绿藻、 黑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成分),他们在分布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 )。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利用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成分是( )。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 )。
(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 )。
(4)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5)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
正确答案
(1)生产者 垂直结构 分解者
(2)太阳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4)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
(5)次生演替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4.下列与物种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