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20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侵蚀状况示意图,图21为该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图,虚线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材料二 由于山西长期高强度的发展重化工业,导致产业单一、资源利用水平偏低、经济效益低下。

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等问题,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1)I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该类型侵蚀发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对此,可以

采取______等调整农业生产的措施。(4分)

(2)Ⅱ类型侵蚀主要为______侵蚀,请据图分析原因:______。(5分)

(3)材料显示,山西发展“煤——铁——钢”产业链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该省若要从根本上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降低______(工业部门)的比重,并促进其产品向___、___方向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5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材料一:图14为世界某区域图

(1)简析图示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6分)

石油及磷矿资源丰富(2分);临近经济发达区,市场需求量大(2分);临近海港,海运便利(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农业增收,40ºN地区的一农夫准备建一玻璃温室,他初步设计了如23-1的草图。据此回答:

 

(1)冬季,为获得充足的热量,温室顶部坡面应朝  方向,冬季时倾角α要   (大或小)于夏季时。

(2)建温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农作物生长的  因素,其原理是    

(3)该温室冬季出产的西红柿品质明显不如夏季,其原因是         

(4)温室需要定期通风,其目的是              

正确答案

(1)南 大 (2)温度 温室效应(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通过玻璃透射进来,使室内地面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从而把热量保留在温室内) (3)空气、水分等条件没有得到改善 (4)调节大气成分,补充CO2

大棚农业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它利用了“温室效应”的原理:太阳光能够进人温室里面,而温室内的热量却不容易散失到温室外,这样就使温室内的温度要高于自然状态的温度,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正常生长的农作物,却能在温室内生长的很好。大棚农业生产就是充分发挥当地气候资源中光照的最大效用,生产反季节蔬菜、花卉和瓜果,实现农业的增收。大棚的顶部坡面应朝向南方,冬季时α角应比夏季时大一些,因为冬季的太阳高度角比夏季小;冬季在温室大棚中虽然能生长出新鲜的蔬菜、瓜果和花卉,但没有自然状态下产出的品质好,是因为温室只改善了其环境中的热量,而空气、水分等其他气候要素却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加以改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汾河 渭河 (2)宁夏 河套

(3)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高原上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降水过于集中,降水强度大

(4)流水减缓,泥沙沉积、河床逐年升高,人工筑坝束水  ①黄河中下游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特别集中;②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松散且具直立性,易被水冲刷,河床逐年升高 中游造林、种草、搞好绿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上游修建水库,治沙和防洪并举,下游加固大堤。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防止水污染

此题利用黄河水系考查有关黄河的基础知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 “我国东部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淮河以北地区春季降水占全年的比例约为    ,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在夏季图中出现的天气被称为“         ”。形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                          

(3)图中乙地夏季降水占全年比例为   ,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正确答案

(1)10~20%  形成春旱,不利于春播(2)伏旱  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3)75%以上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易发生洪涝灾害。

此题主要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人类活动产生地域联系的根本原因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区域联系。由于区域间的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经济活动的相互交流,而形成区域经济联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能源紧缺是许多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大力发展核电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主要选择。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造成严重核泄漏给世人以警醒,提醒世人放慢核电的发展步伐,寻求新的出路。

材料二  A城市1961-2010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材料三  1980年—2010年世界风电装备技术发展趋势图

(1)根据材料二,判断A城市所在国适宜开发风能还是太阳能?并说明理由。(6分)

(2)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世界许多国家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风能(2分)A城市所在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2分)全年多雨,降水日数多,日照时间短。(2分)

(2)可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风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风电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核电一旦泄漏对地球环境影响深刻。(4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全球风能蕴藏量大大超过石油、煤炭的蕴藏量,我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读下图回答:

1.能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风能属于         

2.冀北地区流传一句农谚:“坝上一场风,从春吹到冬,吹出山药蛋,刮出犁底层。”它本意表达当地自然条件的恶劣,但实际上道出了坝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坝上地区横亘冀北,南面是          平原,北面是           高原,强劲的主导风向是         ,其风力十分强劲的原因是:                                                    

3.联系当地自然环境分析,四川盆地风能资源不丰富的原因是:                                                                                             

4.根据“中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归纳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                                                                                           

正确答案

1.新能源

2.华北   内蒙古   西北(偏北)   地势北高南低,使偏北气流加速;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势力较强

3.周围高山环绕,受地形阻挡,进入盆地的冬夏季风势力较弱

4.北方大于南方;非季风区较丰富; 沿海地带较丰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概括世界电站分布特点。(6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近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读图并结合已掌握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最显著的差异是什么?

