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cm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知识点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某湖泊的水域主要分为河蟹网围养殖区及航道区,养殖的河蟹主要以沉水植物为食。研究人员对养殖区及航道区水生植物群落和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调查湖泊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___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结果体现了该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___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____等环境资源。

(2)航道区植物的优势种是____。除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外,造成航道区与养殖区优势种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养殖河蟹的饲料及河蟹的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但这并没有引起此湖泊中藻类爆发,原因是水生植物能____,使水质净化。

(3)在夏季,航道区的苦草迅速繁殖达到最大量时可占湖泊中总生物量的60%以上,它所制造的有机物可用于____、____、____等方面。除人为捕捞外,此湖泊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少。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随机取样(多次取样)    垂直      光能

(2)苦草         河蟹的取食         吸收和利用水中N、P等无机盐

(3)细胞呼吸消耗          被初级消费者取食

被分解者利用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薇甘菊为入侵我国的植物,田野菟丝子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

(1)研究证实外源细胞分裂素能诱导菟丝子形成吸器。其实验过程是用含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处理未经缠绕的菟丝子茎,同时用         处理的未经缠绕的菟丝子茎作为对照。几天后,观察到经         处理的菟丝子茎形成了吸器。

(2)有学者欲进一步研究细胞分裂素诱导菟丝子形成吸器的机理,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能通过钙调素起作用。已知三氟啦嗪可与钙调素结合,抑制钙调素功能,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二者形成复合物的荧光。实验过程如下:

1 每组取茎切片用         水溶液浸泡,并设置蒸馏水浸泡的茎切片作为对照。

②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即将形成吸器的细胞含有丰富的         。由此推测细胞分裂素通过         诱导吸器的产生,若用三氟啦嗪与细胞分裂素混合处理未经缠绕的菟丝子茎,会         细胞分裂素的诱导作用。

(3)薇甘菊入侵初期,其种群数量呈现         型增长曲线。

(4)田野菟丝子形成吸器后,自身导管和筛管与薇甘菊的导管和筛管相连,但两者并没有成为一个个体,更不属于一个物种,理由是:自然条件下,它们之间存在着          。若田野菟丝子专一生长在薇甘菊上,薇甘菊入侵区生长菟丝子后,会         薇甘菊的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会         。

(5)薇甘菊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致使入侵区许多植物被其覆盖。薇甘菊与被

其覆盖的绿色植物之间是         关系。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不含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细胞分裂素

(2)①三氟啦嗪

②钙调素           钙调素        抑制

(3)J

(4)生殖隔离            降低        增加

(5)竞争

知识点

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4 分

如图是仓库里两种常见的害虫“拟谷盗”与“扁拟谷盗”的生态栖位偏好示意图,根据该图,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在干燥、低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B在干燥、高温条件下,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C在潮湿、低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D在潮湿、高温条件下,扁拟谷盗有竞争优势

正确答案

C

解析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6 分

研究小组对某地群落进行调查,获得如下结果,请分析回答:

(1)图1表示群落中物种数量与面积的关系,据图可知,调查该地区物种数量时,应选取样方的面积为              。

(2)调查时选取了5个适宜面积的样方,获得数据见下表。

A~J之间形态结构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        多样性,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               引起的。

(3)图2是某种取食农作物的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可知,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      年,此后该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A.病原体感染  

B.基因发生致死性突变  

C.定期喷洒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  

D.改变农作物种类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S5

(2)物种  基因   突变   基因重组   环境差异或随机分布

(3)10   C、D

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下一知识点 : 群落的演替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群落的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