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只有好处

正确答案

错误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人口迁出也可能导致迁出地的人才外流,劳动力流失等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两幅图,为甲、乙两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及为A、B两城市人口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11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        ,甲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乙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2)图11中城市甲向城市乙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3)图12中A、B两地分别对应图11中甲、乙两城,判断A地对应         ,B地对应        。根据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说明判断理由

                                                                                 

                                                                                

                                                                                 

正确答案

(1)甲(1分);甲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人口增长过快;(2分)乙城出现人口负增长,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2分)

(2)甲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人口增长过快,经济相对落后,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而乙城人口负增长,出现老龄化现象,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需要引进人口;(2分) 

(3)乙城(1分);甲城(1分); A地就业集中于第三产业;呈现向第三产业集中的趋势,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乙地从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来看,属于发达地区,经济水平较高,因此,A地对应乙城。B地就业集中于第一、二产业,这一就业形势一般属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甲城从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人口增长过快来看属于经济较落后地区,因此,B地对应甲城。(4分)

本题考查人口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年初人口总数;故乙处出现人口负增长;甲处人口增长快,从而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乙城市人口负增长,故可能加重老龄化问题。(2)结合上题分析,反映乙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甲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三轴坐标的读图应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相应的纵坐标,以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读数,故A城市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高,应符合乙城市;而B城市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人口比重高,应符合甲城市。

点评:该题以读图为基础,考查学生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基本内容,难度一般。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关系图(图甲)和20世纪50年代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A、B、C是三个不同行政区,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有             

                             。 (3分)

(2)若A、B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行政区,C是另外一个国家,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2分)

(3)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是            因素。(2分)

(4)但影响图乙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正确答案

(1)B1—A1;A2—C2;C1—B2

(2)A2—C2;C1—B2

(3)经济

(4)气候

试题分析:

(1)人口迁移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符合的是B1—A1;A2—C2;C1—B2。

(2)A、B是同一个国家,C是另外一个国家,国际人口迁移是从一个国家迁移到另一个国家,符合的是A2—C2;C1—B2。

(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

(4)美国老龄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因为东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南部纬度低,气候相对温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关系图(图甲)和20世纪50年代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示意图(图乙)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迁移的概念、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美国老龄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的主要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和“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国家政策、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中部迁往东部;从乡村迁往城市(从内陆迁往沿海和工矿区) 

(2)国家户籍管理政策的放松;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就业机会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获得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1)写出该区域中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两个省区:  (写简称)。

(2)分析图中省区间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4分)

(3)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    (变大或变小)。试分析其原因。(2分)

正确答案

(1)湘、赣    (2)①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②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③户籍制度的改革。(3)变小  ①通过区域间合作,环境条件得以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②通过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试题分析:(1)从轮廓上能看出图中九省区分别是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海南、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其中只有湖南、江西属于中部经济地带;(2)从人口流动上看,流入地主要是珠三角,以及少量的流向云南和福建,内在原因主要是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较其他地区高,而同时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当然还有政策的外部原因。(3)云、 贵、川人口实际承载量很大,通过与人口承载量较少的省合作,进行合理的人口流动可以降低其人口承载,从而使环境条件得以改善,故使其人口承载量变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我国的省区分布和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能结合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原因;并能结合人口迁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分析。对于该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17分)

(1)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____________区域。

(2)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4)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其中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人口迁移,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1)行政

(2)A1到B1  C1到A2 超越了行政区域界线

(3)A1到A2  C1到C2 位于同一行政区域内

(4)农村   农村  农村,城市      城市  城市,  城市   农村    农村   城市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是指跨越一定行政区域的较长期的人口流动。(2)(3)跨越行政区的才可能属于人口迁移;(4)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即城乡之间的不同方向分类。目前发展中国家主要由于经济因素而以由乡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为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该图是“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读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1分)

(2)将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大洲画线连接(4分)

(3)简述D地区“二战”后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                                  

                                                                      (2分)   

正确答案

(1)

(2)A——拉丁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  (4分)

(3)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但是人口老龄化,需大量劳动力   (2分)

(1)二战前人口主要从欧洲移向美洲及大洋洲;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所以北美在二战前后都是人口移入地区。(2)A二战前是人口移出地区,二战后是人口移入地区,符合的是拉丁美洲;二战前人口主要从欧洲移向美洲及大洋洲;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符合的大洋洲;二战前非洲黑奴贩卖到美洲,二战后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移出;二战前移出,二战后移入,符合的是欧洲。(3)二战后人口移入是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经济水平和劳动力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读“美国本土老年人迁移方向(1955—1960年)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       ”迁移。这些地区的优势条件是                         