(2)1993年后,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生产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的是________。目前我国可以出口的能源产品主要是________。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开发利用持续增长最明显的是________。这种能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首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利用率呈逐渐________趋势。从建设和谐社会出发,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以煤炭为主,世界以石油为主

(2)石油 煤炭

(3)水能 西南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4)利用率低(或单位产值能耗高)

(5)上升 提高能源刺用率 大力开发新能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三大主要通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1)形成①河谷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哪些?

(2)山西煤炭通过三大通道运到港口后主要运往我国哪些地区?

(3)山西等省区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外运外,还主要通过哪种形式向外输送能源?这种形式有何好处?

(4)山西煤炭的开发对全国和山西都带来许多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煤炭的开发给山西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1)地壳运动和流水侵蚀

(2)华东、华南

(3)在当地利用煤炭发电,向外输送电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4)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火电站污染环境,破坏地下水资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三大常规能源产地及运输方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征。

(2)写出C能源在该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

                                                         

                                                         

(3)近年来,A路输送的能源被大量转化为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输送和利用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4)结合我国的国情,请你谈谈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正确答案

(10分)

(1)东部地区生产少消费多,西部地区则相反(2分)

(2)该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处在二、三阶梯交汇处,落差大(2分)

(3)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缓解交通运输压力(4分)

(4)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读下面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0~2005年我国电能生产变化

材料二:2005年我国电能供需平衡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90~2005年我国电能生产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材料二中A省与沿海其他省区电能供需有什么不同?试简要说明其原因。(6分)

(3)我国的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             水系、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8分)

(4)解决我国电能严重缺乏区的措施有哪些?(8分)

正确答案

(1)①1990~2005年火电生产增长迅速,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分);

②水电生产有所增长,但所占比重下降(2分);③能源结构多样化(2分)。 

原因:①经济发展快,电能需求量大;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是以火电为主的国家);③火电建设

周期短,投资相对较少见效快;④水电建设周期太长,投资大,收效慢;⑤发展了(核电等)新能源。(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

(2)A省(福建省)电能供需基本平衡(2分)。 原因:①水能丰富,电能生产量较大(2分);②工业特别是耗能高的冶金工业(重工业)不发达,能源消耗量小(与台湾相邻,历史上没有布局大型的工业企业)(2分)。

(3)雅鲁藏布江(2分) 有利条件:①分布集中,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显著(集中开发)(2分);②多分布在人口稀少(高山峡谷)地区,水库淹没损失小(2分);③库区移民少(2分)。

(4)①实施能源调配(实施西电东送);②大力发展核电(开发核电、海洋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③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④节约用电;⑤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企业(发展高新技术或低耗能企业)。(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7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我国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2009年上半年,我国石油供应基本平稳。全国原油产量9349万吨,同比下降1%;进口原油9077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资源的全球化配置是大势所趋。我国石油(原油)资源区域间的流动是区域资源调配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各区域石油资源平衡类型图。

材料二:图乙是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格局图。

材料三:图丙是我国石油资源流场分布图。

材料四:2009年4月13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国家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珠三角要集约发展石化产业,集中力量在深水港口条件好、环境承栽能力相对较大的沿海地区……,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石油资源平衡类型中,石油资源生产省区一般属于  __①__ 的类型,而石油资源的消费省区则属于 __②__ 的类型。 

(2)我国石油资源位势总体分布格局具有___①__ 的特点,因此,我国石油资源最主要的流动方向是_____②____ 。 

(3)当前,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石油运输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 。

E.公路运输    F.航空运输

(4)试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广东省在我国石油资源流场中的地位,分析其能够发展成为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正确答案

(1)①净支出 ②净补给

(2)①北高南低,西(北)高,东(南)低②从北部、西部向东、向南流动 

(3)ABC

(4)广东位于我国南海石油资源和海外石油输入华南、西南地区的枢纽中心;广东位于世界石油海外市场进入中国远洋运输航线的南端,距离世界石油市场最近,成本较低;广东经济发达,本省石油消费市场巨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分析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4分)

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

(1)据表归纳,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4分)

(2)夏至日的北纬90°较冬至日的南纬90°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     卡/厘米2·日,简析其原因。(4分)

(3)由下图可知,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简析其原因。(2分)

(4)与我国30°N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很多,而气湿却低很多,简述其原因。(4分)

正确答案

(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2分) 太阳高度(2分)

(2)73(1分)日地距离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1分)。夏至日时,地球处于绕日公转的远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1分);冬至日时,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1分)。此外由于北极和南极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北极上空水汽多,云量大,了是北极点附近海平面太阳辐射少的原因之一。

(3)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而同纬度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球干旱气候,天气睛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小。(2分)

(4)我国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1分);气候干旱,晴天多(1分),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小(1分),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大;但由于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更弱(1分)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

下一知识点 : 生态环境保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