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cd段氧气消耗率较高,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因此该阶段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因此不论何时,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都等于O2消耗量,B错误;

C、无氧呼吸过程时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的转移到ATP中,C错误;

D、如果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血液中乳酸水平过高,会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图解中的a、b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②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③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④1分子丙酮酸经过(二)(三)两阶段可产生6分子水

⑤图示过程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⑥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⑦若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可在酶的作用下生成CO2和H2O.

A①⑤⑥

B①③⑥⑦

C②③④⑦

D②④⑤⑥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图解中的a、b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①正确;

②图解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②错误;

③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来自葡萄糖和水,③错误;

④1分子丙酮酸经过(二)阶段产生10分子[H],经过(三)阶段可产生5分子水,④错误;

⑤图示过程为有氧呼吸,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⑤正确;

⑥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⑥正确;

⑦若葡萄糖进入线粒体,由于缺少相关的酶,不能发生反应,⑦错误.

所以①⑤⑥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消耗了1摩尔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之比为(  )

A1:2

B2:3

C4:3

D3:1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由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是1:6,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与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是1:2,因此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消耗了1摩尔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的量之比为3:1.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

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也都能合成ATP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人体内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A正确;

B、葡萄糖也能作为无氧呼吸分解的底物,B错误;

C、还原氢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也会产生,C错误;

D、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能合成ATP,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运动员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为(  )

A1、小于1.0

B1、大于1.0

C1、1

D小于1.0、小于1.0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由骨骼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只能来自有氧呼吸,且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所以运动员不论是在平静状态海上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都是1.

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无氧呼吸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有氧呼吸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