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 共100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材料二:2010年3月发表的《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认为,美国打着“互联网自由”的旗号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利用其对互联网资源的垄断地位,通过各种形式干涉别国内政。美国建有专门的黑客部队,并在全球范围内招募黑客精英为其服务。2009年夏天,伊朗发生总统选举骚乱,选举失利的伊朗改革派阵营及其支持者利用“推特”等网络工具发送大量信息。美国国务院要求“推特”运营商推迟系统升级计划,以帮助反对派制造舆论声势。当年5月,某网络公司也曾按照美国政府的授意,切断了古巴等五国的MSN即时通信服务端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标榜“互联网自由”的目的,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背景: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三足鼎立。目的: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2)目的:推行霸权主义,干涉他国内政。原因: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科技发达,拥有对互联网资源的垄断地位。
(3)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从敌对走向缓和,逐步建立了外交关系;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于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美两国在合作的同时也存在摩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2008年奥运圣火传递中,一些西方国家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针对这种情况,博客上有这样的文章:
A:当我们关上大门时,你们靠走私毒品来“打开市场”、当我们想拒绝毒品时,你们就用武力强行推销,当我们碎裂成几片时,你们的军队闯进来要求公平分赃,等我们也信奉自由贸易时,你们却责骂我们夺走了你们的工作……
B:当我们建设我们的工业时,你们称我们是污染者。你们一边享用我们提供的物美价廉的商品,一边责备我们助长了温室效应……
材料二: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l)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A部分所指的历史事件。并指出“温室效应”形成的历史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苏东剧变和世界多极化趋势中,淡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19世纪上半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的局面,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并发动了鸦片战争;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共十四大之后,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历史因素: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
(2)利用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掠夺;在“民主化”和“人权”旗帜下,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3)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思想渗入,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出现。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外来压力”指的是哪些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简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一、二,列举史实说明美国的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冷战政策。
(2)经济危机;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日本、西欧的崛起,动摇了美国霸主地位;陷入越战泥潭。
(3)表现:推行单边主义,建立单极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发动局部战争)。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孤立、敌视中国;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
美、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下图中反映的是20世纪末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拆毁柏林墙
材料三: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但是,继承了原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仍然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与此同时,欧共体向欧盟的成功发展有力地表明了西欧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极重要力量。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同样显示出该地区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占有联合国多数席位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有关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柏林墙倒塌”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在欧洲的冷战:北约与华约;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西德与东德;杜鲁门主义与苏联的争霸策略。在亚洲的热战: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2)德国趋于统一;东欧发生剧变;“冷战”(或两极格局)趋于瓦解。
(3)俄罗斯的实力不断增强;欧盟的活动;亚洲(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崛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