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北京学生李明在做课题《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时,发现家族成员先后迁移了几个地点: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工作并定居;爸爸为了寻找好的工作,移居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

分析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爷爷的迁移属于(4分)(双选)  (   )

(2)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什么?对迁出地和迁入地有什么影响?(各2分)

流向:                                        

对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正确答案

BD 

由农村到城市 由内地到沿海

对迁出地的影响:加强了与外界社会的科技、经济、文化、思想的联系,环境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人才外流

对迁入地的影响: 提供了劳动力和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给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和环境带来压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河南是我国中部的人口大省,也是棉花生产大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1978年以来,河南省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向的特点及原因。(4分)

(2)简要分析2000年以来,服装加工业基地转移的原因。(6分)

(3)说明产业转移对河南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的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人口由内地流向沿海发达地区,农村流向城市。(2分)原因是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2分)

(2)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是棉花生产大省,服装原料充足;劳动力丰富,生产成本低;人口稠密,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对外联系逐步改善;政策扶持力度大;沿海地区需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大,生产成本高。(任6点,给6分)

(3)随着产业向河南省的转移,河南省向外迁移人口会减少。(1分)随着产业的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会促进城市化(1分);随着产业转移,城镇就业机会增多,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市化水平会不断提高。(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拿大的____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种类多 分布广

(2)东部(或纽芬兰岛附近) 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原料 市场

(4)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1)要求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加拿大矿产资源具有的特点,依据题目所给的图形和图例分析得知加拿大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且分布广。

(2)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很快就能得知加拿大有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其形成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丰富的营养盐类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养料,鱼类饵料充足。

(3)根据图形可以看出埃德蒙顿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蒙特利尔没有石油,此处却人口密集、城市众多,蒙特利尔靠近广阔的消费市场,这和我国大庆与上海的石化企业的类型很相似。

(4)通过读图获知加拿大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部,根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同时根据其靠近美国东北部来分析人口分布(自然、社会经济等)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出务工和经商,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但也使一地方出现“空心村”,因为流出的并不是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恰恰是农村劳动的“主体”。

材料二 中新网2009年8月5日,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受全球金融危机及人口回归都心的影响,截至2009年7月1日,东京都中国人都民首次突破15万人大关,高达152539人。比2008年同期增加12434人,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社会存在。

(1)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1分)

(2)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6分)

(3)材料二说明了人口迁移的什么问题?(1分)

(4)分析材料三,说明目前国际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方向是什么?(1分)

(5)中国海外移民数量逐年增多,对我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C(1分)

(2)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答出三点得6分)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不同的因素对人口迁移方向的影响(1分)

(4)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1分)

(5)我国的海外移民逐年增多,迁移人口多是科学文化素质较高资金较多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人才、资金的流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经济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口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又冲击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 ____    ,60、70年代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现在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________      

(2)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年。分析2010年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缓慢上升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____     ______     。将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计划生育政策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低自然增长率(3分)

(2)2025左右    老龄人口比重增加(4分)

(3)问题:人口总数大,就业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2分)

影响: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大;社会福利负担加重;粮食供应紧张(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表示1984~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折线统计图。(10分)

 

   

(1)从图中看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比较之下,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2分)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2分):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主要原因是(2分):

 

(4)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有何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流动人口大量增加(1分);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1分)

(2)由农村到城市;由中西部到东部;由内陆向沿海(2分)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政策允许农民入城落户;农村剩余大量劳动力(2分)

(4)对迁入地:缓解人口压力,但也容易造成人才流失(2分)

对迁出地: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促进地区间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但也造成交通拥挤、住房困难、治安秩序混乱等问题(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O分)

表1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1)结合上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2分)

(2)结合表1,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5分)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迁移;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2分)

(2)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2分)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2分)

(3)有利:促进迁人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不利:造成住房紧张;社会治安不稳;增加交通压力等城市问题。

(4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大西洋两侧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15—19世纪,图示区域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流向 是                                            ;其中被强制性迁移的是     (图中字母)地区;

(2)图中A、B、C、D四地,二战前后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一直是人口迁出地区的是        ,由迁出地区变为迁入地区的是           ,由迁入地区变为迁出地区的是              

