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落的结构特征
- 共212题
33.玉米是一种雌雄同体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不含B基因的植株只开雌花而成为雌株;其余基因型的植株只开雄花而成为雄株已知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为的玉米幼苗,获得其纯合体雄株和雌株的简要流程图是:
植株→花粉→幼苗→正常植株、雄株、雌株
①该育种方法中,将幼苗变成正常植株常用的方法是( )
②写出上述流程图中获得的正常植株、雄株、雌株的基因型:
正常植株( )、雄株 ( ) 、雌株( )
(2)杂合体雄株和杂合体雌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3)“狗尾巴菜”是玉米地的一种杂草,玉米与“狗尾巴菜”的种间关系是( )要想调查某玉米地该杂草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如果调查某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还有( )
(4)在玉米幼苗期通过叶面喷洒一种新型除草剂就可以有效杀死“狗尾巴菜”为了研究这种除草剂在玉米地除去该杂草的最有效浓度,请简要说明你设计的实验思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某兴趣小组对某地区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单位:株 / 平方米)连续进行五年的调查,所得的数据见下表(其中豚草是原产北美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请据表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6.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取样的关键除考虑其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17.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豚草与曼陀罗的关系最可能是,引起曼陀罗种群数量的下降的原因可能是①;②。
18.请写出两种对豚草的防除建议有。
正确答案
(1)样方法 随机取样
计算每个样方的个体数,并求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解析
调查草本植物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取样的关键除考虑其大小和数量外还要随机取样,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统计每个样方的个体数,并求出所有样方的平均值。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密度的调节,主要考查学生的取样调查的基本思想方法。
解题思路
依据样方法的调节思想方法结合题意作答。
易错点
因对样方法不熟悉而不知随机取样或结果的处理。
教师点评
难度低。
正确答案
(2)竞争 ①在水分、矿质元素吸收、光照等方面不占优势
②可能受制于豚草分泌释放的某些毒素的影响(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豚草入侵后数量逐年增加而曼陀罗则下降,其关系最可能是竞争,植物之间竞争实质可从两个角度分析,①在水分、矿质元素吸收、光照等方面②可能竞争能力强的一方分泌释放的某些毒素的影响弱的一方。
考查方向
考查种间竞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同一地域各种植物之间一般是竞争关系,分两角度分析竞争的内涵。
易错点
对竞争的实质表述不全面或不准确。
教师点评
难度适中
正确答案
(3)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两点即可)
解析
结合题目及防治有害种群的常识对豚草喷洒除草剂、引入天敌、人工拔除。
考查方向
考查种群数量的控制,主要考查学生的防治常识。
解题思路
依据防治有害种群的常识写出两条就行。
易错点
本小题不易错。
教师点评
难度较低。
32.图16中甲图表示用某种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乙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使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增长速率( )。
(2)甲图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 )关系而间接发生作用,其作用结果是(
);乙图中D、E两个种群之间通过( ) 关系而直接发生作用。
(3)在乙图中,C→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E→C表示的生理过程主要在细胞中( )进行。
(4)若乙图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的目的是 ( ) 。
(5)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与此相符合的行为有哪些?(写两点)
①( );② (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3.下表统计了某生态系统内各相关物种之间食物的比例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补充完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图)。
(2)除第二营养级以外,具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_。
(3)要调查兔子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决定兔子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兔子同化能量的分配,请在图中虚线框内填上相应内容。
(5)该生态系统中,假如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按照表中食物比例,鹰同化1kJ能量需植物间接提供_________kJ能量。
正确答案
(1)①青蛙 ②蛇
(2)鹰与蛇
(3)标志重捕法 ;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4)①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②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5)95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1.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予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并给予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 ),不能正常生长的是( )。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 )。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 ),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 )转变为 ( )。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1)双小核草履虫 有尾草履虫
(2)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有尾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它能胜过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
(3)先增加后稳定 竞争 种内斗争
(4)不会 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