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结构特征
- 共212题
30.(10分)图1为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图2为碳循环局部示意图,表格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者构成一条食物链)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能被生产者固定。(净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1)图1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克。
(2)图2中表示生态系统基石的字母是( ),能构成群落的是 ( ),若因环境污染造成生产者锐减,则对F、D数量的影响是 ( )。碳在生物群落内以 ( ) 的形式进行流动。
(3)表格“?”处数值为(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被消耗掉,只有大约 %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正确答案
(1) 竞争和捕食 ; 875
(2) E ; BCDFE ; 减少(降低) ; 含碳有机物
(3) 59.5 ; 14.3%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6.回答下列Ⅰ、Ⅱ题:
I. 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利用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植物B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正常进行,不能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来源有( )和 ( )。
(2)某课题组为验证上述植物A和植物B夜晚生理代谢的差异,利用左下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实验前检测空气中CO2的浓度)
(3)实验1h后反应瓶内CO2 浓度的变化是( )变量。
Ⅱ.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在农场的荒地上用含32P的溶液喷洒于杂草上,然后定时检测生物体内32P的出现顺序,以研究该荒地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已知甲、乙为动物,丙是一种腐生细菌,如图所示。
(1)若甲、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则捕食者应是( ) 生物。
(2)该荒地经过一段时间后,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将( )(增大/减小),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逐渐提高,发生在该生态系统的演替属于( ) 。
(3)调查该荒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 ) 溶液中,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可借助( ) 进行观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7.2006年10月2日至6日,我国黄海一海湾发生赤潮,科研人员对赤潮爆发期及前后的表层海水取样分析,结果如下表
(1)表中细胞密度代表浮游植物的数量,它们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 )成份。测量密度时,海水样本要先轻轻震荡几次,再用吸管吸取,滴加于( )上,然后统计计数室中的细胞数。可用( )作为溶剂提取浮游植物的叶绿体色素。
(2)与9月25日比较,10月2、3日海水pH值变化的原因是( ),10-6至10日海水中溶解氧变化趋势是( )(升高或下降)。有关资料显示,9月25日前该区域海水含P无机盐的含量远高于常年平均值,结合表中数据,提出一项控制该地区赤潮发生的措施 ( )。
正确答案
(1)生产者 血球计数板 丙酮/无水乙醇
(2)藻类数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海水中C02溶解度下降;下降 ;控制含P无机盐的排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研究人员在荔枝单一种植园中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并研究了种植山绿豆前后种植园中几类昆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该复合种植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萤叶甲亚科昆虫全为植食性。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10月份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