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迫在眉睫。

正确答案

正确

试题分析: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或60岁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的现象,会带来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等社会问题。当今我国已经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较低,已经出现负增长现象。

正确答案

正确

本题考查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 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由于经济发展和生育观念的改变,欧洲很多发达国家的人口人口出生率较低,已经出现负增长现象。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下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 下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社会问题:                                                     

(3)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2) 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

(3)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或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该省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逐渐降低,少年儿童人口数逐渐减少,所以呈现出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

(2)分析材料中人口红利的定义可以看出“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所以其积极意义在于社会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然而“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等社会问题。

(3)针对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和老龄化问题严重的现象,我国政府应该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妥善解决老年人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和世界人口年龄系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数为12.9533亿,比10年前增加了1.3亿。0~14岁的儿童为28979万人,比10年前下降了4.8%,15~64岁的成年人口为88 793万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8 811万人,比10年前上升了1.39%。

(1)图中四条曲线中,已知A曲线是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系数,判断另三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           ;代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的是             ;代表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是                 

(2)从图示和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分析,我国在21世纪中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3)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下列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

正确答案

(1)C  D  B

(2)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严重

(3)C

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1)根据材料可知,少年儿童人口系数在下降,老年人口系数在上升;发展中国家少年儿童人口系数高于发达国家。

(2)根据图示和材料可知,我国还要迎来一个生育高峰,同时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3)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同时缓解老龄化进程,我国应该采取“三低型”即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规划具体目标是:2010年全国大陆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21世纪中期人口达16亿,之后开始下降。2005年1月6日,我国人口中的第十三亿个公民出生,不过我国13亿人口日比预计推迟了4年。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

(2)当前,我国仍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减缓 (1分)

(2)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素质偏低,且造成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贫困人口问题与老年人口问题也日渐突出。(5分)

(3)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推广优生优育,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协调。(4分)

(1)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说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

(2)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当前,我国仍面临的人口问题有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素质偏低,且造成就业问题日趋严重,贫困人口问题与老年人口问题也日渐突出。

(3)本题考查我国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我们必须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大力推广优生优育,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协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的时间在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甲中分析,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图乙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各大洲人口增长状况,确定大洲的名称:

A ____,B ____,C ____,D____。

正确答案

(l)缩短            人口总量越来越大

(2)不发达地区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死亡率下降,但文化教育不发达

(3)经济、文化、教育发达。

(4)欧洲       非洲             南美洲          北美洲

(1)从图中明显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在缩短,这主要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惯性起作用。(2)经济、教育、医疗等原因是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3)要结合各大洲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状况判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城市略图和该城市2005年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10分 )

(1) 依图分析造成该城市人口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A--I的各城区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________;人口增加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

(3)A是该城的中心商务区,图3中能反映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曲线。

(4)A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                                      等问题。

(5)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下列布局合理的是_________。(多选)

(6)依据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工业卫星城市的区位推断,该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城市化问题突出,卫星城的兴建

(2)A    I    B

(3)D 

(4)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压力大,失业人数多;绿化面积小

(5)BCD  

(6)平坦开阔

试题分析:

(1)由于该地区城市问题突出,在加上卫星城的兴建,导致人口变动。

(2)图中可以看出A城区的人口迁移差额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故人口不断减少;I城区的人口迁移差额率最高,故人口不断增加;B城区人口迁移差额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相等,且一正一负,故人口基本不变。

(3)A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多,夜里人口少,人口昼夜差异大,与图中D曲线相符。

(4)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大等。

(5)若该城市在东南沿海地区,A选项的布局不合理,会污染城市大气环境。其他三项都合理,从工业环境方面分析。

(6)该城市地域形态为组团式,面积较大,地形应该为平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1950~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增长图”和“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再生产表”,回答下列问题。(6分)

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再生产表

大洲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E

4.0

1.4

2.6

F

1.0

1.2

-0.2

G

2.5

0.7

1. 8

H

1.5

0.9

0.6

(1)将图表中的字母填入相应的大洲名称后面。非洲______、______,北美______、______,欧洲______、______,拉美______、______。(1分)