正确答案

(1)由旧大陆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迁向未开发地区D

(2)A, D , B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1)15—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以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展为主,故主要从旧大陆向新大陆,从欧洲、非洲向南北美洲迁移,其中被强制迁移的是非洲的黑奴贸易。(2)二战前B、D为主要的人口迁出地区,而A、C为人口迁入地,而二战后,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故世界人口主要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即四地之间,C、D是主要的迁出地,而A、B是主要的迁出地,即可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判断题:正确,涂“A”;错误,涂“B”(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小题1: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小题2:所有地区的人口数量都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小题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地盐渍化。

小题4:宗教、习俗等对人口的出生率没有影响。

小题5:工业发展早期,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区位因素是原料和市场。

小题6: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经济部门,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小题7: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但受季节影响大,连续性差。

小题8: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国土资源进行调查。

小题9: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又兼作海港,其主要港区沿长江分布。

正确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B

小题6:A

小题7:A

小题8:B

小题9:B

小题10:B

试题分析:

小题1: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描述正确。

小题2:所有地区的人口数量都大于环境人口容量。本题叙述错误。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警戒值。

小题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地盐渍化。描述正确。

小题4:宗教、习俗等对人口的出生率没有影响。本题叙述错误。人们的生育观念对出生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小题6:工业发展早期,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区位因素是原料和市场。描述正确。

小题7: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经济部门,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描述正确。

小题8: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但受季节影响大,连续性差。本题叙述错误。公路受季节影响小。

小题9: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国土资源进行调查。本题叙述错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用于定位导航。

小题10: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又兼作海港,其主要港区沿长江分布。本题叙述错误。上海港港区主要沿黄浦江分布。

点评:本题考点多,但难度不大,需要对教材认真阅读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山西、内蒙古、河北三省局部示意图”(图2-1-40),完成下列问题。

图2-1-40

(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的人口迁移类型分别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2)按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划分,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_________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从迁出地来看,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联系,有利于_________的发展。

正确答案

(1)由城市到城市 由农村到农村 由农村到城市 由城市到农村

(2)国内

(3)自然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4)经济 科技 思想文化 社会经济

本题的综合性很强,既考查了人口迁移的类型划分,又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还考查了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的影响。正确完成本题,要求对教材内容很熟悉,对相关的概念很明确,例如,人口迁移的类型划分、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等。最后一个问题,注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婚姻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和战争)。经济因素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口迁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入地的人地矛盾,提高城市化水平。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口流动对于迁出地的影响是:缓和当地人口过多造成的人地矛盾,但也往往造成人才外流;对于迁入地则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下表数据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表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      引起的。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4)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高;人口迁入 (2分) (2)低;人口迁出(2分)   

(3)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分)

(4)有利:提供劳动力;引进人才;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8分)

(5)农村迁往城市 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4分)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说明人口的机械增长大,主要变现为人口的迁入。

(2)根据图示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口迁出引起的。

(3)根据北京的自然增长率判断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提供劳动力;引进人才;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不利: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5)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是农村迁往城市;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河南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五大湖区人口外迁的方向是以东北和西南为主。

正确答案

错误

试题分析:由于受经济发展和气候影响的影响,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五大湖区人口外迁主要向西部和南部地区。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上午7点46分,美国人口达到3亿,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而是美国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独立报》指出: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还有               所致,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2)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                              等因素影响,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

(3)近年来,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               地区迁移,请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正确答案

(1)国际人口迁移(或“从亚洲和美洲来的大量移民”,或“机械增长”)美国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吸引了大量移民迁入。(2分)

(2)对外开放程度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2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1分)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2分)

(3)南方(阳光地带)(1分)东北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而南方阳光地带气候宜人,环境优越,适宜人居。(2分

人口的增长分为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美国人口增长的方式机械增长占了很大的部分,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分为自然原因和经济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的原因。美国地理学家W?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迁移可分为三种类型: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城市间人口迁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不同阶段

材料二我国有学者用数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省市间城市人口迁移的规律,得出经验公式:h=-7214.97+ 75.7911+0.34p,式中h代表省外移民的响应率,1代表迁入城镇登记就业率,p代表迁入城镇第三产业产值。

(1)材料一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_______人口迁移、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人口迁移,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人口迁移。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公式,迁入城镇第三产业产值与省外移民的响应率呈________关系,外来民工最不可能在下列哪些产业部门找到工作?______。(填字母)

A.餐饮业B.金融C.社会服务业D.建筑业

正确答案

(1)城市间;城乡间;开拓式;城乡间

(2)正相关;B

下一知识点 : 城市与城市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口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