(2)图中迁出地区主要是美国的     区。从这些地区迁出的原因是       

(3)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     人口迁移,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受              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1)阳光地带  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或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2)东北部工业区 纬度高,气候寒冷;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达,人口多

(3)国内 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环境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

材料二 下表为2008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1分)

(2)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                ;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

                        引起的。(2分)

(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

(4)目前我国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分)

正确答案

(1)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1分)

(2)高(1分) 人口迁入(1分)

(3)①人口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迁出地区;(1分)②人口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迁出地区;(1分)③人口迁移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迁出地区。(1分)

(4)①加强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分)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 (1分)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 (1分)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1分)

试题分析:

(1)读材料一图,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

(2)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总增长率却高,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人口迁入引起的。

(3)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主要是人口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迁出地区,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迁出地区,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迁出地区。

(4)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加强我国乡村和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不利影响是造成人才外流,农村劳动力减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新华社2010年1月14日讯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预计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3亿。

材料2: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及流动规模图。

材料3:“农民工”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基本上的劳动力工厂都是农民工,他们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国务院指出,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切实的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  )(2分)

(2)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现状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2分)

(3)目前农民工面临哪些问题?

                                                                          

                                                              。(2分)

正确答案

(1)   C     

(2) 不利影响: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   

(3) 收入低,住房困难;子女入学难 医疗无保障等。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1)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过程,故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利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但也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如环境、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

(3)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教育、经济、医疗等方面。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收入较高,就业机会多;

(2)增加劳动者收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1)直接读图即可,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2)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出利于环境当地的人地矛盾,增加经济收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新华社2011年1月14日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8.5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2分)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直接结果。(6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2分)

(4)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3分)

正确答案

(1) 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2分)

(2) 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就业机会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直接结果: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不利:造成交通、环境压力及带来一些城市化问题。(6分)

(3) 广东 上海 北京; 开发资源,边境贸易发展(5分)

(4) 缓解了人地矛盾,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分)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影响,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或由内陆到沿海;由中西部到东部;由农村到城市)。

(2)考查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具体表现为: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直接结果:对迁入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可能加剧迁入地区的城市环境问题,如住房困难、就业困难、交通拥挤、社会治安混乱等。对迁出地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增加了经济收入。不利:可能造成人才外流和劳动力流失。(3)读图反映目前我国人口迁入地区集中于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但注意题目要求写省区);新疆主要由于资源的开发和边境贸易的发展而吸引人口迁入。(4)同第(2)小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写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2010年初,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地震造成大量难民迁移。______________。

(2)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巴尔干半岛的国家中,除希腊、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外,其他国家的人口数量均大幅度减少。______________。

(3)1947年,荚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奉印度教,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为了躲避宗教歧视和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空前的人口大迁移。印度境内有1500万左右的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万左右的印度教徒迁移到印度。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然灾害

(2)战争

(3)宗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示意图(1955—1960年)”,按要求回答:

(1)美国许多老人在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所谓阳光地带是指A_________州,和B________州。

(2)图中迁出地区是指美国的________工业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是属于___________迁移,引起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得克萨斯 佛罗里达 (2)东北部 这里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3)国内 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和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环境污染

人口迁移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人们之所以愿意从一个地区迁到另一个地区,其基本原因就在于不同地区生存环境的差异。这种地区间生存环境的差异是多种环境因素作用造成的。教材主要进了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三个方面。美国老年人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为有一个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地方安度晚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5月31日新华网 中国市长协会30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年卷指出,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流动迁移人口将保持2亿至3亿的规模,其分布、结构、素质的复杂变化,对国家的战略规划、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

(1)结合材料1图简述2009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2)简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3)概述材料2中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8分)

(4)综上所述,影响人口移动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1)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

原因: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合理即可)

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外;向国外转移最少。

原因:乡镇内部迁移成本较低,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合理即可)。(6分)

(2)促进迁入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交通压力等。(4分)

(3)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8分)

(4)经济因素(2分)

(1)从材料一的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结构图可知,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主要是经济效益因素。从劳动力的空间转移流向分析,乡镇内部转移最多,转移成本最低。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从就业、环境、住房等方面分析。

(3)根据图1可知,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其意义从社会、家庭、婚姻方面分析。图2 可知,从人口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二方面分析。其意义从市中心的压力、郊区城市化方面分析。

(4)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下一知识点 : 城市与城市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口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