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1.(8分)研究发现,汞污染中的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在湿地生态系统等环境中,这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净化水体功能。图中的湿地生态系统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目前人们依据(        ) 的理论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2)甲基汞通过(        )的富集而危害人体神经系统。

(3)底泥中存在与B类细菌类似作用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 (        )。浮游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外,其去向还有 (        ) 。

(4)根据题干信息,请提出一种有效降低水体汞污染危害的思路:(        )。

正确答案

31(8分)(1)空间(垂直和水平)(1分)      (生物)群落演替(1分)

(2)食物链(1分)  

 (3)分解者(1分)      分解者和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2分)

(4)种植能大量吸收汞的植物,再从这些植物中回收汞(在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投入一定量的B类细菌)(或在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投入能分解甲基汞的真菌)(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1 分

32.下图一表示某生态学家对一个天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数据(数字为能量数值),图二表示生物类群关系,图三表示某生物细胞的分裂图像,请分析以下问题:

(1)图一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计算C同化的能量时,需要统计图二中 (               )同化的能量,图二表示的种间关系有 (               ) 。

(2)图一中,当B的数目增多时,C的数目也会增多,这样,B的增多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 (               ) 的实例,它是生态系统(               )   的基础。该生态系统中D的作用是   (               )  ,如果没有D,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3)图三表示的细胞可能取自图一中的生物   (               ) (填字母)。

正确答案

(1)13.5(2分)   水禽和部分鱼类(2分)   捕食、竞争(2分)

(2)负反馈调节(1分)   自我调节能力(1分)

       将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分解为无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1分)

(3)BCD(2分)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动物生态学家对某林区周边区域进行了四种经济动物(M、N、0、P)的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这四种动物的种 群密度中M的种群密度最小,且各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处于最高营养级。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营养级一定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

B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

C四种动物的种间关系不只一种

DM动物一定处于第五营养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  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鼠和X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的结果表现为相互抑制

B客观上物种X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C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X种群的K值是250

D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32. 如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 浓度和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演替。如果气候条件适宜,从苔草带阶段最终将演变为________________阶段。

(3)小瓜虫寄生在鱼皮肤中,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其属于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的生物组成食物网,则不应包括的图中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II表示的生物摄入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粪便中其余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用干生长、发育和繁殖中的能量一部分成为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分解,其余被________摄入。

正确答案

(1)水平         光照(强度或波长)

(2)初生         森林

(3)消费者     腐生菌

(4)同化      下一营养级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9 分

30.红树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间带,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还是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及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能攀爬树冠迅速生长,繁殖能力强。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调查研究的名称是(                );

可得出的结论是:

a.凋落物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                                           )。

(2)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            )演替。

(3)据右图分析,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途径⑤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

(4)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正确答案

(1)调查薇甘菊入侵对红树林生态系统(或群落)碳储量的影响

植被、土壤碳储量和生态系统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2)次生

(3)6.7%     微生物分解作用      10.8吨/公顷(无单位不得分)

(4)间接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科研人员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条件下,利用苹果树、梨树幼苗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得到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0.科研人员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据右图分析,当光照强度小于0.4mmol光子/m2·s时,光反应中_________的生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大于0.7mmol光子/m2·s,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光照强度为0.5mmol光子/m2·s时,苹果的CO2固定速率比梨高____mol/m2·s。

13.生产实践中,为提高经济效益在果树下套种适当的农作物,使植被的垂直结构复杂化,这样做的意义是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两种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解析

分析曲线图,由横坐标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由纵坐标可知实验的因变量是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由两曲线可知实验对象是两果树。因此实验的目的可表述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两种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曲线图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曲线图,由横坐标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由纵坐标可知实验的因变量是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由两曲线可知实验对象是两果树。

易错点

易因对曲线的分析能力不够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TP和[H]   二氧化碳的尝试和温度

解析

据右图分析,当光照强度小于0.4mmol光子/m2·s时,两曲线光合作用量都没达到最大值,说明光反应受限,即生成ATP和[H]的速率限制;当光照强度大于0.7mmol光子/m2·s,两曲线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说明受暗反应速率低限制,即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有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知识分析曲线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影响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因素不明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

解析

分析曲线图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当光照为0时的绝对值代表呼吸速率,CO2固定速率指总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0.5mmol光子/m2·s时,苹果的CO2固定速率是8+1=9mol/m2·s,梨是6+2=8mol/m2·s,因此高1mol/m2·s。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主要考查对曲线图的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曲线图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速率,当光照为0时的绝对值代表呼吸速率,题目所问二氧化碳固定速率则是总光合速率,从图上读取数据处量作答。