(2)由图可知,近几十年来,国家人口增长很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1分)

(3)E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应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F洲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应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正确答案

(6分)

(1)B  E  D  H  A  F  C  G (1分)

(2)发展中国家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1分)

(3)人口增长过快 (1分) 实行计划生育。(1分)

(4)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1分)鼓励生育或接纳外来移民(1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分析“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国中,近年人口净增数量大的是____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____国;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特点的是____国。

(2)两国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而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甲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甲      乙     甲

(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从各年龄段人口结构看甲是发展中国家.乙是代表发达国家,甲图底部比重较高。育龄段人口较多。人口增长潜力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口问题是大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以下人口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1)读表,上海人口为________增长。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和图中分析,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而实际居住人口快速增长应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导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利、弊两方面,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负;出生率低于死亡率(或:经济发达,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不受传统生育观念束缚,使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2)低;人口迁移;北京地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高(或:外地人口为了追求更好的求学和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经济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大量涌入北京)

(3)合理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当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或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不相适应时就会出现各种人口问题。读图表回答问题。

(1)读“中国人口增长及其自然变动”图。1994年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__________,当年非农业人

    口数是________亿。非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___________。

(2)从“中国人口及其自然变动”图中截取1960年至1990年30年间非农业人口变化资料,完成下列表格

    和相应曲线图。(单位:亿)

(3)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据下列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中国人口文化程度构成”图,我国人口还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这种现象已有显著改善。综上所述,我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1.21%;3.4;28%

(2)

(3)A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仅占世界人均数的1/3;B我国人均GDP远低于世界人均GDP

(4)文化教育水平低,受高等教育人数少,与实现现代化要求不适应;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上海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图”(左图)和“1982年与1996年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50年代,上海市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较__________,自国家推行__________政策后,至1975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__________%左右,199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__________。

(2)1996年与1982年相比,上海市0一14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趋于__________,65岁及以上人

    口的比重趋于__________,这表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已经出现__________趋势。

(3)目前以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上海上述人口问题将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问题。

(4)近十多年来,虽然上海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低,但上海总人口却持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高;计划生育;0;负增长

(2)下降;上升;人口老龄化

(3)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大

(4)外来人口迁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更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2)表中显示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于印度,但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我国的城市:__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4)请根据“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在下图画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柱状图。

正确答案

(1)人口基数大;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3)人口老龄化;上海;关爱老人,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国家财政加大养老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制度等措施

(4)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经国务院批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根据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00—2010年,合肥市城镇人口由188万人增加到360万人,净增172万人,年均增长9.1%,合肥市城镇化率由44%提高到62.1%,年均提升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长率及城镇化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材料二:

(1)合肥市市区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安徽省平均人口增长速度,请说明合肥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说出安徽省面临的人口问题,试列举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安徽省省情,简述城市化会给安徽省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或外来人口迁入)。

(2)老龄化。措施: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延长职工退休年龄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资源减少;城市用水增加,水资源紧张,水体污染严重;过分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城市化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固体垃圾增加;噪声污染和光污染加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工业排放的各种气体改变了太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也发生改变,并出现“热岛效应”。(答出6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于2010年11月1日启动,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上海市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合以下三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1归纳1990年以来上海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并结合所提供的图表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2分析上海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年龄段,并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从人口的数量和年龄构成两方面分析目前上海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并提出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变化状况: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变化不大。2分原因: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的原因

    是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人口机械增长率提高),而户籍人口变化不大的原因是户籍人口的自然增

    长率低(呈负增长)。

(2)15—35岁,加大就业、教育、资源、环境、住房及交通的压力,增加治安、计划生育等管理难度。

    促进文化、技术、信息等的交流,活跃市场,活跃经济,弥补劳力不足。

(3)人口数量多,严重老龄化。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人口的容量,增加劳动就业的机会。关心照顾老

    人,建立健全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

下一知识点 : 城市与城市化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人口的变化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