易错点

易因把曲线图中的纵坐标理解为总光合作用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提高光能利用率

解析

生产实践中,为提高光能利用率,可采取套种农作物,使植被的垂直结构复杂化。

考查方向

考查光合作用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题意,被的垂直结构复杂化,提高单位土地上光能利用率。

易错点

易因理解不到位或表述而失分。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0 分

营养过剩的水体,有些蓝藻常常在春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现象。水华会使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下图一为人工生物浮床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8.严重的水华往往引起沉水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死亡,这是因为                     。图二表示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看出,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                。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19.在水底生活着一种椎实螺类,我们可以用样方法来调查它的种群密度,其关键是要     。浮床上有很多挺水植物,与蓝藻之间存在          关系,可以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活环境,这些动物间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            ,因为植物给动物提供了          

20.在水边有一块农田,因为水体污染后农民不再耕种,由于气候干旱无雨,这块农田最可能长成                  

21.图三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湖泊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

性。

22.如图4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数目不限)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

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沉水植物缺乏光照,浮游动物缺乏氧气 无机盐浓度 间接

解析

严重的水华往往引起,沉水植物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小于细胞呼吸而逐渐死亡,浮游动物氧气不足的死亡;分析图可见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水体中的无机盐;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这体现了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考查方向

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由沉水植物需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浮游动物需氧气等生态常识正确理解题意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对图二的分析不到位而错填第二空或对第一空表述不准确。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随机取样    竞争     垂直结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解析

样方法来调查种群密度,关键是要随机取样。挺水植物吸收水中的无机盐,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蓝藻也是,因此是竞争关系。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活环境,这些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可给动物提供的就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考查方向

考查样方法、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准确摄取题目信息,依据生态常识作答。

易错点

易因分析不全面最后一空失分。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草本阶段或稀疏的灌木

解析

依据群落的演替的常识,由于气候干旱无雨,弃种农田最可能长成草本阶段或稀疏的灌木。

考查方向

考查群落的演替,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群落的演替的常识结合干旱无雨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不注意干旱无雨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抵抗力稳定性

解析

图三表示湖泊的自净能力。结果表明,湖泊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三表示湖泊的自净能力。

易错点

易因识图能力低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D

解析

由图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N6是由生产者流向蜣螂的能量,A错误;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B错误;N5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这部分能力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另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同化。C正确;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知识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对图分析不正确而误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高。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4.狒狒种群中存在等级,经个体间的战斗较量之后,体格最强壮、最凶猛的雄狒狒成为 “首领”,它在选择食物、与雌性交配中都处于优先地位。“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种群,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种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种群通过种间竞争建立了等级制度

B狒狒种群内个体的分工合作需要信息交流

C“首领”优先享有配偶有利于优良基因的传递

D战斗较量对战败个体不利,对种群的延续有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依题目所述,狒狒种群通过种内斗争建立了等级制度,不是种间竞争,故A错误;群内个体的分工合作一定需要相应的信息交流,B正确;从种群的进化角度看,“首领”优先享有配偶有利于优良基因的传递,C正确;战斗较量对战败个体不利,优良基因频率提高,有利于种群的进化,D正确。

考查方向

考查种内关系及种间关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题目所述,逐项分析。

易错点

易因不能区分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的概念而误选。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8 分

为防治果园内椿象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在苹果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白三叶草。通过对比研究获得苹果~白三叶草复合种植园和苹果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8.复合种植园中,苹果和白三叶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         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19.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椿象等植食性害虫比例明显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这可能是随着                的比例增加,通过                来消灭害虫。

20.若要了解椿象等植食性害虫的繁殖情况,需要进一步调查其卵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21.白三叶草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或绿化观赏,选它跟苹果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无论哪种种植模式,果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分解者 营养

解析

腐生性,说明这类昆虫属于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增加,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考查方向

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稳定性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及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稳定性等知识,再准确摄取题目有效信息分析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是昆虫,误认为动物都是消费者。

教师点评

难度难度适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肉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     捕食      寄生

解析

分析结果图可见,复合种植园中肉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 明显增多,可能通过捕食和寄生抑制复合种植园中椿象等植食性害虫。

考查方向

考查种间关系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图的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肉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的数量变化及与植食性害虫的关系作答。

易错点

易对题目实验结果图分析不准确或不能正确理解肉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与植食性害虫的关系。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抽样方法

解析

害虫卵不活动,调查其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害虫卵不活动,调查其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易错点

易因不理解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适用范围而错答。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垂直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

白三叶草耐阴生长在低处,和苹果搭配种植,体现了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果园里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考查方向

考查群落的结构及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群落的结构的知识及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易错点

易因表述能力低而后一空失分。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演替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群落的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